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原理—计划与目标管理

管理学原理—计划与目标管理


a
23
二、计划的权变因素
1.组织的层次
战略计划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作业计划
基层管理者
a
24
2.组织的生命周期
a
25
计划的权变因素
3.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 4.未来许诺的期限
a
26
第三节 计划的原理
一、限定因素原理 二、许诺原理 三、灵活性原理 四、改变航道原理 五、综合平衡原理
a
27
一、限定因素原理
a
14
(二)按计划的职能空间
1.业务计划 2.财务计划 3.人事计划
a
15
(三)按计划的性质
1.战略计划 2.战术计划 3.作业计划
a
16
(四)按计划的约束力
1.具体计划 具体计划是指具有明确规定的目标,不存在 模棱两可,不容易引起误解的计划。
2.指导性计划 只是规定一些一般的方针,指出重点但不限 定具体目标和行动方案。
三、灵活性原理
理想的计划要留有余地,要有灵活性,即 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有能力做出改变而不 必花费太大的代价。
a
30
四、改变航道原理
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实现目标的进程 (或航道)可以因新情况的出现而不断进 行调整。
a
31
五、综合平衡原理
第一,计划工作与组织层次、组织部 门的关系。要求各层次、各部门之间 的计划要保持平衡。
决策与计划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 相互联系的概念。
a
6
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决策与计划的区别:决策主要解决 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及动态平衡; 计划主要协调组织内部平衡。
➢决策与计划的联系:决策是计划的 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 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的。
a
7
二、计划的性质和内容
(一)计划的性质 (二)计划的作用 (三)计划的内容
也称木桶原理。 所谓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组织目标实现的
因素。 也就是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仅
仅改变这些因素,就可以影响组织目标的 实现程度。
a
28
二、许诺原理
主要是对计划工作时限的规定。 合理的计划要确定一个未来的时期,这个
时期的长短取决于实现决策中所许诺的任 务所必须的时间。
a
29
6.规则 规则也是一种计划,只不过是 一种最简单的计划,它是在具体场合和 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组织成员采 取某种行为的规定。
a
22
7.规划(方案) 是为了实施既定方针 所必需的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 务分配、执行步骤、使用的资源等而制 定的综合性计划。
8.预算 预算是一种数字化的计划,是 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报告书。它 也可称之为“数字化”的计划。
a
4
(一)计划的概念
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 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 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 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从动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 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a
5
(二)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管理职能学派和决策理论学派的不 同观点
7.制订派生计划
8.编制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a
35
(二)计划的实施、检查与调整
1.计划的实施(执行) 2.计划的检查、调整
a
36
计划的循环
计划的制定(Plan)、实施(Do)、检 查(Check)与调整(Action)构成了 一个循环,一个循环完成后又进入下一 个循环,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循环。由此 形成了PDCA循环。
a
37
A
P
C
D
图 PDCA循环
a
38
AP CD
AP CD
AP CD
a
39
二、计划编制的方法
(一)综合平衡法 (二)滚动计划法 (三)线性规划法 (四)盈亏平衡法
a
40
(一)综合平衡法
在计划编制过程中,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根据综合平衡的原理,全面分析各方面因 素,统筹安排诸要素,使其比例适当、协 调运行的一种计划技术。
a
8
(一)计划的性质
1.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2.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基础 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
a
9
(二)计划的作用
1.为组织活动的分工提供依据 2.为组织活动的资源筹措提供依据 3.为组织活动的检查与控制提供依据
a
10
(三)计划的内容(5W1H)
1.做什么(What to do it?) 2.为什么做(Why to do it?) 3.何时做(When to do it?) 4.何地做(Where to do it?) 5.谁去做(who to do it?) 6.怎么做(How to do it?)
第二,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的平衡与 协调。
a
32
第四节 计划的程序与方法
一、计划工作的程序 二、计划编制的方法
a
33
一、计划工作的程序
(一)计划的编制 (二)计划的实施、检查与调整
a
34
(一)编制计划的程序
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
3.研究过去
4.确定前提条件
5.拟定、评价并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
6.制订主要计划
第三篇 计划
第五章 计划 第六章 目标管理 第七章 战略管理
a
1
第五章 计划
第一节 计划的特点与作用 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 第三节 计划的原理(原则) 第四节 计划的程序与方法
a
2
第一节 计划的特点与作用
一、计划的含义 二、计划的性质和内容
a的概念 (二)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a
11
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
一、计划的类型 二、计划的权变因素
a
12
一、计划的类型
(一)按计划期的长短 (二)按计划的职能空间 (三)按计划的性质 (四)按计划的约束力 (五)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六)按计划的对象 (七)按计划的表现形式
a
13
(一)按计划期的长短
1.长期计划 2.中期计划 3.短期计划
2.目标 目标是宗旨的具体化,是表明 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成果 或结果。
3.战略 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在整体 上所做的谋划,包括发展方向、行动方 针和资源分配方案。
a
21
4.政策 是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 用来指导和沟通组织成员的思想与行动 方针的明文规定。
5.程序 它规定了如何处置那些重复发 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做法。
a
17
(五)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1.例行活动-程序性计划 2.非例行活动-非程序性计划
a
18
(六)按计划的对象
1.综合计划 2.局部计划 3.项目计划
a
19
(七)按计划的表现形式
1.目的和使命 2.目标 3.战略 4.政策 5.程序 6.规则 7.规划 8.预算
a
20
1.目的和使命 既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 本要求,也是组织对应社会需求的一种 经营定位,称之为宗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