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探究主题一我们身边的生物『合作探究』其中所包含的生物有藤、树、鸦、人、马;分类为植物和动物探究主题二生物的生命现象『合作探究』小球藻是生物;因为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3代达标提升: 1.D 2.C 3.A 4.D 5.A 6.B 7.A 8.D 9.C 10.A课外探究:1.病毒是生物,因为病毒能繁殖后代,个体增殖。
2.呈现绿色和能够运动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该小颗粒不一定是生物。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达标提升: 1.D 2.C 3.C 4.D 5.C 6.A 7.B 8.A 9.D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探究主题一探究的基本过程『合作探究』(1)黄粉虫能食用利用有机塑料有机塑料(2)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3)塑料产生的白色污染探究主题二探究的常用方法『合作探究』在对照实验中只保持一个变量,可以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准确地研究该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
达标提升:1.C 2.B 3.B 4.D 5.D 6.D 7.C 8.(1)乙 (2)不能。
未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有两个变量:水、温度) (3)甲乙两个培养皿都放入温暖的地方。
课外探究:观察法、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并用。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探究主题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合作探究』1.①物镜未对准通光孔②光圈未对准通光孔③反光镜对光线的反射角度不合适④多人围观阻挡了光线2.污点的位置可能有三处,即目镜、物镜和玻片,可采用移动判断法。
首先转动目镜,若污点随之转动,则污点在目镜上,需用擦镜纸清洁目镜;若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上。
轻轻推动玻片,若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上,需用纱布清洁玻片;若不动,则污点不在玻片上。
若不在目镜和玻片上,则必在物镜上。
3. ①移动玻片将要进一步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遮光器,调节视野明暗,适宜观察。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4.①、③、⑤;②、④、⑥;③和⑥;④和⑤;③和⑥;①、⑥或②、③达标提升:1-5.BCBBC 6-9.DBDC 10. ① [A]反光镜② B ③ C ④右⑤转换器 E 课外探究:1.B 2.B 3.D 4.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探究主题一细胞是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合作探究』1.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细胞吸水膨胀甚至涨破;2.答案见课本;3.共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的植物细胞中还含有叶绿体和明显的液泡;4.多了细胞壁和液泡探究主题二细胞时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合作探究』1.表层;氧气;2.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线粒体;3.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沸水破坏了细胞中的细胞膜达标提升:1.B 2.D 3.D 4.D 5.A 6.D 7.C 8.C 8.B 9.B 10.B11.(1)B→D→C→A→E→G→F(2)避免盖玻片下面产生气泡(3)清水稀碘液(4)细胞核(5)避免临时装片上的液体溢出,污染显微镜12.(1)细胞壁(或液泡、叶绿体)(2)细胞核细胞质(3)叶绿体(4)⑤液泡(5)②细胞膜④细胞核(6)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7)细胞课外探究: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的植物细胞中还含有叶绿体和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
2.细胞核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探究主题一细胞的分裂『合作探究』1.不会;因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相同。
2.使细胞数目增多;使细胞体积增大;生物体会逐渐长大。
3. 2 n个4.不是的;分裂后的细胞是原细胞的完全遗传物质。
保证了细胞内所含有的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
探究主题二1.细胞的分化『合作探究』 1.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2.不会达标提升:1.C 2.C 3.C 4.C;B 5.D 6.B 7.D 8.B 9.C 10.B 11.B 12.(1)生长细胞体积增大分裂细胞数目增多(2)分化形态结构功能组织(3)细胞核染色体课外探究:1.细胞的分化 2.分裂速度快;基因转移技术:目的基因→载体→受体细胞(答案合理即可)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合作探究』1.无系统有系统都有细胞、组织、器官 2.见课本达标提升: 1.D 2.D 3.C 4.D 5.B 6.D 7.A 8.B 9.B 10.(1)植物细胞分裂生长(2)染色体染色体数目(3)分化组织(4)器官课外探究:1. 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不能。
2.诗句中描述的生物有黄鹂、白鹭、翠柳;黄鹂、白鹭的结构层次均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翠柳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自主学习』1.(1)形态特征:结构简单,大多为单细胞,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生活环境:一般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
(2)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结构简单,大多为单细胞,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一般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
(3)地球上90%以上的氧气来源于藻类植物。
2.(1)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
(2)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有了真正的根茎叶,而且分化出了能运输水分和养料的输导组织。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
