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教学讲义
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教学讲义
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
实验探究: 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放入37℃左右的 温水中5—10分钟
各加2滴碘液,摇匀
馒头碎屑与 2毫升清水 搅拌混合。
馒头小块与 2毫升唾液 不搅拌混合。
1.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3.取唾液前为什么要用凉开水漱口? 4. 为什么馒头咀嚼时会感觉有些甜味?
1、提出问题:将一块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咀嚼,细细品尝,你会发觉越嚼越甜。 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什么关系呢?
2、作出假设:(1)咀嚼时间越长,甜味越浓。假设馒头变甜的主要原因是牙 齿的咀嚼作用。(2)甜味只有通过舌才能品尝出来,假设馒头变甜主要是舌的 搅拌。(3)馒头变甜说明它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假设馒头变甜主要是唾液发挥 作用。
控制不变量。
8、选择一个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用具,探究方案、结果记 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 未被消化,遇碘呈现蓝色,当淀粉 被消化后则不变蓝。 (2)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 消化淀粉。 (3)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需要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其最适 宜的温度为37℃。
论
1号试管 变蓝 温度低于37 ℃,淀粉没有被 唾液淀酶消化分解。
2号试管 不变 蓝 在37 ℃ 环境下,唾液淀粉酶 将淀粉消化分解。
3号试管 变 蓝 温度高于37 ℃,淀粉没有被 唾液淀酶消化分解。
1、我们吃馒头的时候,牙齿和舌的作用属于 物理性 消化,唾液的作用属于 化学性 消化,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
37℃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1号试管放在0 ℃ 冰水中,2号
试管放在37 ℃ 水中,3号试管放
在100 ℃水中,各5—10分钟。
各加2滴碘液,摇匀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1、滴加碘液后,三支试管各会出现 什么现象?
2、由此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现象 结
课外作业:
撰写一份有关本节实验的实 验报告
3、选择什么材料做实验好?米汤或馒头块和馒头碎屑。 4、对实验进一步改进,便于更好的理解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5、材料用具:试管(多只)、大烧杯、小烧杯、量筒、温度计、滴管、小刀、 脱脂棉、馒头、清水、碘液等。
6、三个实验最后都要放到37℃的温水中最少5分钟。 7、实验方案设计中常用的策略: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单一变量 、防止干扰 、
在实验过程中,把3只试管都放在37 ℃的环境中, 原因是 接近人体口腔的温度,适于酶活性的正常发挥 。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看出,我们平时吃饭时,应该细 嚼慢咽,这样可以使食物与 唾液 充分混合,有助 于口腔进行物理性消化,同时可以减轻胃、肠负担。
2、下图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请仔细 阅读图示说明,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涉及到的三个实验能形成几组对照试验? 每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2、本次探究实验需要哪些材料和用具? 方法步骤是什么?
3、每组对照实验在设计过程中都注意了什么原则? 4、将馒头块用小刀细细切碎、拌匀,相当于什么作用?
不做任何处理的呢?
5、取唾液前先用清水漱口的目的? 6、三支试管为什么都放到37 ℃ 左右的温水中? 7、滴加碘液后,三支试管中会出现什么现象?试分别解释原因。 8、根据以上,能说明口腔对淀粉有何消化作用?
鲁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
实验目的 1、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 作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及探 究精神;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3、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实验重点和难点 证明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两组对照实验 的设计与分析。
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原理
1.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质:是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过程
注意:⑴ 本实验只能证明唾液淀粉酶具有分解作 用,但不能证明分解后的产物是麦芽糖 。
⑵ 淀粉是否已完全分解,可用碘液检验, 因为淀粉遇碘能变蓝色 。
2. 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
一是为了证明唾液淀粉酶具有消化作用。 二是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助 于消化。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实验结果 解释原因
A
淀粉糊
37℃
+ 2ml唾液
B
淀粉糊
37℃
+2ml水
⑴ 实验结果显示__B___试管中的浆糊变蓝色
(填“A”或“B”)。 ⑵ 另一支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的原因是 ___淀__粉_已__被__唾_液__中__的_唾__液__淀_粉__酶__消_化__分__解_了。
实淀粉被唾液淀酶消化分解。
2号试管 变 蓝 清水中不含唾淀粉酶,淀粉没 有被消化分解。
3号试管 变 蓝 馒头块不能与唾液充分混合, 所以淀粉没有被消化分解。
有的人吃饭细嚼慢咽,而有的人吃 饭狼吞虎咽,你认为哪种进食方式 比较科学?为什么?
实验改进创新
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最适宜的温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