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朝阳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北京朝阳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北京朝阳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说明一、公园现状分析1、公园使用者情况。

使用者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公园周边居民步行来园,主要以晨练晚练活动为主,要求随意性、方便性,园内停留时间短而每周次数固定。

活动范围在公园区域的周边地带。

(2)北京其它区域居民乘交通工具有备而来,常以组群或家庭为单位,活动范围向公园纵深发展,停留时间长,使用较多的公园设施。

(3)外地游客乘交通工具而至,活动范围为园内的主要景点,需要纪念品的服务。

(4)节日、庆典等游园活动以及避难人流蜂拥而至。

由于公园面积巨大,周围人口稠密,自然形成人流汇集中心。

2、公园周边环境(1)朝阳公园是北京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280公顷面积,对环境的影响举足轻重,要以绿为主,严格控制建筑量率公园东连西四环路200米宽的大绿带,西与农展馆绿地相对应,南近红领巾公园绿地。

(2)朝阳公园是绿色奥运的一部分公园中留有沙滩排球预留地,是奥运会比赛期间重要一环,届时将有24对国际选手角逐奖牌。

(3)朝阳公园是展现国际大都市的窗口北京以古都而著名,其中重要的成分是古代园林;而北京现代园林面积接近古典园林的仅此一园。

如果说古园林是古代文化的浓缩,那么朝阳公园有理由成为现代化成就的窗口。

特别是朝阳公园近临机场高速路、使馆区、CBD,具有国际影响力,设计应着眼于国际水准。

3、公园自身状况(1)水面公园南北存有大量水面,形成于早期烧砖、烧盆取土的窑坑。

水体形式以大水面为主。

南部水岸人工味浓重,特别是亮马河灌渠,以纯粹的水利设施形象经过公园。

公园北部存有自然质朴的水岸,柳苇丛生、钓者云集。

(2)公园南部、西部建筑密集各不相属1)半岛区建筑密集,由公园其它位置观看,几乎是一片地产开发区,毫无园林氛围。

这一区域水面与城市干道最近,可以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由于其位置正对金台路,成为人流自然汇集的区域,现状常出现与公园大门混淆的问题。

2)郡王府面积巨大,其前、后花园都精美细致,但自成一体孤悬于公园之外,没有与公园景观相衔接。

3)公园大门区至游乐园,缺少绿量。

特别是以静赏为主的世纪广场——欧式花园,与喧闹的游乐区混为一体,缺少足够厚度的绿色隔相离带;欧式花园风格不到位。

4)公园西界餐馆建筑密集,割断了公园与城市的景观联系,餐馆后面成为储藏区,既影响公园景观,又浪费景观资源。

5)公园西南区,酒楼建筑阻挡园内景观。

6)“欧洲花园”中心会馆,突兀于公园腹地,周围缺少植物遮挡,成为引人看、却不许进的禁区。

7)公园中区北区正以高尔夫球场式的人工绿地形式,蚕食原有的乡土天然景观。

(3)与城市的关系1)公园东部及东南部,绿地与城市景观相融合。

而西部、西南部建筑群将公园绿色景观遮挡割裂。

2)交通公园东面为东四环路,少居民区;南面为朝阳南路以及金台路、北面为亮马桥路,是人、车流的集中来向,西面为朝阳公园路,人流主要为居住区的居民。

3)北京东部尚无大型集会广场。

4)亮马河与平房灌渠(亮马河灌渠)流经本园。

(4)历史朝阳公园区域历史上为麦田农地,以及烧砖烧盆取土后形成的水面。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今天的公园及周边的商业居住区,区域内原有的村子变成了今天的地名:1)公园东北为大、小亮马桥村原亮马河上有大小两个石拱桥,因清朝皇帝东巡祭陵,经此地歇马晾鞍,故称亮马桥。

