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高速新增互通立交交通安全设施交安设施施工方案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FXXHT-01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五年十一月十五日交安设施施工技术方案一、综合说明1、编制说明1.1、本《方案》的编制力求做到详细,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尽量做到能用于指导实际施工。
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从施工组织、技术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工期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1.2、我公司将按照业主的要求,高效、优质、安全、文明完成合同文件中规定的工程任务。
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的总体规划部署,发挥我公司的技术、管理优势,以完整的管理组织机构,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对劳动力、设备、材料、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优化,确保在合同工期内优质、高效的完成本工程。
1.3、按照业主、监理的要求,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调动全公司的力量,确保达到合同文件中对工程目标所作出的承诺。
2、编制原则施工组织设计按照业主提出的要求,以及合同文件的规定,即将该项目工程建设成合格质量的原则编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2、严格执行国家法令、法规、政策、办法和制度。
2.3、确保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要求。
针对本合同段的施工特点、难点着重考虑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
采用我单位近年来在类似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先进施工方法、工艺设备。
2.3.1、施工进度计划满足施工工期要求,并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对施工的影响。
2.3.2、施工方案优化,工艺先进合理、措施切实可行,保证工期,保证质量,保证安全。
充分考虑各种不利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时留有余地。
2.3.3、设置合理的项目机构,派遣精干的施工队伍和最雄厚的技术力量,并组成一个强有力的交通配套设施工程施工队伍。
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数量和资历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
2.3.4、施工机械设备配备齐全合理,并配有备用的设备,满足施工方案的工艺要求。
2.3.5、劳动力安排和主要材料的供应计划满足施工方案和进度要求。
2.3.6、保证质量、工期、安全、环保、季节性施工、文明施工等施工组织和技术保证措施切实可行。
2.3.7、树立视优良工程为合格工程的标准。
3、编制依据3.1、段阜新高速新增互通立交01标阜阳市境内段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施工合同、交通配套设施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变更图纸、图纸会审纪要等。
3.2、我公司施工类似工程所积累的工法成果、工艺方案以及所拥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
3.3、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以及国家交通部、建设部及地方颁布的最新的市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本工程拟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及标准(规程)《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规则》(JTG A30-200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3-2009)《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安徽省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规则》(DB 34/849-2008)《道路交通诱导可变标示》(GA/T 484-2004)4、编制范围主要为S305史庄至李庄段改建工程中的阜王互通立交相关的匝道(A、B、C、D、E 匝道),全长2520.374米,以及加减速车道连接阜新高速的拼宽,阜新高速主线互通桩号范围K11+470-K12+830;影响范围1360米。
二、施工总体部署1、工程施工条件1.1、质量目标本工程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1.2、工期目标在保证完成业主下达的阶段工期目标要求,施工总工期计划 2015年11月25日-2016年3月25日完工交付使用。
1.3、施工安排总体原则根据工期要求及本工程的特点,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条件,确定施工部署的主导思想为:以确保实现工期及质量目标为前提,以标志、标线、基础结构施工为重点,合理安排交通配套设施工程的施工顺序,形成有规模的平行施工和有序的流水作业,力争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2、设备、人员、材料的组织2.1、设备、人员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测量主要设备配置表人员配备序号 姓名 职 责 1 黄金根 项目经理 2 王新杰 现场负责人 3 王文建 项目副经理 4 王家林 技术负责人 5 郑学法 拌和站负责人6 许威 施工员7 侯文军 试验检测及控制8 张大伟 现场放样、高程测设9 朱兵 安全生产监督10 技工 15人 11普通工人39人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规格数量定额功率生产能力 技术状况 1 高空作业车 BJ5083JGKC-2 2 120 120KW 良好 2 运输汽车 东风(8吨)2 8T 良好3 汽车起重机 10T 1 60 60 良好4 交流电焊机 BX3-300 2 160A 160A良好 5 轻便焊机13*13-200-11 25KW 良好 6角向磨光机 SIM-KP01-100A2 0.7 700W 良好 7 液压导线压线钳 SYQ-15 2 16-240mm2 良好 8 电钻 J12-SD03-6A3 220V良好 9 底油机 PS-III 2良好 10 热熔釜 菊水 2 300kg ×2300kg×2良好 11 划线机 CL-15DM 4 良好 12斑马线机L-45E1良好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型号 数量 计划进场时间 1 全站仪 台 尼康452c 1 2015 .10.25 2 水准仪 台 苏光DS3 1 2015.10.252.2、材料的组织采购2.2.1、材料组织采购原则严格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采购具有交通部交通安全设施批量生产合格证及通过ISO9000 认证的厂家的产品。
