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周庄镇总体规划20062020-同济
周庄镇总体规划20062020-同济
在引导新镇区的发展方面:
1. 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作出规划构想。 2. 控制新镇区的土地使用性质。 3. 规划新镇区的道路交通结构。 4. 对昆山高科技产业园区的规划提出要求。 5. 对太史淀风景开发区的规划提出要求。 6. 在新镇区划定一定规模的生态景观控制 区。
《周庄镇古镇区重点地段整治规划(2002)》
在1990年代前半期,周庄曾再次编制总体规划,不过由于对周庄城镇 性质认识不足、用地规模较小、对周庄的城镇大环境的保护有所忽视,迫 切需要对其进行修编。
《周庄镇总体规划(1999)》
• 规划内容
在促进古镇保护的进程方面:
1. 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研究。 2. 分流过于集中的旅游与就业人口。 3. 用地与建筑高度作出控制。 4. 道路交通压力。 5. 大环境质量。 6. 提高古镇居民的居住生活与环境质量。
– 镇区以外的部分,农业还是重要的就业岗位。
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现状
• 镇域人口现状
– 2003年周庄镇共辖10个村和2 个社区居委会,共202个村民小组, 全镇共8899户,总人口21571人, 平均每户2.4人。
– 非农业人口8170人,占全镇总
25000
人口的37.87%
– 自然增长率-2.0‰
– 尊重生态
严格控制对水体的侵占和对土地资源的利用。
– 特色旅游
旅游发展特色化、产业化,控制古镇旅游人数,提高 旅游质量;开拓水乡旅游,保持旅游增长。
– 和谐发展
古镇保护与新镇发展相和谐 旅游业、工业、农业和谐发展 生态保护与建成环境相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 保护其作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典型性。
• 规划内容
东部的工业园和旅游轴线。 规划功能结构包括旅游、工业、农业、 渔业、服务行业和教育几个方面。
• 规划评价
对镇域景观和游线的组织为周庄发展 带来一种新的思路,有利于全面利用镇域 资源,扩大旅游产业底盘,水上游线的设 想为重现完整的水乡风情建立了令人振奋 的目标。
就规划设计方案,过于图案化,脱离 现实。
时间
周庄镇旅游的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期。 现在的任务是整顿旅游业,越过低谷期,以期待 长久的效益。
经济发展分析
• 现状发展特点
– 尽快尽大规模的发展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 为争取对现有资源的最大利用。
• 评价
– 只重视资源的短期效益,长期效益关注不够。 – 对快速发展导致的负面影响考虑较少。 – 历史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都是有限的,各种经济形式对资源进行短 期内掠夺,导致很多社会问题产生,如工业侵占农业用地,旅游商业侵占居 住用地。
• 规划背景
面对周庄旅游发展所引起的一些 负面效果,通过规划手段加以引导。
• 规划内容
划定了单个文物点、古镇区、古 镇区外围建设的控制范围。
古镇区的用地结构整合为居住生 活区、旅游服务区、文化展示区和景 观休闲区四类功能区。
对现状用地性质,主要是沿街沿 河重点地段的用地性质进行调整
确定了古镇区各个地段的商业布 局主。
• 产业问题
旅游业和工业
• 农村建设问题
村镇布局调整
• 已建和已批地块
没有规划指导的已建和已批用地给本轮规划带来了难度
本轮规划主要思路
•“跳出古镇看周庄”,在区域层面寻求协调发展。
– 在镇域范围整体考虑土地利用和设施配置,将周庄的旅游业的承载扩大 到整个镇域,带动了村镇整体发展,实现城乡一体。
• 最大限度利用好周庄各种物质资源,空间布局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产业产值34958万元,第三产业产
值63509万元,第一、二、三产业 70000
产值在总产值中占的比重为
3.6:34.2:62.2。
60000
产值(万元)
50000
– 周庄现在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主导
产业,产业结构合理。
40000
– 同时保持着比较快的发展速度。
3000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 周庄镇的经济特色
– 旅游业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 – 同时第二产业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20000
10000
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旅
游
人
数
承载力的关 键阶段
巩固
停滞
新增
周庄?