河及村庄因此得名。

2)公园西北为麦店村,现称麦子店。

3)公园东为水锥村,因过去这一带农户利用水锥脱粒而得名。

4)公园中部为枣子营,以产甜枣而著名,胜过北京东郊另一产枣地姚家园。

园内仍有残留的老枣树。

5)公园周边尚有其它村落,苇坑村、芳草地、甜水井村。

地名带有浓郁的乡土田园气息。

二、创意与理念1、建立生态型园林景观,突出“水景”与“野趣”(1)萦绕迂回的水系北京是缺水城市,水景尤为珍贵,近水亲水成为人们的渴望。

从北京其它各公园现状分析:城区7个水景公园,水面形状大多以“聚”水为主,形成大水面。

从线型来分析:同样面积的水体,“线状”水体比“聚”水有更多的人—水接触点。

因此本方案采用“线状”的格局安排全园水系。

依现状低地将溪水贯穿全园沟通成网,最大限度发挥水景资源价值。

另外水景的反复出现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加深游人对公园水景的印象。

(2)体现生态之美的水岸“水岸”的处理是体现“野趣”风格的重要元素。

北京其它各公园水岸处理大都人工化十足,缺少天然生态之美。

本公园现状遗留的乡土水景,天然质朴予以保留、发扬。

同时避免即高尔夫球场式水岸的出现——另一种人工化水岸。

(3)专用于生态景观的洲岛湖中岛洲多为生态型,禁止游人登岛以保持生态的天然风貌。

如:野鸭洲、朝阳岛——葵花鸟岛、芦苇荡。

(4)生态型植物景观园中辟有北京乡土植物区、野草园等等。

植物选择不以美学为唯一标准,而以植物品种的多样性、适应性为基准。

2.强调人性化设计,让公园真正成为市民休憩娱乐的天地。

(1)嵌入式的城市公共空间北京各大公园与城市的关系分为:深藏型,以围墙围合园景,如颐和园;透视型,景观可透过围栏展示在行人的面前;嵌入型,城市公共空间嵌入公园绿地,可以充分满足视觉要求。

本方案采用嵌入式布局,在南部湖滨半岛安置市民广场——朝阳广场,市民可随意进入欣赏园景,在公园西部也安置类似的公共空间,使市民使用更为方便。

(2)开放的草地,近人的水岸很难想象一个国际水准公园的草地,游人不许入内,在本方案中草地全部为开放型。

水岸设计为近水以满足游人的需求。

(3)创造便捷的入园方式如何让市民轻松享用园林环境,而不至于引起繁琐,快捷进出公园是关键。

方案采用如下手法:●合理的地下停车场的位置,并直接由车场进入园区。

●停车场与轻轨站口的整合衔接。

●园内设置可供游人租用的自行车。

●公共交通港湾停靠。

(4)各类游乐项目的齐全,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公园主体为户外娱乐活动,水街为餐饮娱乐、与地下停车场相连接的地下空间为室内娱乐活动。

3、深厚的文化内涵(1)园南门入口后辟为“你好”广场,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睦相处的生态理念。

(2)园北部安置“水锥村”、“亮马庄”景区,再现中国传统的生态居住环境。

(3)用生态技术,创造朝阳塔,表现生态的成果。

(4)在景观命名中,用中国造园手法将景名以植物及动物命名,如醉枫桥,藕香桥,雁影桥…野鸭洲等等。

4、将不同性质的园林元素,整合为公园的整体景观。

由于公园开发多年,投资巨大。

如果全部拆除旧有设施重建,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如何将园中的原有构筑物转为公园中的新景观,是本方案的重要考虑。

(1)国际花园区本方案通过一条斜向的国际友谊林荫大道,将原“世纪广场”的欧式花园与郡王府花园融为一区,并增加其他风格园林,丰满“国际园林”的主题。

(2)食肆水街将公园西界的餐饮街辟为水街,引入园景成为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

(3)地上地下的整合地下停车场与娱乐项目的结合,同时与地上的轻轨站口融合成为一体。

(4)公园景观与城市景观的整合交融三、功能布局全园分为三大部分:●生态景观区:公园北部以起伏的山形围合而成的区域内,保持现状中的“野趣”水体、片林,并以“野趣”为基准建设新景区。

