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中国酒文化的表现形式

第五章 中国酒文化的表现形式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短歌行》
八、题赠酒联
清赵之谦:
不拘乎山水之形,云阵兼山,月光兼水; 有得于酒诗之意,花酣也酒,鸟叫也诗。
亲友赠送礼 品常用酒, 文人雅士间 题赠也带有 酒味
九、劝诫酒联
借酒消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长流。
人类生活需要有 酒,适时适量饮 酒确有好处,但 是,过量饮酒又 会变成坏事。如 伤身、害后、败 德、废事、耗财 等五大害处。
古人酒诗作品对照
姓名 陶渊明 杜甫 李白 李清照 一生诗作(首) 142 1400 1500 114 与酒有关的诗(首) 56 300 170 57 百分比 40 21.4 11.3 50
三、酒与诗的经典名篇

中国几千年的诗歌创作中,诗与酒形影相随,结成 忠诚的伴侣,许多诗人因酒赋诗、饮酒赋诗,为中 华文坛留下许多千古不灭的诗篇
——《游山西村》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 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 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 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曹雪芹
碧水青山曲径遐, 薜萝门巷足烟霞。 寻诗人去留僧舍, 卖画钱来付酒家。 燕市哭歌悲遇合, 秦淮风月忆繁华。 新愁旧恨知多少, 一醉酕醄白眼斜。 ——敦敏《赠芹圃》
西凤万里香
泸州老窖:芳流十里外
香溢泸州城
五粮液:太白若饮五粮液
唐诗定添三百章
二、酒楼对联
好的酒联比一 个酒广告、酒 说明更具吸引 力。雅致古朴 的陈设,与店 号匾额、门面 修饰、室内摆 设相配合,珠 联璧合、相映 生辉
汉江“襟江”酒楼:
襟抱谁开?登楼,听一曲铁板琵琶,唱大 江东去; 茶边话旧,看几番星轺露冕,从淮 海南来。
六、哀挽酒联
沈德潜挽桑调元:
文星酒星书星,在天不灭; 金管银管斑管,其人可传。
随着历史的发 展,“酒祭” 的形式、内容 不断变化,后 人多借酒祭缅 怀先人或朋友
张伯驹挽陈毅:
仗剑丛云,做干城,忠心不易,军声 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 回望大好山河,永离赤县; 挥戈抗日,接樽俎,豪气犹存,无愧 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应含笑, 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一、酒成书法 二、酒助画兴
一、酒成书法
酒给人以刺激和快感,使人的情绪在最短时间内 调节至最佳状态,引起强烈的创作冲动 酒使人平添豪情,不拘成法,创作出佳作 书画大师或因酒得力,妙笔生花;或借酒为题,巧 构妙思;或在酒中觅到柳暗花明的崭新境界;或 在酒中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
东汉蔡邕、师宜官
蔡邕《熹平石经》

酒与诗关系表现形式各种各样,或直接咏酒,或因 酒成章,或有酒名而无酒实,或有酒实而无酒名
诗经
《小雅. 宾之初筵》
“八月剥(pu)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 寿 ”——《豳风•七月》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 ——《小雅•鹿鸣》
楚辞
“奠桂酒兮椒浆” ——《九歌•东皇太一》 “援北斗兮酌桂浆”——《九歌•东君》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言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饮中八仙歌》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
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 欲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
——《荔枝楼对酒 》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王维
新丰清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义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杨边。——《少年行》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与酿酒、饮酒、 用酒、酒名、酒 具、酒楼等相关 的对联,是中国 酒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上联:三 星 白 兰 地
下联:五 月 黄 梅 天
一、赞酒对联
汾酒:竹叶杯中万里溪山闲送绿
杏花村里一帘风月独飘香 除了赞酒香、酒 醉外,有不少赞 香型、赞工艺、 赞酒史、赞酒质 以提高酒知名度 的酒联
西凤酒:柳林千家醉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无题》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杜工部蜀 中离席》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它冬夏与春秋。 ——《自嘲》
胡适
醉过方知酒浓, 爱过方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诗,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梦与诗》
毛泽东
第二节 酒与对联
中国是世界 上独一无二 的对联王国
王羲之
《兰亭序》
张旭
“每大醉,呼叫狂走, 乃下笔,不可复得也, 世称张颠”
《古诗四帖》
怀素
《自叙帖》
二、酒助画兴
中国绘画艺术重视艺术家人品的高雅,襟 怀的超旷,尤其是对“神”和“气韵”的要求, 显示了绘画艺术直觉顿悟,空灵澄澈的主观特 性
酒的境界 有助于 领会这 种 “神 ”和“ 气 韵”,也有助于获取超越功名尘俗的品格
盘中餐粒粒兼辛苦,弃之可惜; 杯中酒滴滴均醇美,酌量而饮。
酒欲醉人人不醉; 花香袭我我自清。 好花半开; 美酒微醺。
第三节 酒与书画
中国是酒的大国,也是书画艺术的大国。嗜酒者并 不都是书画艺术家,但书画艺术家大都嗜酒 书法、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表现色彩,强调顿悟、 灵感的作用,天然适合酒的意识的生存。书画作品,可 以在直觉和灵感的作用下完成,因而书画创作与酒关系 密切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 ,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 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第四节 酒与通俗文化
中国酒文化渗 入日常生活的 各个角落,古 籍以及民间传 说中关于酒的 记述很多
一、酒的专著 二、酒的专篇 三、酒文献及著名辞赋 四、民间传说
一、酒的专著
唐· 皇甫崧 明· 袁宏道
醉乡日月 酒经
宋· 苏轼 宋· 赵珣
觞政 酒史
明· 冯时化
明· 夏树芳 明· 陈继儒 清· 黄周星
三、节俗酒联
元宵:雪月梅岭开春景;
灯鼓酒花闹元宵。
中国数千年的 文明发展过程 中,形成了多 种多样的传统 节日及风俗活 动
中国的节日与 酒结下不解之 缘
端午:艾酒溢幽芳香传四海;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中秋 : 东山月,西厢月,月下花
前,曲曲笙歌情切切; 南岭天,北港天,天涯海 角,樽樽桂酒意绵绵。
四、婚宴酒联
祝福:花开连理描新样;
酒饮交杯醉太平。
周朝 “合卺酒” ;
宋朝 “合欢酒” ; 清朝 “交杯酒” ;
勉励:合家畅饮新婚酒;
夫妇同吟比翼诗。
习俗流传至今
五、祝寿酒联
清李渔贺张丰庵夫妇中秋双 寿酒联: 月圆人共圆看双影今宵清光 并明 客满樽俱满羡须眉此日秋色 平分
数千年来,酒一 直以其养生延寿 的功能,成为敬 老、养老的佳品 祝寿时要敬酒。 许多寿联中也带 上酒味儿
第五章 中国酒文化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酒与诗词 第二节 酒与对联 第三节 酒与书画
第五节 酒与戏曲 第六节 酒与音乐 第七节 酒与武术
第四节 酒与通俗文化
第八节 酒与杂技
第一节 酒与诗词
一、酒与诗的亲密关系 二、酒与诗的经典摘要 三、酒与诗的经典名篇
一、酒与诗的亲密关系
《诗经》305首中,酒诗有50首;唐代诗歌约 5万 首,酒诗占10%
熙宁酒课 酒谱
酒颠
酒颠补
宋· 窦苹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 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 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 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 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