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朝核问题由来

朝核问题由来

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由来
朝鲜半岛核问题由来已久。

最初: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据,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

朝鲜反复声明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由于朝鲜同韩国签订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订全面保障监督协议并同意接受检查,朝鲜半岛的紧张气氛才得到缓和。

从1992年5月到1993年2月,朝鲜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6次不定期核检查,但双方对检查的对象和结果意见不一致。

1993年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做出对朝鲜核设施进行强制性“特别检查”的决定,同时,美韩恢复举行曾于1992年暂停的“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

同年3月12日,朝鲜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退出它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半岛局势再度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同朝鲜举行了两轮副外长级会谈,在援助朝鲜改造核设施等问题上做出一些承诺,朝鲜则宣布暂不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94年2月下旬,朝鲜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美国达成妥协:朝同意其7个核设施接受检查、美韩同意停止1994年度的联合军事演习、美同意与朝举行第三次高级会谈。

1994年10月21日,朝鲜谈判代表团团长姜锡柱和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加卢奇在经过3个多星期的紧张谈判后,在日内瓦签署了《美朝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朝鲜同意冻结现有的核计划,即同意不再对一座5兆瓦的核反应堆重新添加核燃料,停止两座石墨减速反应堆的建设,封闭其核燃料后处理厂,并最终拆除这些核设施;朝鲜当年早些时候更换5兆瓦核反应堆燃料棒时取出的8000根乏燃料棒暂时留存在朝鲜,朝方负责对其进行安全贮存。

此外,朝鲜还同意将来接受对其所有核设施的检查。

按协议规定,美国将负责在2003年底前,为朝鲜建造一座2000兆瓦或两座1000兆瓦的轻水反应堆。

反应堆建成前,美国将同其他国家向朝鲜提供重油,作为能源补偿。

然而,朝美在履行《框架协议》问题上争论日渐激烈,朝鲜指责美国没有按协议规定在2003年前提供轻水反应堆,美国则一再要求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核查”。

2002年10月初,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率团访问平壤期间,美指责朝鲜在“冻结”其现有的两座石墨反应堆的同时,一直在秘密地进行另一项核武器开发计划,即浓缩铀计划。

朝方则强调朝不仅有权拥有核武器,还可拥有更厉害的武器。

由此,核问题再次突出。

同年11月,由美国主导的“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宣布,由于朝秘密发展浓缩铀项目,该组织从12月起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

朝鲜对此很快做出强烈反应,宣布解除对其核计划的冻结,重新启动位于宁边的石墨反应堆。

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于11日正式生效。

美对朝此举也做出激烈反应,表示将采取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可能的选择解决朝鲜核问题,半岛局势空前紧张,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切和忧虑。

为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实现半岛的无核化,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中国展开了密集的外交穿梭活动,努力劝和促谈,终于在2003年4月召开了北京三方会谈,8月召开了北京六方会谈,把朝鲜半岛核问题纳入了对话和平解决的轨道。

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参加六方会谈的六方终于在2005年9月第四轮六方会谈上通过了9.19共同声明,就实
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达成共识,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之后的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重申将根据“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原则,全面履行共同声明,早日可核查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商定尽快举行第五轮会谈第二阶段会议。

但由于美对朝实施金融制裁,朝坚持美不解除金融制裁就无法重返六方会谈,六方会谈一直无法重启。

2006年7月5日,朝鲜试射导弹。

7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朝鲜试射导弹通过了第1695号决议。

10月9日,朝鲜进行核试验,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朝鲜核试验通过了1718号决议。

1718号决议谴责朝鲜核试验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敦促朝鲜全面放弃所有核武器及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的计划,不要进行新的核试验或发射弹道导弹,并尽快重返六方会谈。

决议还规定了一些制裁措施。

在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步步升级的情况下,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作为胡锦涛总书记、国家主席特使先后访问美、俄、朝,积极斡旋。

