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望月怀远课件.ppt

望月怀远课件.ppt


1、请从情和景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此诗营造了一种怎样意境?表达什么感情?)
1、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写了一望无垠的大 海,冉冉升起的明月,彻夜不眠的我,灭掉的 蜡烛,滋生不已的露水等景色。2、此诗从望月 写到怀人,从灭烛写到披衣,由室内写到室外, 又由室外回到室内,从月升写到月沉,由相思 写到人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营造了雄浑 阔大而又幽清的意境。3、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 人的相思之情。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尾联营造了哪种意境,表达什么感情
1、月光是如此皎洁,伸出手去,满手皆是,可 是却无法送给对方以表相思,只好回房就寝, 希望在梦中相会。2、此联构思精巧,营造了孤 独幽清的意境。3、并化用古人诗句,写出了诗 人的怅惘和失意。
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有句“照之有余辉,揽 之不盈手”。
1、怨,怨恨。 “竟夕”,亦即通宵。2、
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 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3、 直抒胸臆,写出了多情人(自己)由怀远而苦思, 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复杂心理。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1、你认为哪些字用得最好。
怜,滋。 1、 “怜”:怜爱。 “滋”: 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2、月华如此美 好,诗人不由得吹灭烛火,披衣踱出房间,凝 神望月,明月如此撩人思绪,诗人不禁久久伫 立,直到露水沾湿了衣服才知夜深。 3、两句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更觉相思之苦。
2、“生”字好在哪里?
1、 “生”:生发、升起。2、写出明月 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3、富有动感。
3、“共此时”的是谁?怎样理解? 1、是我,伊人或天下人。
“天涯共此时”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与 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融融 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 远 。(富有哲理性,千古名句)
[唐]张九龄
本诗的内容与感情是什 么?
由题目“望月怀远”可 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 表达思念之情。
这是一首什么体裁、题 材的诗歌?
五言律诗、即景抒情诗
即景抒情诗:借自然景物中的山、水、 田园等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情 感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情 感,而是移情于景物,融情于景,将自 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 感情色彩。
有感情地朗读《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分小组讨论
• 1、全班分成5个学习小组,分别研究 讨论每一联的诗歌。 2、结合考试的出题方向,第一组研究首联
,设计首联的一个问题并分析答案。第 二组研究颔联。第三组研究颈联,第四 组研究尾联。最后一组研究整首诗歌。
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 志;托物喻理;)。
练习1:请判断以下诗句用了哪种抒情方式?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念天地在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有哪 些呢?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 的情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首联展示了怎样的境界? 1、一轮明月从无边无垠的大海上升起,月光普照 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2、展示了 雄浑阔大的意境。3、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 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也体现了 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 (是千古佳句。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自然具有一 种高华浑融的气象,包含着诗人博大宽广胸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白居易《琵琶行》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寂寞的情怀。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
4、“我”在思念谁? 可以是父母、妻子、朋友等,具有不
确定性。(有含蓄的美感。)
意境题
1、抓意象。(景象、物象、人 象) 2、品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 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 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3、悟情感(联手法)。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请赏析“怨”和“竟夕”,此联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心情?
回顾诗词鉴赏:分析情景、意境题
• 1、提问方式:这首诗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何感情?
这是最常见题型。要从景、情、境三方面去分析。 (有手法答手法)
• 2、答题步骤
1、抓意象。(+特点) 2、品意境。(+特点) 3、悟情感、作用。 (有手法答手法)
诗歌中的景情关系《金版学案》 18页
鉴赏要点: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 而感受情景交融的意境。
作者介绍
【生平补介】 唐玄宗开元时宰相,是一位审时度势、锐意
改革的政治家。后受奸相李林甫陷害,于开元 二十五年(七三七)贬为荆州长史。在用人方 面主张任用“智能之士”,注意选择州县官。
首倡唐诗山水田园诗派,是唐诗由初唐进入 盛唐的桥梁与标志。其诗作《感遇》十二首及 《望月怀远》传诵久远。后人评价“独能超出 一格,为李、杜开先”。
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有哪些意象表达相思、离愁、悲伤等情感
白云、明月:望云思友,见月怀人。 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杜鹃鸟:为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 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悲伤的感情。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水: 常常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表示凄苦之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