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会议纪要
• • • • • • •
三、会议纪要格式 (一)格式一 1、标题 2、字号 3、编发机关(居左) + 年月日(居右) 4、红色反线(与版心同宽) 5、会议纪要正文:会议概况+过渡用语+会议精神和议定 事项 • 6、出席、缺席、列席 • 7、黑色反线 • 8、分送
• • • • • • • •
• • • •
• 三、函与请示的区别 区别 行文对象不同 函 不相隶属机关 请示 上级机关
行文语气不同 结尾用语不同
谦逊、委婉 盼复;盼予函复;可否,请 函复;特此致函,敬请函复
敬重、恳切 妥否,请批复(示);当 否,请请批复(示)等
• 四、函与便函、私人信函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 1、关于“函”的效力。 “函”作为主要文种之一,与 其他主要文种同样具有由制发机关权限决定的法定效力; • 2、关于部门及其内设机构行文问题。 政府各部门(包 括议事协调机构)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 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如需 行文,应报请本级政府批转或由本级政府办公厅(室)转 发。因特殊情况确需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的,应当报经 本级政府批准,并在文中注明经政府同意。 •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的含义是:部门内设机构不得向本部门机关以外的其他机 关(包括本系统)制发政策性和规范性文件,不得代替部 门审批下达应当由部门审批下达的事项;与相应的其他相 关进行工作联系确需行文时,只能以函的形式行文。
• • • • •
七、函的写法 1、一函一事 2、去函明确具体,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明确答复 3、上行函,诚恳;下行函,谦逊;平行函,礼貌 4、函的四忌:套话、空话、假话、官腔
• • • •
综合训练: 1、综合训练第83页病文4的修改。 2、(作业1)改作P68页病文 3、(作业2)写作练习:第83页第4小题。一份去函和相 应的复函。
第七节章 会议纪要
• • • • • • • • • • • 一、会议纪要的用途 《条例》: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办法》: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二、会议纪要种类 1、决策性会议纪要 2、非决策性会议纪要 校办会议纪要实例: 会议纪要1.doc 会议纪要2.doc 会议纪要2.doc 会议纪要4.doc
行文时间不同
内容含量不同 处理办法不同 习惯用语不同
事前、事中或事后
综合性 不需复文
事前
一文一事 必须复文
特此报告或以上报告请审阅, 当否,请批(复)示;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示 以上请示妥(当)否, 请批(复)示;以上请 示如无不妥(当),请 批(复)示
第六节 函
一、函的用途 《条例》: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 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办法》: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 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二、函的种类 (一)按行文分为:去函和复函 (二)按用途分为:商洽函、询问函、请求批准函(答复审 批函)
• • • • • • • • • •
六、函的格式 (一)去函 1、标题 2、主送机关 3、正文:去函缘由+函请事项+希望要求+结尾用语 4、成文日期 5、说明 (1)信函格式的使用 (2)习惯用语的使用 (3)一般不用“此致敬礼‘、”祝工作顺利“之类用语
• • • • • • • • • •
(二)复函格式 1、标题 2、主送机关 3、正文:引用公文+收悉+过渡语+答复事项+结尾用语 4、成文日期 5、说明 (1)引用公文,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2)过渡语的使用 (3)结尾用语的使用 此复;特此回复;谨作答复;特此函复;专此函达等
(二)格式二 1、标题 2、会议情况 3、会议精神和议定事项 4、结语 四、会议纪要的写法 1、会议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分项表达 2、会议提出、会议认为、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 召的层次转换 3、会议记录基础上的提炼与概括 五、实践训练 1、综合训练第79-80页第三大题:判断题 2、请回顾本班的一次会议,撰写此次会议的会议纪要。
• 5、几点要求: • (1)各组要先拟定调查提纲,做好任务分派工作。 • (2)对调查对象要认真阅读,各成员要相互配合,认真 完成这次网上公文的调查工作。对所调查公文要下载、 整理、编辑、归档,打包,与调查报告一并发给我。 • (3)调查报告要按照基本情况(找出问题) 、问题分 析(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的结构撰写,符合调 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 (4)汇报交流。各组要指定专人作调查汇报交流。汇报 交流时间为2012年5月11日(第13周)。汇报要制作 PPT,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作业反馈
• 第二次作业评改: • 主要问题: • 第一题:标题事由不精炼、文种使用错误、标题结构不完 整 • 第二题:标题问题、主送机关不当、内容不完整、结构模 版运用不够 • 公管1011班第二次作业评析.doc • 安徽省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的通知例文.doc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区别 行文目的不同 报告 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 问 请示 请求指示、批准
• 五、函与公文的“信函格式” • 1、行政机关公文的四种格式:文件格式、信函格式、命 令(令)格式、会议纪要格式。 • 2、“函的形式”是指公文格式中区别于“文件格式”和 “信函格式”。以“函的形式”行文应注意选择使用与行 文方向一致、与公文内容相符的文种。 • 3、函的形式的应用:通知、意见、议案、函、会议纪要 等,前提是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
• 二、教学实践 • 1、教学内容;决定、公告、通告、批复、意见的学习 • 2、教学任务分派:1、2组为决定;3、4组为公告;5、6 组为批复;7、8组为通告;9、10组为意见。 • 3、教学形式:各小组根据指定教学任务,备课、制作 PPT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程序是:小组教学、本组评议、 其他组评议、教师小结。 • 4、教学时间:10-15分钟 • 5、时间安排:自14周开始,每次课安排两组同学。顺序 是:第15周,1、2组;第16周,3、4组;第15周,5、6 组;第17周,7、8组,第18周;9、10组。
公文写作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
• 一、网上公文调查 • 1、调查项目:湖北文理学院2011年网上行政公文。 • 点击网址进入内网服务 器,点“学校办公室”查看2011年的公文 • 2、调查目的:公文规范文本的阅读,从外部格式规范和 内部正文写作规律与技巧上,领会公文写作的规范与要旨, 并查找公文写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 3、调查完成时间:5月10日。 • 4、调查结果形成书面调查报告。提交时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