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必修4《雷雨》综合能力测试题.doc

人教必修4《雷雨》综合能力测试题.doc

雷雨·综合能力测试题一、基础知识1.选出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汗涔涔(cén)伺(sì)候虐(nuè)待B.怜悯(lián)弥(mí)补谛(dì)听C.沉吟(yíng)惊愕(è)固执(zhí)D.仆(pú)人烦躁(zhào)雪茄(jiā)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剧本巧于安排戏剧冲突,结构慎密,语言具有个性。

B.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

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

C.侍萍,你不要太固直,这一点钱你不收下,将来你会后悔的。

D.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3.下列破折号的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周朴园:你——你贵姓?(表示声音延长)B.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表示语气断断续续)C.周朴园: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表示解释说明)D.周朴园: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表示解释说明)4.下面对《雷雨》节选部分构成戏剧冲突因素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情纠葛。

B.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情纠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血缘纠葛。

C.周鲁两家爱情的、血缘的、阶级的复杂关系的纠葛。

D.周朴园与鲁侍萍、鲁大海之间尖锐的阶级对立。

5.对鲁侍萍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项是(不限一项)[ ] A.鲁侍萍相信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因此,只能用哀叹来表达对凄苦不幸命运的无可奈何。

B.一方面,鲁侍萍相信命运,认为自己命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她对黑暗的不公平世道的诅咒和反抗。

C.鲁侍萍根本不相信有什么命运,她这样说完全是对这种不公平世道的极度愤慨与谴责之辞,表现出她的觉醒与反抗精神。

D.这是鲁侍萍作为一个劳动妇女彻底觉醒的标志,是她向封建势力与不幸命运的大胆的挑战。

6.下面的各项是对周朴园给侍萍一张五千元支票的情节的理解,试选出正确的项(不限一项)。

[ ] A.这体现了周朴园对曾被自己凌辱遗弃的侍萍的内疚和忏悔,从而表现这个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反动资本家的人性尚未完全泯灭,以避免反面人物脸谱化。

B.表现了周朴园在听了侍萍的诉说后,开始认识到是自己毁灭了她的青春和前途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体现了他的大方、仁慈,说明其将负责她今后的生活。

C.表现了周朴园想用金钱赎罪从而求得心灵的安宁的自欺欺人的心理状态。

D.体现了周朴园急于用金钱来解除对他的名望、地位和体面的威胁的紧张、恐惧的心理。

E.体现了周朴园的虚伪自私,表现其金钱至上的腐朽丑恶灵魂和阴险狡诈的性格特征。

F.“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这个动作与周朴园想用金钱来“赎罪”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鲁侍萍这个劳动妇女的骨气和内心的极度悲愤。

7.根据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心情和神态,下面所缺的四个舞台说明选哪一项最恰当?周朴园:(①)你来干什么?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侍萍:(②)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③)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侍萍:(④)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 A.①忽然严厉地②怨愤③冷冷地④悲愤B.①忽然严厉地②悲愤③冷冷地④怨愤C.①冷冷地②悲愤③忽然严厉地④怨愤D.①冷冷地②怨愤③忽然严厉地④悲愤8.选出加粗词在文中的意义对于我们工人的条件,究竟是答应不答应。

[ ] A.归根结底B.结果C.毕竟D.到底9.课文中,周朴园见到鲁侍萍后,感到吃惊,接连追问,下面是从中摘出的五个问句,根据剧情的发展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①(忽然起立)你是谁?②哦,侍萍?(低声)是你?③你——你贵姓?④谁指使你来的?⑤(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 A.③①②⑤④B.①③⑤②④C.③②⑤④①D.⑤④①②③二、阅读理解(一)阅读《雷雨》中的一段对话,回答10~13题。

周朴园(在门口)你叫什么?还不上楼去睡?繁漪(骄傲地)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周朴园(见侍萍、四凤在一起,惊)啊,你,你,你们这是做什么?繁漪(拉四凤向朴园)这是你的媳妇,你见见。

(指着周朴园,向四凤)叫爸爸!(指着侍萍,向周朴园)你也认识认识这位老太太。

鲁侍萍太太?繁漪萍,过来!当着你父亲,过来,给这个妈叩头。

周萍(难堪)爸爸,我——周朴园(明白地)怎么——(向侍萍)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繁漪(惊)什么?她是侍萍?鲁侍萍(慌)不,不,您弄错了。

周朴园(冷冷地)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鲁侍萍不,不,(低头)啊!天!……周朴园(沉痛地)萍儿,你过来。

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

周萍(疯狂地)不是她!爸,不是她!周朴园(严厉地)混帐!不许胡说!她没有好身世,也是你的母亲。

周萍(痛苦万分)哦,爸!周朴园(郑重地)不要以为你跟四凤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

(向侍萍)我预备寄给你两万块钱,现在既然你又来了……鲁侍萍不,不!四凤,我们走!周朴园(暴怒地,对周萍)跪下,认她!这是你的生母。

鲁四凤(昏乱地)妈!这不会是真的。

侍萍不语。

10.下面句子重音标错的一项是[ ] A.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B.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C.什么,她是侍萍?D.你还不上楼去睡?11.“周朴园(明白地)怎么——(向侍萍)侍萍……”一句中“怎么——”的正确含义是[ ] A.询问周萍是怎么回事。

