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典型实验(2013考点)

初中化学典型实验(2013考点)

考点训练典型实验
考点1 粗盐提纯
1、(2013 滨州)现欲将粗盐提纯,再用制得的精盐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玻璃棒轻轻斜靠在单层滤纸一边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即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时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等步骤
D.配制溶液时必备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2、(2013 日照)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

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
(1)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

A.右盘重,砝码轻 B.右盘轻,样品重 C.左盘重,样品轻 D.左盘轻,砝码重(2)第④步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第⑤步操作的目的是。

(4)第⑥步操作a的名称是,此步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的一边。

(5)在第⑦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

(6)在第⑧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考点2 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探究
3、(2013 青岛)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如图所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3)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填装置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4、(2013•莱芜)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2)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考点3 金属的性质及钢铁的锈蚀探究
5、(2013•青岛)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A.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6、(2013 临沂)小明为探究Cu、Al、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请分析实
验,完成填空。

(1)试管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铝丝表面附着一层 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2)试管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现象明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通过实验探究,Cu 、Al 、Ag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7、(2013 广东)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 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 .t 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 .t 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 .t 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考点4 溶液的配制
8、(2013 日照)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B .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3.0g
C .用10mL 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 .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9、(2013 湛江)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剂.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某医疗小组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 2H 4O 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单整数比).
(2)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600kg .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 kg .
(3)配制的主要步骤是计算、量取、
考点5 酸碱的化学性质探究及溶液酸碱性的测定铝丝 CuSO 4 溶液 铜丝
AgNO 3 溶液


10、(2013•菏泽)小刚学习了盐和化肥单元知识后知道,农家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决定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探究碳酸钾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配制】将草木灰溶解、固液分离后得到澄清的碳酸钾溶液
【猜想与假设】碳酸钾溶液的酸碱度可能有种情况
【设计与实验】小刚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向盛有适量碳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蓝色.
实验二:向盛有适量碳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三: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钾溶液滴在p H试纸上,测得pH=12.【结论】以上实验证明碳酸钾溶液呈性,从物质的分类看,碳酸钾属于类(填”酸”“碱”“盐”),从而说明此类物质的水溶液不一定显中性.
【评价】以上三种实验方案中,实验三是从(填“定性”或“定量”)角度对溶液进行研究.
11、(2013 黄冈)小东、小林和小雨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很感兴趣,决定做实验进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到底是哪一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中可供使用的用品有盐酸、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及若干支试管。

【提出假设】假设(1):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H2O。

假设(2):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Na+。

假设(3):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_。

小东认为不做实验即可说明假设(1)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溶液变为红色
(1)向装有氢氧化钠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
酞溶液
(2)
小雨认为向实验步骤(1)后的试管中加入盐酸也可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她的观点吗?
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

【实验拓展】
小林将酚酞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发现溶液也变红。

他们经过分析、讨论、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考点6 氮肥的检验
12、(2013 日照)下表用甲试剂鉴别乙中的两种化肥,难以实现的是()
甲乙
A Ca(OH)2CO(NH2)2、NH4HCO3
B Ba(NO3)2KCl、(NH4)2SO4
C AgNO3NH4Cl、NH4NO3
D NaCl K2SO4、KNO3
13、(2013 聊城)实验室内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和KNO3中的一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2)另取少量化肥样品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溶解,再滴入图中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可知该化肥为.
分类训练
1、(2013 潍坊)氯化钠是重要的盐.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C.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
2、(2013 临沂)化学发展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1)钾肥能提高农作物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

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填序号)。

①碳酸氢铵(NH4HCO3)②硫酸钾(K2SO4)
③磷矿粉【有效成Ca3(PO4)2】④硝酸铵(NH4NO3)
(2)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5%~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要配制200k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 kg,水的质量是 kg。

3、(2013 泰安)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徑。

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2)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3)C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正确操作步骤为(填序号),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50 gl6%的氯化钠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小”或“偏大”)。

4、(2013•滨州)如图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实验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用图一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验满方法为;(2)图二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通过该实验可得结论:空气中(3)图三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某同学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此时烧杯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4)图四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装置后面气球的作用.5、(2013•莱芜)人类生活生产离不开金属,不仅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1)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呈灰色,能在氮气中燃烧,熔点高.钛和钛合金是新型的结构材料,主要用于航天和航海工业.上述描述中属于钛化学性质的是.(2)某小组用图所示装置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探究.4min后发现A中铁钉表面灰暗,B中铁钉依然光亮,对比A、B现象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3)工业生产常用10%的稀盐酸来除铁锈,写出除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室用浓盐酸配制10%稀盐酸时,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4)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越容易失去电子.Ca、Mg、K三种金属失去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如图是三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测金属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除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外,还可能与有关.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