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区域产业结构
研究报告
目录
1.产业现状分析:始于总量,精于省份 (5)
1.1趋势:从农业占优至服务业领先 (5)
1.2产业结构之困 (6)
1.2.1国际比较,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 (6)
1.2.2纵向比较,中国过早“去工业化” (6)
1.2.3结构性视角:落脚省份,区别分析 (7)
2.相近的省份具有相近的经济环境变量 (7)
2.1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7)
2.2影响因素的地理分布 (8)
2.2.1人口经济要素 (8)
2.2.2资源禀赋及环境保护 (9)
2.2.3基础设施 (10)
2.2.4教育与科技 (11)
2.3聚类分析:因素相关,地理集聚 (11)
2.3.1直观分类:区域内省份的经济环境特征 (11)
2.3.2定量聚类:同类省份的地理位置相近 (12)
3.相近的省份具有相似的产业的结构 (12)
3.1省份产业结构现状:区域内相似,区域间有梯度 (12)
3.1.1产值维度:多数省份呈现趋同性 (12)
3.1.2就业维度:区域差异显著 (13)
3.2省份聚类:具有相近特征的省份集聚至某一区域 (13)
3.3省份优劣势产业 (14)
4.产业变动趋势:区域为界,政策为先 (15)
4.1中西部过早服务化,制造业“高端化”是主要趋势 (15)
4.2产业结构转移的视角:东部示范,中部承接 (16)
4.3政策引导:产业变动的关键机遇 (16)
4.3.1工信部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 (16)
4.3.2产业发展顺应国家战略 (18)
5.A股结构分化,资本支持仍显失衡 (18)
5.1省份结构:北京份额最高,省份分化较大 (18)
5.2行业结构:非金融服务业份额过低 (19)
5.3趋势:东部服务,中部制造,西部农牧 (20)
图表目录
图1 中国三大产业结构 (5)
图2 转型相对失败经济体(拉美),第二产业垂直下行 (7)
图3 转型成功经济体(日韩),工业比重呈驼峰状 (7)
图4 三大产业结构(按增加值计算) (13)
图5三大产业结构(按就业人员计算) (13)
图6 产业结构指数:呈现明显梯度 (14)
图7 省份聚类(聚5类,产业结构) (14)
图8 省份服务业占比:产值&就业 (15)
图9 分省份服务业生产效率:中西部服务业效率较低 (15)
图10 A股分省份增加值占比VSGDP增加值占比 (19)
表1 主要国家及地区三大产业结构(服务业由低至高,2017年) (6)
表2 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标志值 (7)
表3 人口经济要素 (8)
表4资源禀赋及环境保护 (9)
表5 基础设施 (10)
表6 教育与科技 (11)
表7 聚类分析(根据25个量化指标分类) (12)
表8 各省市优劣势产业的评价依据和分类结果 (15)
表9 各省份的产业转移可能表(红色拉动灰色,绿色暂时转出) (16)
表10 国家对几大区域的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 (17)
表11 我国重要战略&区域发展 (18)
表12 上市行业分布VS GDP结构 (19)
表13 分省份上市行业分布 (20)
“橘生淮南,枳生淮北”,地理区位是决定产业结构最为关键的要素,由此也决定了分省份进行产业比较的必要性。
本文的思路如下:
(1)从影响因素出发,是否在地理位置上呈现集聚特征?
(2)从产业关联出发,地理位置相近的省份是否具有相近的产业结构?
(3)当前产业趋势及相应背景下,各个省份所面临机遇。
1.产业现状分析:始于总量,精于省份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转型机遇,也就对应产业的变迁。
我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而这与产业结构的转换相关。
产业结构受到要素供给、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影响。
通过省际产业结构的比较,我们发现特定产业集聚至特定省份,并且在一定区域内有所集聚。
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地理位置是决定比较优势的关键因素。
1.1 趋势:从农业占优至服务业领先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不断的调整。
建国以来,我国从传统农业国逐步转为现代工业国,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增加值比例从1952年的
50.5:20.8:28.7变化为2018年的7.2:40.7:52.2。
1970年之前,我国产业结构比较混乱,三大产业结构排序呈现混乱的状态。
1985年之前,工业逐步领先。
我国逐步摸索经济发展模式,我国产业比重的排序为:工业>农业>服务业。
建国初期片面强调重工业,工业的比重最高达至48.1%(1980年),1960年以后逐步认识到农业与轻工业的重要性,特别是1978年以后农村改革开启,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带动了农业的恢复(27.7%→31.5%)。
1985-2011年,农业占比回落较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出口扩张、内需提升,工业比重基本平稳(42.9%→46.5%)、服务业稳步上升(23.3%→44.3%),这期间,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链的延伸,从而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2012年-至今,服务业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部署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服务业占比迅速提升至52.2%(2018年)。
当前,三大产业比重排序为:服务业>工业>农业。
整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有两大重要的趋势:1)农业占比逐渐回落(27.7%→7.2%);2)服务业占比持续上升(24.6%→52.2%)。
图1 中国三大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