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药综述

山药综述

山药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山药,主要是怀山药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描述,比如它的产地、历史沿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适应症等,希望能对山药有个比较系统而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产地、河南、怀、药理作用、临床等
一、产地
如今所说的山药,又叫怀山药,是河南的道地药材,也称作薯蓣。

是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之一,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本。

但其他某些地方也有产,像河南、山西、陕西等为主产,而山东、河北、浙江、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亦有栽培,日本和韩国也有种植。

二、历史沿革
怀山药特指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的山药。

山药原产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尤以怀庆府所产山药最为名贵。

据乾隆《怀庆府志》记载:山药入药以怀庆府“河内”(今称河南省温县)为良。

故上乘的山药又称“怀山药”,简称“怀山”,也被许多人误称为“淮山”。

至今在广东、福建、台湾、香港等地区,除极少数行家外,一般卖家在推销山药时,仍称自己的货是地道的“淮山”,来自河南,甚至还有人补充说是河南的淮河流域焦作,夏时称“覃怀”,后称“怀州”,元称“怀孟路”,明清为“怀庆府”。

这里的气候环境被专家总结为“春不过早、夏不过热、秋不过涝、冬不过冷”,特别适合山药的生长。

由于此地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被山河怀抱,得名为“怀”,又称“三百里怀川”。

《神龙本草经》、《图经本草》和《本草纲目》均特别标明所讲的山药,产地为“怀”。

《本草蒙全》提到山药时说“南北州郡俱产,为怀庆者良”。

《神农本草经》另有明文,“山药各地均产,以河南怀庆各地产者良”。

中国医学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药方是六味地黄丸,号称中药第一方(成方不晚于汉朝)。

老中医都知道,正宗六味地黄丸的最重要成分,即山药和地黄,应该用怀庆府所产的。

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包罗万象、细节惊人著称,该书第十回中写道,张太医为秦可卿诊治之后,开出“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的药方,其中写明“怀山药二钱炒”;而此书在其它地方提到食品,如山药糕时,则只写“山药”,并无“怀”字。

抗战期间,日本人曾派本国的专家将今焦作市武陟县辖区内的土壤运回日本,分析研究并尝试调配土壤进行山药等中药材的种植实验,结果是药力大大下降。

上世纪20年代,今
焦作市温县的几位药农从山西太古引进部分高产的山药品种,结果引种几年后,引进的产品味道与药力都逐步趋同于本地品种。

上世纪70年代,政府为缓解怀山药供应紧张,曾组织18省区到焦作市武陟县引种,结果本地品种在其他地区种植后,很快就出现品种退化、药力大减的现象。

上述事实充分证明了怀山药之所以药力显著,本地的天时和土壤条件是决定性的因素。

三、化学成分
山药块茎主含:淀粉、多糖(包括粘液质及糖蛋白)、蛋白质并含游离氨基酸、尿囊素、胆碱、麦角甾醇、油菜甾醇、2,4-二羟基苯乙胺、胆甾醇、β-谷甾醇和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多种酶。

山药零余子中还含有多巴胺、山药素Ⅰ等。

以下将对这些成分进行比较系统的描述。

1、脂肪酸
共检出有27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18种,占脂肪酸重量的51%,主要成分为十六酸,其中奇数碳脂肪酸8种,不饱和脂肪酸9种,占总量的49%。

主要为亚油酸、油酸和亚麻酸。

2、蛋白质和氨基酸
怀山药中含有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质量分数为7.256%,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5.32%,并且含有8.93%的蛋白质。

3、脂类等成分
棕榈酸、β-谷甾醇、油酸、β-谷甾醇醋酸酯、5-羟甲基-糠醛、柠檬酸单甲酯等。

4、多糖类成分
山药多糖是目前公认的山药主要活性成分,也是近年来山药研究的特点。

山药多糖的组成和结构比较复杂,不同的研究者提取出了不同的山药多糖,其中有均多糖,有杂多糖,也有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从数千到数百万不等,其中多糖含量与糖基组成也各不相同。

但其中中性糖有α-异构体吡喃己环糖,他们归属为α-D-葡萄糖和α-D-甘露糖,单糖组成为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

5、微量元素
不同产地山药对无机元素富集能力不一样,无机元素含量差异明显,而怀山药中Cu、Nb、Ca含量最高,对P、Sr、Zn、Cu、K、Na的富集能力均大于非道地产区山药。