周庄镇19 9 5 - 2 0 0 4 旅游人数
发展 起步
膨胀
下降
(1) 起步期,1995年 (2) 快速发展期,1996年以后 (3) 停滞期,2004年。
20000
– 机械增长人数为65人。
15000
总人口
10000
周庄镇域人口增长基本平稳 5000
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现状
• 镇区和各村人口现状
– 2003年周庄镇区由两个社区居 委会(贞丰里居委会、全功路居 委会)和五个村委会(东浜村、 南湖村、全旺村、龙凤村和高勇 村的1、2、3、6组)组成。镇区 总人口为11344人。另有暂住人口 6549人。
• 规划影响
提出了整理古镇的一种理想模式, 不过由于关系到各方面的既得利益, 实际整治工作的成效并不明显。
《“系水之桥”-周庄镇概念规划》(2004)
• 规划背景
随着近年来旅游人口的持续上升,古 镇承受着与日俱增的重负。在旅游产业作 为周庄主导产业发展的既定方针下,扩大 旅游的层次和规模不单是个经济问题,也 为保护古镇起到积极作用。
被誉为“江南第一水乡”
《周庄镇总体规划及古镇保护规划》(1986)
• 规划背景
周庄镇由于位于诸县之交,不通汽车,远离 大城市,因而发展缓慢,当时还基本保持着明清
以来的格局与面貌。
• 规划内容
规划明确地提出“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开
辟旅游、发展经济”十六字方针。
• 规划影响 1995年12月被江苏省列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规划背景
• 周庄发展迅速超出原有规划预测
• 由于缺乏规划指导,新的发展以项目为导向,在用地规模和选址上缺 乏合理论证,呈现出典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 旅游产业进入成熟轨道。但低层次旅游带来的负面作用也逐渐暴露并 明显化。
• 统筹城乡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日 益受到重视,昆山市要求各镇的总体规划有必要对镇域土地进行规划 指导。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私人部门贡献 加大技术投入 加大居住改善
门票收入部分用于保 国家,江苏省及周庄镇政府的投入 护
尊重生态
严格控制对水体资 源的侵占
严格对农田资源进 行保护
土地资源进行集约 使用
特色旅游
缓解环境容量的超载
旅游质量提高
门票价格 的调控
提供更多 旅游路线
不作大规模 旅游宣传
文化旅 游
主题 旅游
村名
贞丰里居委会 全功路居委会
东浜村 南湖村 全旺村 高勇村 龙凤村 龙亭村 云南村 双庙村 复兴村 祁浜村
包括村民小组 (个) 8 5 12 25 29 26 26 22 24 25
总户数
929 819 246 272 336 956 1334 819 725 623 844 681
总人口
1890 1782 761 1046 1126 2318 2454 2285 2137 1678 2438 1830
保护古镇
规划总体目标
尊重生态
特色旅游
和谐发展
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 镇域村镇布局 • 镇域发展 • 基本农田 • 镇区用地 • 古镇保护、湿地保护和旅游发展
经 济 人 口
经济发展现状
• 经济发展概况
2003年,周庄镇完成国内生产
总值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
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637万元,第二
《周庄古镇区保护规划》(1997)
• 规划背景:
1997年,周庄古镇旅游业已经开始发展,并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 发展。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想法以及古镇的发展要求促使古 镇寻求规划援助,研究新出现的问题,并将周庄的发展定位于世界水平。
该规划吸收国外成熟的历史城镇的保护规划思路和方法,结合周庄特 色进行,荣获建设部1999年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可持续发展三角示意
经济
就业,经济公平性
高效率增 长,平稳
生态持续性
社会
贫穷
生物多样性
文化
自然资源
分权
污染
生态
同代人与不同代人间的 公平,参与
经济发展 “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 经济增长率预期为 8% 。
社会公平 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 “加强三农工作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和建设和谐社会”。
《周庄古镇区保护规划》(1997)
• 规划特色
– 对古镇的现状提出新的评价体系。 研究周庄古镇的社会与人文等问题。
– 周庄古镇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结 构,形态脉络。 – 对沿河沿街等重点地段进行整治。 – 专题研究市政设施配套,尤其是污 水的处理问题。
• 规划影响
1997年周庄和其他五个江南古镇列 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03年周 庄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周庄镇总体规划(1999)》
• 规划背景
自1986年编制的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周庄镇的发展逐步走上以第三产业 为主,一二产业辅助的良性循环的道路。旅游业成为周庄经济增长的重要 支柱产业 ,旅游人口的增加更是呈直线上升。
旅游带来的负面作用,过于浓烈的商业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镇 保护的根本意义与目的,也影响了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
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现状
• 城镇化水平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