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秦诸子散文 ppt课件

先秦诸子散文 ppt课件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 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 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 于道为最高。"
《汉书 艺文志》
❖ 大约从公元前7世纪起,周朝的封建统治开始衰 落,皇族子弟的教师,以及有些皇室成员本人, 都散落在民间,以教授经书为生,有的因谙习 礼仪而成为人家婚丧嫁娶、祭祀或其他礼仪的 襄礼(司仪)。这些人被称为“儒”。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三、《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 1.浓厚的论辩色彩,高超的论辩艺术。 ❖ 2.充沛的感情,强劲的气势。(浩然之气,至大至刚) ❖ 3.精彩的比喻和寓言。 ❖ 4.语言特点是浅显自然又明快畅达。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时恣纵而不傥,不奇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 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 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 物。不谴是非, 以与世俗处。”(《天下》)
❖ 二、《庄子》的思想
❖ 1.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 ❖ 2.奉行“全性保真”(全真派)的贵生主
《论语》、《墨子》。(《老子》)
❖ B、战国中期,论辩体: 《孟子》(对话式论辩文)
《庄子》(对话式专题论文)
❖ C、战国末期,专论体: 《荀子》、《韩非子》——篇幅长,风
格恣肆开拓,逻辑谨严,结构严密,分析深 入,文辞富瞻。
二、老子与《道德经》
1.老子生平 老子是先秦时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3.《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 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是中国最 伟大的形而上纯哲学著作。
4.《老子》的文学价值
❖ ①创造了一种韵散结合的文体。 ❖ ②形象喻理,比喻方式暗示至精至微之哲理。 ❖ ③开创了一种与《论语》不同的思维表达方式。 ❖ ④语言平直简约而又意旨幽深,常常简短几笔就能点出深
意,传达出深奥的道理。
三、孔子与《论语》
1.孔子的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
国人。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 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化教养全面,是传统文献 的整理者、传承者。
2、《论语》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孔 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研究孔子 学说的重要文献。《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孔门 后学辑录而成的,成书于战国初年。全书 20 篇, 集中表现了孔子在哲学、政治、时事、教育、文学 等方面的思想观点,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是了 解、研究孔子及其学说的重要资料。
第二讲 《庄子》
一、庄子生平与著作 1.生平: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 战国时期宋国蒙县人。
2.著作: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了庄子的著述, 说他“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 言。”可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 继老子之后先秦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其 思想主要集中在《庄子》一书中。
2.《孟子》
今本《孟子》基本内容可能是经过孟子本人和学生 一道修订的,也有后人增饰的可能,主要记载了他们的言 行,表现了他的思想学说。
二、孟子的思想主张
(1)、性善论:人性本善,此为“仁政说”的基础。 (2)、仁政说(政治思想):民贵君轻;得道;与民同 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3)、文艺观(文学批评理论)
中国古代文学 (一)
第五章
先秦诸子散文
第一讲《老子》、《论语》
一、诸子散文的产生和发展
❖ 1.历史背景及条件: 春秋战国是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诸侯卿相争相养士。 ❖ 2.《汉书 艺文志》中记载的十家:
儒家、道家、墨家、名家、阴阳家、 法家、农家、纵横家、杂家、小说家。
3.诸子散文的发展: ❖ A、春秋末战国初,语录体:
❖ 哲学思想:(核心):仁和礼。政治思想: 主张“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打破等级界限, 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向群众开放。
❖ 美学思想:美善统一。
3、《论语》的文学价值表现在:
❖ (1)在言谈对话中说理,言简意赅,深刻平实。 ❖ (2)多用语气词,含蓄深长、情感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象喻理平易
义。 ❖ 3.采取安命、齐物的人生态度。 ❖ 4.超脱、自由的精神境界。
❖ 三、《庄子》的文学成就
❖ 1.哲理与诗意的交融 ❖ 2.意出尘外的想象 ❖ 3.异彩纷呈的寓言故事 ❖ 4.汪洋恣肆的文章形式
❖ 四、《庄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第三讲 《孟子》
一、孟子生平与著作
1.生平: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 (今山东邹县)。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浅近而暗含褒贬。 ❖ (3)在记言的同时,也描述了人物的神情语态,展示了
人物形象,也有精彩的场面和人物行为的描写。主要特 点是:重记言不重记行,记小事而不记大事,记片断不 求系统。
【讲读作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本篇中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有动作,
首尾圆合,基本上具备了篇章的规模。孔子及其 几个弟子的形象、性格也比较鲜明。孔子的和蔼 可亲、循循善诱,子路的率直,冉有的谦虚,公 西华的小心谨慎,曾皙的从容不迫,高雅清华, 深不可测,都各具特色。尤其是写曾皙回答一段, 绘影绘形,绘声绘色,很有文学色彩。
❖ 《楚狂接与章》
❖ 本章写孔子周游列国时在去楚国途中与楚国隐士接与的一次 遭遇。隐士与儒者的政治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消极因世, 后者积极入世。但本章只是表达了瘾者的态度。双方没有展 开思想上的交锋。
❖ 文中着重刻画了接与的“狂”:他敢于“歌而过孔子”,很 快又“趋而辟(避)之”,行为大胆,一狂;他敢于指责孔 子,并劝孔子改弦易辙,二狂;他认为“今之从政者殆而”, 对现实政治有清醒的认识,隐居避世必有不得已的苦衷,故 采取不合作不调和的态度,三狂。
玄妙内篇云:“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 下,乃割左腋而生。”又云:“玄妙玉女梦流星入 口而有娠,七十二年而生老子。”又上元经云: “李母昼夜见五色珠,大如弹丸,自天下,因吞之, 即有娠。”
2.《老子》 即老子所著之书。今本《老子》全书共五
千余言,故又称《老子五千文》。西汉, 河上公曾作《老子章句》,将《老子》分 为八十一章,称前37章为《道经》,后44 章为《德经》。由此,《老子》又名《道 德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