6、其他成分
山药中还含有甘露聚糖、3,4-二羟基苯乙胺、植酸、胆碱、山药碱、糖蛋白、多酚化酶等。

四、药理作用
1.降血糖作用
于山药含有不饱和的必须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具有抗脂肝作用,抑制了中性脂肪在肝脏内的合成,促进中性脂肪移向血流,因而保证了肝脏这一维持血中葡萄糖恒定的重要器官生理功能,以期达到降低血糖之目的。

1.1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经实验知山药可显著降低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1.2对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的影响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肾上腺素组及肾上腺素十山药组。

山药水煎剂的给药剂量及给药途径同前,对照组及肾上腺素组每大给予等量的水。

末次给药后2小时,肾上腺素十山药组ip肾上腺素0.2mg/kg,对照组ip生理盐水。

注射后30分钟取血测血糖,ig山药水煎剂60g/kgx10日可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

1.3预防给药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的影响
小鼠随机分组,给药组ig山药水煎剂30,60g/kg,连续10日,同时设对照组。

末次给药后3小时,给药组及对照组小鼠iv四氧嘧啶90mg/kg。

72小时后取血测血糖,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血糖明显降低,表明山药预防给药能对抗血氧嘧啶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

1.4对葡萄糖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的影响
正常小鼠7组,3组给药组,每天ig山药水煎剂30g/kg,另外4个为对照组,末次给药前禁食2小时,然后立即给1组对照组取血,以其血糖作为零时血糖,另外3个给药组及3个对照组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ip葡萄糖2g/kg。

注射后30,60及120分钟各从1组给药组及1组对照取血,测血糖,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在不同时间的血糖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表明山药能对抗外源葡萄糖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

2.调节机体对非特异刺激反应性作用
常压耐缺氧试验:山药能显著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具有极显著的常压耐缺氧作用,能明显减轻小鼠脏器受缺氧环境的损害,提高耐受性。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1对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山药可显著增加小鼠的脾脏重量,而对胸腺无明显作用。

3.2对小鼠碳粒廓清的影响
山药可显著增强小鼠碳粒廓清作用。

杨中林等又以碳粒廓清实验为指标,研究了山药生品、麸炒品及土炒品对小白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生品又强于麸炒品和土炒品提示补气用山药生品为宜。

3.3对环磷酰胺制抑免疫的影响
山药多糖能极有效地对抗环磷酰胺的抑制免疫作用。

4.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
昆明种小鼠20只,分2组,禁食24h,实验组以山药水煎液10ml(含生药1g/ml)+0.5g活性炭(市售),对照组以10ml生理盐水+0.5g活性炭,分别ig。

20分钟后,立即用脊髓脱臼法处死,取出小肠铺平,测量碳粉从幽门括约肌推向小肠末端的距离(cm),并计算这一距离占小肠全长的百分数。

结果表明山药具有刺激小肠运动、促进肠道内容物排空作用。

5.其他所含营养成分和粘液质、淀粉酶有关,有滋补作用,能助消化。

止泻。

祛痰。

五、临床适应症
消渴、夏季热、失眠、美尼尔氏综合症、溃疡性口腔炎、齿根动摇、老年咳嗽、虚劳、脾肾虚泻、遗精、遗尿、肺结核、痢疾、肾炎蛋白尿、小儿疳积、带下、先兆流产、冻疮、冻伤、外科疮疡、延年益寿等。

参考文献:
【1】《怀山药》互动百科
【2】李书明、韩桂秋《山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7年第03期
【3】赵宏、谢晓玲、万金志、徐新军《山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今日药学2009年第19卷第3期,49-52页
【4】齐建红《山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李想、龚援、徐杰、周维波《山药-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9.10
【6】孙晓生、谢波《山药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1年03期【7】贺琴、谭华炳《山药的药理作用和防治2型糖尿病》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1月34卷1期
【8】赵俊平、高翠兰《山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山西中医 2006年12月第22卷增

【9】王贵淼《山药的临床应用》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89年01期
【10】张愈东、邹阳、王亮《山药的鉴别及其临床应用》航空航天医药 2008年19期4卷
【11】王林丽,孟德胜《山药及其制剂的临床应用进展》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大坪医院药学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