B.根据舞台提示“明白地”可知,周朴园自以为明白了事情的缘由,想责备周萍又考虑到场合不对而没有将话说出。

C.打断周萍的话,显示家长威严。

D.周朴园急于想知道侍萍为什么回来,故急忙改口。

12.鲁侍萍为什么打断周朴园的话,说了一句“不,不!四凤,我们走!”[ ] A.对周萍不认她这个生母的失望。

B.对这个家庭的憎恨。

C.感到自己与四凤受了繁漪的愚弄和利用。

D.保护四凤,不想让四凤重蹈自己的覆辙。

13.在“周萍认母”一出戏中,周朴园的态度由沉痛到严厉,由严厉转郑重,由郑重变暴怒,这是一个具有什么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 A.冷酷自私,残忍虚伪。

表现了封建家长的作风。

B.周朴园虽冷酷自私,但此处却表现出了他对侍萍的真情实意,是真情的流露。

C.周朴园将他对侍萍的忏悔表现在了他的行动中,他对周萍所说的话,实际上是说给侍萍听的。

D.周朴园是个喜怒无常的人,是这个家庭里的暴君。

下面是从课文中摘录的周朴园的部分台词。

试按剧情的发展调整顺序,并回答有关问题。

①谁指使你来的?②无锡是个好地方。

③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④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

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⑤你来干什么?⑥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14.调整后的正确顺序应该是:15.周朴园以上的六句话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包括____________。

(只填序号,下同),第二层次包括________。

16.上面两个层次有着明显的不同语气,也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周朴园丑恶的品质与性格特征。

从下面的短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写下列表格。

①自私残忍②极力称赞③惶恐不安④威逼埋怨⑤世故老练⑥始乱终弃⑦虚伪狡诈⑧假仁假义⑨忆念旧情⑩随便自如层次说话语气品质性格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二)阅读下文,完成17~22题。

谈谈《雷雨》的戏剧冲突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它需要不断地掀起冲突的浪潮,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火花。

《雷雨》中,曹禺把20年代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集中于周、鲁两家的冲突氛围内,把两家30年来错综复杂的和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艺术显现。

同是炎黄子孙,鲁侍萍这位柔弱、善良、温情的女子,在那个特定的社会里却一直不能将驾驭生命的缰绳紧握在自己手中,她被封建买办资产阶级家庭所蹂躏,被伪善的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混血儿”周朴园所欺骗。

在第二幕中,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看似平淡,冲突却异常激烈。

当周朴园吩咐她“先下去”时,侍萍“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只问了一句:“老爷,没有事了?”这简短的话语和细微的表情变化,就很好地展示了侍萍和的心情,当侍萍说“老爷,想见一见她么?”时,冷酷无情的周朴园连忙回答:“不,不,不用。

”三个“不”字,便将他人性的和灵魂的暴露得淋漓尽致。

当周朴园得知面前这个两鬓染霜的老婆子就是他玩弄过的漂亮的使女时,他色厉内荏,拿出一张五千元的支票,并声称“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侍萍将肮脏的支票撕得粉碎,然后迸发出血泪控诉:“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这一撕,撕碎了周朴园的假面具,撕碎了资本家的信条,撕出了侍萍的性格,撕出了她30年风雨中磨炼出来的精神。

17.“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一句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B.拟人C.夸张D.移就18.选文第一段两个方框处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血缘关系,性爱纠葛B.暖昧关系,阶级矛盾C.家庭不和,父子冲突D.劳资冲突,性爱凌辱19.为什么说周朴园是“混血儿”?(40字内)20.剧中人物都有自己个性的语言。

侍萍这简短的话语中,展示了什么样的心情;周朴园的三个“不”勾画了他什么样的人性和灵魂?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21.侍萍撕了周朴园的支票后又冷冷地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这充分表达了她对周朴园的什么样的感情?(20字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本段文字末尾,剧评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有力地评论了侍萍这一很有个性和表现力的动作和语言,试根据上下文,填写这些方框里的词语。

甲________ 乙________丙________ 丁________三、写作训练23.阅读《雷雨》的剧本,以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或戏剧冲突为对象,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剧评,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1.B(A项伺→c@;C项吟→y0n;D项仆→p*)2.D(A项慎→缜;B项燥→躁;C项直→执)3.D(破折号表示话题转变。

)4.D(选部分并没有涉及“爱情”和“血缘”,鲁侍萍和周朴园之间的冲突也并非(单纯)是“爱情”上的,而是染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的。

)5.ACD(“哀叹”和“无可奈何”都不符合鲁侍萍的个性特征;说她“根本不相信命运”和“彻底觉醒”也是不恰当的。

这是一个刚强中偶有软弱,怨恨中稍有温情的立体、丰满的人物。

)6.CDEF(周朴园想要用金钱换取自己的心安,而不是什么“忏悔”,也非“大方、仁慈”,而是一副相信“金钱万能”的丑恶嘴脸。

)7.B(舞台说明提示了人物的神态和心情,对情节起推动作用。

周朴园在确定是侍萍之后的“忽然严厉”表现了他的色厉内荏,之后的“冷冷地”则反映了他冷酷无情的真实面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