所有采购的材料均签订采购合同,并报监理工程师备案。
2.2.2、交通标志材料①、标志柱:主线标志牌立柱为热轧无缝钢管,并符合《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2008)的规定;立柱柱帽、横梁帽、抱箍及其它钢结构件均采用钢号为Q235及以上的钢板②、标志板:采用铝合金整体式和拼装式两种,即当标志板面面积小于5㎡时,采用2mm或3mm厚的铝合金板制作,而当标志板面面积大于5㎡时,采用300型和150型两种挤压成型的铝合金板拼装而成,并符合《铝及铝合金板材的尺寸及允许误差》、《铝及铝合金热轧板》的规定。
③、滑动槽钢:采用LC4铝合金挤压型材,并符合《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的规定。
④、高强螺栓:高强连接螺栓和高强地脚螺栓(包括相应的螺母、垫片)采用45号钢,并符合有关规定。
⑤、滑块: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A3制造。
⑥、单悬臂式标基础采用C30混凝土,基础顶面预埋A3钢地脚螺栓,地脚螺栓下面为标准钩,螺母和垫圈为45号制作,法兰盘为Q235钢制作。
⑦、定向反光标志膜:采用棱镜式反光膜,使用寿命要求在10年以上,其回归反射光度值(最小值)、反光膜颜色和标志色泽耐用期应符合有关规定。
反光膜和底面粘结胶可用压型或热敏型。
⑧、金属构件均进行防锈处理。
标志支撑结构按规范规定进行热浸镀锌处理,镀锌为600g/m2;螺栓、螺母、垫圈均做镀锌处理,如采用热浸镀锌,必须清理螺纹或作离心分离处理;滑块采用镀锌处理;铝合金板、铝合金挤压型材与钢材接触的部位,要有相应的防腐措施。
钢管立柱、横梁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1988)、《结构用无缝钢管》(GB/T162-1987)的规定。
2.2.3、交通标线材料路面标线材料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3-2009规定,标线涂料采用热熔反光型、热熔突起型、树脂防滑型等。
玻璃珠应符合《路面标线涂料》的规定。
2.2.4、护栏材料①材料要求:波形梁板、三波形梁板、三波形梁板垫板、过渡板、立柱、防阻块、端头等所用材质为碳素钢结构,其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指标应不低于GB700规定的Q235牌号钢的要求;连接螺栓、螺母、垫圈等所用材质为碳素钢结构,其力学性能等级应为GB/T3098.1规定的4.6级,其抗拉强度不小于400MPa,屈服强度不小于240MPa。
②防腐和美观要求:波形护栏的所有构件均应进行防腐处理,波形梁板、三波形梁板、三波形梁板垫板、过渡板、立柱、防阻块、端头及紧固件均采用内层热浸镀锌并在外面喷涂聚酯防腐材料(果绿色)的双重防腐处理方法。
2.2.5轮廓标在路侧护栏开口处设置埋入土中的柱式轮廓标,其间距为24m;对于桥梁段为钢筋混凝土护栏的设置护墙式轮廓标,间距24m,附着式轮廓标的防腐处理措施同样为热浸镀锌(底板、夹具和钢管的镀锌量为600g/㎡,紧固件的镀锌层重量为350g/㎡),热镀锌所用锌应符合相关规定。
2.2.6隔离设施隔离设施采用焊接网隔离栅,焊接网隔离栅立柱及网片均采用热浸塑单层防腐处理,立柱浸塑厚度为0.38mm,网片浸塑厚度为0.3mm;焊接网隔离栅采用果绿色。
2.2.7防眩设施防眩板采用合成树脂材料或玻璃钢制作,颜色以绿色为主。
2.2.8防落物网互通A匝道上跨桥两侧的混凝土护栏上应设置防落物网,防落物网所有材料热浸镀锌加浸塑,网片镀锌量≥135g/㎡,立柱镀锌量≥270g/㎡,立柱采用普通无缝钢管,插孔与立柱间隙采用环氧树脂砂浆填充。
2.2.9、材料进场控制外购材料到信誉好、质量好的厂家由监理试验工程师共同取样试验,确定质量合格后,同材料供应商签订质量控制协议和供应合同。
一切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由专人管理,并分类存放,插标识牌识别。
3、施工组织准备3.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及各项规章制度3.1.1、制定图纸会审、图纸交底制度。
在正式施工之前,项目经理部技术部、工程部等有关人员认真核对图纸,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图纸交底会议,会中确定的内容形成施工文件,从而尽量减少图纸上的疑问,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1.2、制定考察制度。
对劳务队及主要材料供应商要经过考察后确定,经过综合评比,最终选定合格、满意的分包方供货。
3.2、劳动力组织及动员3.2.1、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以及施工作业安排,提前组织各专业施工人员进场,进行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等方面教育。
3.2.2、提前组织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学习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使之熟练掌握操作工艺及施工技术要点。
3.3、技术准备3.3.1、施工测量①、平面定位平面定位采用极坐标测设,用计算机先计算出各桩位、桩点坐标以及放线资料,打印成书面表格形式。
内业计算校核无误后,在现场将全站仪置于控制点上,进行测放。
放线完毕立即进行校核,用钢尺拉出和桩点的间距,同坐标反算之距离值比较,以此方法可校验同次放线各桩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合格者立即复查并重放直至合格。
②、高程测设高程测设由一施工水准点抄出各桩点高程,并尽可能避免转站次数,再核验各桩点的相对高差是否同设计高程差值相符,最后以加设的施工水准点验测桩点中任意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