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
计与实施——以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
文》为例
摘要:在大单元视域下,语文教师根据依托情境真实性、坚持实践创新性、
落实综合素养性这些原则设计,并按照明确学习任务群归属、探究学习目标实现
路径、补充单元整体教学素材、实施学习任务优化教学、倡导教学课程多元评价
这些步骤进行实施,可以妥善地完成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效,可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大单元视域;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原则与实施步骤
大单元视域下的语文教学的不局限于单篇课文、不拘泥于知识技能、
情感态度等维度,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2022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
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那么,如何在大单元视域下,妥善地完成小学语文学习任
务群呢?笔者就以统编版二上《语文》为例,归纳一下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学
习任务群设计原则和实施步骤方面的粗浅的经验,希望能够为一线语文教师们提
供一些思路。
一、大单元视域下,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原则
(一)依托情境真实性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创设真实的语文运用情景。
因
为只有真实的情境教学,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
得更加生动形象,让所学内容更具有记忆点。
学生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必定会
更加投入,学习主动性更强。
可以说,真实情境能够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有效
推进语文学习。
统编版二上《语文》第一单元围绕“大自然的秘密”这一主题,编排了《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和《植物妈妈有办法》三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
探索大自然中科学奥秘的兴趣。
笔者结合往年学校举办科技节设有制作自然观察笔记竞
赛单元,先创设自然笔记班级大赛,有了真实任务的驱动,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纷纷制作
出了不少出色的自然笔记作品,随后在学校科技节上一举夺魁。
(二)坚持实践创新性
以前,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往往是单个的、独立的,总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几样;现在,在大单元视域下,语文实践活动以语文要素为线索,依托信息时代背景,
内容与形式更加多元,具有创新性,让语文教学更具魅力。
因为新颖的、富有挑
战性的学习任务非常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
在教学统编版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时,自然笔记这一创新形式,让学生们
的观察得以形象直观地呈现,学生兴趣盎然;自然笔记大赛的开展,让学生从课
内转向课外,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观察活动中去。
(三)落实综合素养性
语文学习任务群构建好后,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有步骤、有层次地展开学习
实践活动。
为了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更清晰地感受到学习目标的实现路径,教师一定要对核心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通过一步步完成子任
务进而完成核心学习任务,使语文课程教学从静态语文知识学习转变为动态的语
文实践过程,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语文实践过程中领会语文知识,获得运用语文
知识的方法策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落实语文综合素养。
二、大单元视域下,语文学习任务群实施步骤
(一)整体解读教材,明确学习任务群归属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的第2条指出:“教师
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
”这就明确提醒
教师,依托教材单元进行学习任务设计,准确判断出具体单元在课程内容上属于
哪个学习任务群,再进一步研读这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就能对
单元内容的学习价值做出更加准确的归属。
统编版二上《语文》第四单元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和《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课文。
它们都描写了祖国的山水
风光,目标是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风光秀丽,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培养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基于此,笔者创设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
习任务群“我是家乡代言人”。
(二)确定单元主题,探究学习目标实现路径
明确学习任务群归属后,教师对核心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
生通过一步步完成子任务进而完成核心学习任务,让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实现路径
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方便落实语文综合素养。
以统编版二上《语文》第四单元教学为例,笔者先让学生从诗中体会家乡风
景美,从《黄山奇石》中学会如何把景物写生动,在《日月潭》中体会晴雨中的
风景美,从《葡萄沟》中感受如何用“总分”结构介绍家乡美,通过这些子任务
的学习,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了学习写景方法,接着进行小组合作,完成“我是
家乡代言人”最美家乡风景介绍这一情境大任务。
(三)开发课程资源,补充单元整体教学素材
明确学习目标实现路径后,教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如统编版二上《语文》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为两首古诗《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写的并非是学生
家乡美景,需要教师开发课程资源,补充家乡美景诗词素材,借此激发学生热爱
家乡的情感。
结合家乡南平市的具体情况,笔者将理学大儒朱熹的《九曲棹歌》,结合武
夷山的风光纪录片引入课堂。
这首极尽赞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的“导
游词”,让学生对家乡产生了愈加深厚的热爱之情。
(四)创设真实情境,实施学习任务优化教学
宣布举办“我是家乡代言人”活动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代言人介绍家乡
风景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要求、评价依据。
在随后的课文学习时,各个子任务都
要妥善地为该活动进行辅助。
比如本单元《黄山奇石》一文学习后,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比喻等修辞运用到
家乡武夷山的奇石描写,学会把家乡景物写生动。
也就是说,要有效地整合单元
课文、口语交际等多项教学内容,使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
(五)组织展示汇报,倡导教学课程多元评价
学生针对学习目标展开小组学习,教师要积极给予学生足够的平台进行展示
汇报,线上、线下的形式都可以,努力实现教学评一致。
例如,笔者创建“我是家乡代言人”评价单,用于核心任务最美家乡风景推
荐词,作为推荐词撰写的表达支架和自评、组评、师评的评价依据。
让学生当一
名“家乡美景代言人”,走进家乡美景,在师长和伙伴的帮助下,拍摄推荐家乡
美景小视频,口语交际,实践表达。
之后,学生们依照评价表自评、组评、师评,在教学评的过程中,提升审美创造语文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在大单元视域下,语文教师根据依托情境真实性、坚持实践创新性、落实综合素养性这些原则设计,并按照明确学习任务群归属、探究学习目标
实现路径、补充单元整体教学素材、实施学习任务优化教学、倡导教学课程多元
评价这些步骤进行实施,可以妥善地完成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取得很好的教学
成效,可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路爱好.浅谈大概念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J]. 汉字文
化,2022,(03):121-122.
[2]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2019.2:73.
[3]孙火丽.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探析[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
(0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