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2 ppt课件
• 代表人物和学说有: 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 华生的剌激―反应说以及斯金纳德操作性条件反 射说等
学习理论2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其公式是: S-AT-R(A代表同化,T代表主体的认知结构); (2)学习是突然的领悟和理解过程,即顿悟; (3)学习是信息加工过程; (4)学习是凭智力与理解,绝非盲目的尝试; (5)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在 没有外界强化条件下也会出现学习。
学习理论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
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 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 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 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要求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1)要 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2)在建构意 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 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 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
3、强调内部动机是促进 学习的主要动力
4、注重观察、分析内部 的心理过程
5、较多以人为实验对象
学习理论2
“鱼牛”童话
学习理论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 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该 理论发展了早期认知学习论中已有的 关于“建构”的思想,强调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并力 图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 性学习活动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 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和理解 新知识。
(3)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
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
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
学习理论2
(1)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 实支持者; (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 帮助者和引导者; (3)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 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学习理论2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
(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 种途径或方式。
学习理论2
(1)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 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
(2)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 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 “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 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 原有的知识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 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 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 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 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的重新认识和编码, 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
• 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斯滕伯格、 卡茨、维果茨基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含义的解释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
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 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 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 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 讨论等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 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 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或四大属性。
建构四个部分。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
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 中。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 之间的协作。
(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 环节。
(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 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 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 鲁纳、奥苏贝尔、加涅等。
学习理论2
行为主义理论
认知理论
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结
2、学习是一种渐进的、 尝试与错误的过程
3、强调用外部的强化去 塑造行为
4、注重对外显行为的实 验研究
5、较多以动物为实验对 象
1、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 变
2、学习是完形的出现、 顿悟的过程
学习理论2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 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 表征。
(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 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 法。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 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 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 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 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 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 活动过程。
学习理论2
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 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 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⒈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⒉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 ⒊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学习理论2
第一节 学习理论基础 第二节 教学理论基础
第三节 方法论基础 第四节 传播学基础理论 第五节 教学媒体理论
开 始
学习理论2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达到:熟悉各 种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人物; 掌握各种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 指导意义;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论和传播学 理论基础;掌握教学媒体的本质、以及在教学中 选择教学媒体的方法。
学习理论2
•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2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其基本公式为:
S-R(S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 (2)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
至最后成功的过程; (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