10月31日,中美朝三国六方会谈代表团团长在北京举行了非正式会晤,三方一致同意在六方方便的近期举行六方会谈。

第一次:
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据,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

朝鲜:朝鲜反复声明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解决方法:由于朝鲜同韩国签订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订全面保障监督协议并同意接受检查,朝鲜半岛的紧张气氛才得到缓和。

第二次:
美国:从1992年5月到1993年2月,朝鲜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6次不定期核检查,但双方对检查的对象和结果意见不一致。

1993年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做出对朝鲜核设施进行强制性“特别检查”的决定,同时,美韩恢复举行曾于1992年暂停的“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

朝鲜:同年3月12日,朝鲜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退出它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半岛局势再度紧张。

解决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同朝鲜举行了两轮副外长级会谈,在援助朝鲜改造核设施等问题上做出一些承诺,朝鲜则宣布暂不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94年2月下旬,朝鲜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美国达成妥协:朝同意其7个核设施接受检查、美韩同意停止1994年度的联合军事演习、美同意与朝举行第三次高级会谈。

1994年10月21日,朝鲜谈判代表团团长姜锡柱和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加卢奇在经过3个多星期的紧张谈判后,在日内瓦签署了《美朝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朝鲜同意冻结现有的核计划,即同意不再对一座5兆瓦的核反应堆重新添加核燃料,停止两座石墨减速反应堆的建设,封闭其核燃料后处理厂,并最终拆除这些核设施;朝鲜当年早些时候更换5兆瓦核反应堆燃料棒时取出的8000根乏燃料棒暂时留存在朝鲜,朝方负责对其进行安全贮存。

此外,朝鲜还同意将来接受对其所有核设施的检查。

按协议规定,美国将负责在2003年底前,为朝鲜建造一座2000兆瓦或两座1000兆瓦的轻水反应堆。

反应堆建成前,美国将同其他国家向朝鲜提供重油,作为能源补偿。

第三次:
然而,朝美在履行《框架协议》问题上争论日渐激烈,朝鲜指责美国没有按协议规定在
2003年前提供轻水反应堆,美国则一再要求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核查”。

美国:2002年10月初,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率团访问平壤期间,美指责朝鲜在“冻结”其现有的两座石墨反应堆的同时,一直在秘密地进行另一项核武器开发计划,即浓缩铀计划。

朝鲜:朝方则强调朝不仅有权拥有核武器,还可拥有更厉害的武器。

由此,核问题再次突出。

美:同年11月,由美国主导的“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宣布,由于朝秘密发展浓缩铀项目,该组织从12月起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

朝:朝鲜对此很快做出强烈反应,宣布解除对其核计划的冻结,重新启动位于宁边的石墨反应堆。

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于11日正式生效。

美:美对朝此举也做出激烈反应,表示将采取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可能的选择解决朝鲜核问题。

半岛局势空前紧张,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切和忧虑。

中国努力取得的成果:
为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实现半岛的无核化,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中国展开了密集的外交穿梭活动,努力劝和促谈,终于在2003年4月召开了北京三方会谈,8月召开了北京六方会谈,把朝鲜半岛核问题纳入了对话和平解决的轨道。

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参加六方会谈的六方终于在2005年9月第四轮六方会谈上通过了9.19共同声明,就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达成共识,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之后的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重申将根据“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原则,全面履行共同声明,早日可核查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商定尽快举行第五轮会谈第二阶段会议。

阻力:
由于美对朝实施金融制裁,朝坚持美不解除金融制裁就无法重返六方会谈,六方会谈一直无法重启。

近期冲突:
2006年7月5日,朝鲜试射导弹。

7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朝鲜试射导弹通过了第1695号决议。

10月9日,朝鲜进行核试验,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朝鲜核试验通过了1718号决议。

1718号决议谴责朝鲜核试验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敦促朝鲜全面放弃所有核武器及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的计划,不要进行新的核试验或发射弹道导弹,并尽快重返六方会谈。

决议还规定了一些制裁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