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养成教育之我见

一年级养成教育之我见

一年级养成教育之我见
梁才十小刘翠华
俗话说:嫩枝易直也易弯。

这说明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长期的、反复的训练中形成的,实践证明,行为习惯的训练要从小抓、尽早抓。

一年级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纯洁天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只要教师加以合理、正确的引导和训练,孩子很容易形成正确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以,低年级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

几年来在低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切的感到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

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年级的常规教育老师首先要做到耐心,尽管一年级入学短短时间里,尽管进行常规教育,但对于他们来说:知道与做到还有一段距离,做到与坚持又有很长一段距离,他们比任何一个年级的孩子都渴望得到表扬,只要老师一表扬,一发五角星红苹果,发到的同学立刻把五角星高高地贴在额头上,没发到的学生个个会两眼放光,按老师的要求坐得端端正正的。

多多观察,在每一件小事情上细细指导。

在一年级的这一阶段,我们不光关注孩子们的课堂纪律,还要教给孩子各种学习的方法。

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上课,我们必须得时时关注每个孩子的各种表现和学习时的状态,翻书时页码会不会翻,找本子拿橡皮,他们要么自个动个不停,要么太听话,不知道随上课内容调整自己的视线,如果课件里出现他们感兴趣的东西,那么他们的注意力老半天不能从屏幕上转移过来。

因此经常要提醒他们,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要经过老师的反复训练,学生才能顺理成章地养成一定的习惯。

让规范熟记在学生心里。

小学生规范比较多,一条一条地列出来学生记不清楚也不感兴趣。

因此把重点训练的内容编成儿歌的形式,教学生熟读成诵。

然后可以引导对照着去做到。

比如开学一个多月,每天课前两分钟背小学生课堂常规的儿歌,这样当学生上课坐得不好时,让学生背一句相应的儿歌,小手胸前放放好,小脚并拢坐端正。

学生就能马上坐坐好,当学生开小差时,一句竖起耳朵专心听,尽快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

以比赛机制来促进养成教育。

一年级的孩子有着很强的比赛心理,他们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比别的同学好,这样以一带一,以几带几,以点带面,教育的效果马上就出来了。

另一方面,比赛的机制有利于教育者更加直观的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有利于学生更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

因此我经常根据学生的表现会奖励守纪律星、作业优胜小红旗,在课堂稳定的情况下,经常采取小组比赛地形式,比一比哪个小组小火车开得最快,哪个小组举手发言人数最多,哪个小组读生字人人过关等等,让小组同学一起共同进步,争取优胜。

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而且有助于利用舆论的力量使得部分表现并不好的同学自律,并最终达到人人进步的教育目标。

总之,一年级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他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成长,关系到学生在做人、求知的过程中,因此,抓一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奠基工程,我们要常抓不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