●城市园林区:公园南部以建成区域,景观特点为人工化、规则化。

●景观过渡区:公园中部区域,以密林为主,作为南北两区的景观隔离与转换。

四、景区划分组织及重要景观节点1、生态景观区共分为6个景区:1-1水碓湖景区公园北部大湖仍保持原湖名称:“水碓湖”。

湖中安置4组洲岛,2条峡谷、多处水湾。

(1)燕鸣墩——生态观测营地为湖中最大的岛屿,岛东南辟马蹄湾人工湿地,遍植沼生植物,设木栈道、栈桥。

林中设树屋、人工鸟巢。

遍植浆果植物,以便招鸟,并设生态观测木台。

岛南岸设水下生物观测厅,供人观察水下生物的活动状况。

(2)朝阳岛——葵花鸟岛岛上骨干树种选用浆果类,除此之外,遍植葵花以及苏叶等鸟食植物,岛禁止上人,作为鸟类栖息地,同时岛名点明“朝阳公园”含义。

(3)野鸭洲水碓湖北岸现有片林一处,挖溪流一脉使林地成为水中孤岛,上养鸭鹅等水禽,名“野鸭洲”。

(4)苇荡迷津设数组芦苇岛屿,将湖东水面分割成港汊交纵错的水上迷宫。

提供趣味性划船环境。

(5)蝌蚪湾·听蛙庐·蜻蜓滩沿湖北岸设多处生物的观赏点。

(6)黄叶谷·青杨峡自亮马河进入水碓湖航道,设岩石峡谷,上植银杏以加大船上人的仰视角,造成危岩感及刺激氛围。

从水碓湖进入水街的航道,设另一处峡谷——“青杨峡”,产生一收一放的空间1-2 水碓村野鸭洲对面岸上,地形堆为山坳。

背山面水辟田园景区一处,名“水碓村”,作为对本地历史的延续。

水碓村景区以展示中国传统生态居住环境为主题。

村落以土坯房、黄泥短墙、篱笆墙、葫芦架、瓜棚等组成,聚会广场为黄土加麦糠反复碾压而成的场院,上面放置粮仓、石碾等农具,村旁辟有观赏性麦田。

园路在这里变为田埂小径,径旁种植蓖麻等农业园艺品种。

村旁有山溪一带汇入水碓湖,溪旁设水碓以及龙骨水车,既有娱乐之用,又点明水碓村的来历。

“水碓村”景区活动安排有:赏景、饮茶、水车游戏、喂鸭、骑驴等内容。

村四周遍植枣树,以延续当地“枣子营”的历史。

1-3野草园·芳草地为林中的空地草旬,以本地野草、野花为主要植物品种,定期修剪。

管理为开放式,供游人踏青、野餐、捉蚂蚱等野外活动。

1-4北京乡土植物区以北京乡土大乔木为骨干的密林区,广泛栽植各种野生乡土植物,特别是地被植物及林下灌木。

如灰菜、马齿苋、大赤包等品种。

设植物识别广场,摆放样品说明牌。

1-5亮马庄为一处靠近亮马河的田园特色景区,庄内为合院式土坯园林建筑,庄内设有亮马河来历的石碑。

依据本地原为窑坑的历史,设置旧砖窑、盆窑的复原模型,并设有“泥巴乐”陶艺制作俱乐部,采用会员制开展活动及展示,土坯房设为制作间,安有陶艺电烤炉。

“庄内”设有晾马棚,开通至“水碓村”骑驴田野小道。

1-6北门区及游乐中心为服务公园北侧周边居民的活动,在北门区沿亮马河辟出娱乐活动广场,安排一组滨水迷宫以及健身器械。

沿河安置10座风力发电塔。

2、城市园林区共分为6个景区:2-1、朝阳广场——市民广场广场由半岛与斜向通道组成,斜向通道将人引向公园南门。

广场为林荫开敞空间,使游人以及朝阳路上的行人可以观赏到园内水景。

弧形栈桥可使游人入园前感受到水广场上设朝阳塔,成为公园及金台路的观赏焦点。

塔身采用非耗能环保技术创造景观,表现“朝阳”的主题。

2-2、“你好”广场与南门区广场设在入南门后,给刚进门的游人一个热烈问候:“你好!”每一个游人“你好!”大自然中每一分子用“你好”表达生态理念: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在广场地面铺装、花坛、立柱、刻写“你好!”的各国文字,各地方言发音,各种盲文,各类哑语。

广场树阵中摆放12生肖动物雕像,共同特点仰头大嘴唇,好像在说“你好!”由此发展出全园以动物命名的桥梁,也安装有说:“你好”的动物雕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