(3)苔藓植物: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古代蕨类植物被埋在地下可形成煤炭。
3.(1)依靠种子繁殖后代的,它们属于种子植物。
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有些种子植物只有种子而没有果实,所以种子是裸露的,这一类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都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大多数为高大的乔木,叶多呈针状或鳞片状,根特别发达,适于生活在干旱环境中。
常见种类:红豆杉、油松、苏铁、银杏、银杉等。
(3)有些种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这样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被子植物是生物圈中适应性最强、种类最多、分布极为广泛的植物类群。
种子植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花卉、药品、木材等,还为我们营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合作探究』达标提升 1.B 2.A 3.D 4.C 5.A 6.A 7.D课外探究(1)E ABCD (2)ABC DE (3)A BCDE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自主学习』1.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叶2.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因素正相关的因素是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流动状况。
负相关的因素是空气湿度。
4.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分别是保护、营养、输导作用。
5.靠近叶片正面的栅栏组织细胞含叶绿素多6.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
保卫细胞7.保卫细胞有叶绿体,而表皮细胞没有。
8.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还能使植物有效地散热。
9.(1)表皮、叶肉、叶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2)筛管(3)[ 6 ]气孔保卫细胞『合作探究』1.叶片面积越大,植物散失水分越多 2.保卫细胞的形态:半月形; 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保卫细胞达标提升1.B2.B3.B4. B5.A6.A7.B8.D9.D 10.B 11.C 12.A 13.A 14.临时切片临时装片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探究主题一『合作探究』(1)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2)形成对照实验(3)叶绿素能够溶解于酒精但不溶于水中(4)酒精沸点低,容易燃烧而发生危险(5)黄白色(6)变成蓝色;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变蓝色不变蓝色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探究主题二『合作探究』(1)出现气泡;这是氧气;氧气难溶于水,能助燃。
(2)细木条会复燃;说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达标提升 1.A 2.B 3.B 4.B 5.D 6.C 7.D 8.A 9.C 10.B课外探究缺少阳光不能形成叶绿素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自主学习』(一)1.来自光合作用固定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土壤中的水。
2.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吗?做出假设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材料用具绿色植物,数据采集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气液相多功能采集装置,光源,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
实验步骤: 1.将绿色植物置于气液相多功能采集装置内,将二氧化碳传感器与气液相多功能采集装置相连。
2.链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打开计算机 3.打开软件设置好。
4.打开光源后进行实验。
5.保存实验数据,并对实验数据惊醒分析。
(二)(1)定义: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2)(3)产物:有机物氧气原料:二氧化碳水场所:叶绿体条件:光照,适宜温度(4)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5)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不仅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合作探究』1.(1)略(2)光照强弱,温度高低。
(3)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2.可通过合理蜜植、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等措施来提高产量。
达标提升1. A2.B3.(1)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答案合理即可)(2)对照(3)叶绿素(4)光(5)水4.(1)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酒精隔水加热(3)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原料光合作用需要光(4)导管蒸腾作用5.(1)氧气叶绿体,筛管(2)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3)20, 0课外探究(1)石灰水变浑浊;植物呼吸释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蒸腾作用;气孔;光合。
(2)氧气;金鱼藻。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自主学习』2.(1)实验步骤2说明萌发的黄豆种子呼吸作用能产生热量;步骤3说明萌发的黄豆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步骤4说明萌发的黄豆种子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2)不一定要用保温杯。
但是,在步骤2中,不用保温杯也要用其他保温设备才能测量出温度的差别。
该实验设计的道理是:便于观察比较,减少实验环节。
探究主题一植物的呼吸作用『合作探究』1.不是;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来自植物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
3.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