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ppt课件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ppt课件
培养的环境条件:
温度
8
光照
培养室 培养条件
氧气
湿度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定义:培养物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以后,由 于营养物质枯竭,水分散失,以及代谢产物 的积累,必须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培养,这个 过程叫做继代培养。
9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四、外植体成苗途径
1、外植体→愈伤组织→根、芽→试管苗 ①同时长芽和根 ②先长芽,再长根 ③先长根,再长芽 2、外植体→胚状体→试管苗(胚状体途径) 3、外植体→根、芽→试管苗(器官发生途径)
2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表面灭菌剂的种类较多,可选取1—2种使用。
常用灭菌剂使用浓度及效果比较表
灭菌剂 次氯酸钙 次氯酸钠 氯化汞 抗菌素
使用浓度(%)
9~10 2
0.1~1 4~50mg/L
持续时间 (min)
5~30 5~30 2~10 30~60
去除的难易
易 易 较难 中
效果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二)、外植体的褐变
1、定义:
是指外植体在培养中体内的多酚氧 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 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有时使整个培养 基变褐,从而抑制其他酶的活性,影响 材料的培养。
16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2、褐变的主要原因
①植物品种 ②生理状态 ③培养基成分 ④培养条件不当
百合试管苗
23
完整版课件
第四节、试管苗驯化与移栽
2、特点:(与常规苗相比)
(1)生长细弱; (2)光合作用差 (3)叶片气孔数目少,活性差 (4)根的吸收功能弱 (5)对逆境的适应和抵抗能力差
小麦试管苗
24
完整版课件
第四节、试管苗驯化与移栽
二、炼苗(驯化)
驯化的目的: 通过减肥、增光、降温、控水等措施,提高
(2)接种前15-20min,打开超净工作台的风机以及台上 的紫外灯;
(3)接种员先洗净双手,在缓冲间换好专用实验服,及拖 鞋等;
(4)上工作台后,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然后70%酒精喷 雾降尘,并擦拭工作台面;
(5)先用酒精棉球擦拭接种工具,再将镊子和剪子蘸95% 酒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放置冷却。
12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五、培养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 及解决方法
污染
褐变
组织培养三大难题
玻璃化现象
13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一)污染
1、污染原因 细菌污染 真菌污染
真菌污染
14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2、污染的预防措施
(1)减少或防止材料带菌 (2)外植体灭菌要彻底 (3)玻璃器皿和金属器皿的灭菌 (4)布质制品的灭菌 (5)无菌室的消毒 (6)操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程序进 行接种。
3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三、外植体的接种与培养
(一)接种—无菌操作 定义:把经表面灭菌处理后植物材料,切碎或分
离出器官、组织、细胞,再经无菌操作转接到 无菌培养基上,这一过程叫做接种。
4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接种前的准备工作:
(1)在接种前1-2周用甲醛熏蒸接种室;
试管苗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提高光合 作用的能力,提高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
25
完整版课件
第四节、试管苗驯化与移栽
三、试管苗的移栽
(一)移栽方法: 1、直接移栽法 2、常规移栽法 3、嫁接移栽法
26
完整版课件
17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3、减轻褐变现象发生的措施
①选择合适的外植体: ②合适的培养条件: ③连续转移 ④加抗氧化剂: ⑤加活性炭
18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三)玻璃化现象
1、定义:在长期的离体培养繁殖时,有些 试管苗的嫩茎、叶片呈现半透明水渍状, 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
5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接种时的无菌操作技术:
(1)对接种材料进行消毒;
(2)先解开包口纸,将试管等拿成斜角,使试管口在酒 精火焰上方转动,灼烧数秒钟;
(3)用灼烧过的镊子夹取外植体送入试管内,轻轻插入 或放在培养基表面;
(4)接种完后,将管口在火焰上再灼烧数秒钟;
(5)接种时,接种员双手不能离开工作台,不能说话、 走动和咳嗽等;
19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2、玻璃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时; 琼脂浓度低时; 温度低、光照时间长时; 气体交换不良时; 培养基中无机离子种类及比例不当时。
20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3、预防措施:
①适当控制培养基中无机营养成分; ②适当提高培养基中蔗糖和琼脂浓度; ③适当降低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浓度,增加生
10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外植体成苗途径:
愈伤组织
根、芽
A
外植体 B
C
胚状体 芽、根
芽根
试
根芽
管
苗
11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胚状体的产生途径:
(1)、直接从器官上发生 (2)、从愈伤组织发生 (3)、从游离的单细胞发生 (4)、从小孢子发生
诱导胚状体比诱导芽的优点:
(1)数量多 (2)速度快 (3)结构完整
长素量; ④增加自然光照,控制光照时间; ⑤降低培养温度,进行变温培养; ⑥增加容器通风,最好进行CO2施肥。
21
完整版课件
第1章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 构建及操作技术
第四节、试管苗驯化与移栽
草莓
试管苗
22
完整版课件
第四节、试管苗驯化与移栽
一、试管苗的特点
1、试管苗的生态环境: 高温且恒温、 高湿、 弱光、 无菌
第1章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 构建及操作技术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一、外植体的选择: 种质优良
选材
取材的最适时期
1
植株健壮
适宜的大小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二、外植体灭菌
1:对材料进行预处理 2:材料表面灭菌: 1)水洗,滤纸吸干; 2)70%酒精浸30~60s; 3)用灭菌剂处理; 4)用无菌水冲洗.
(6)接种工具随时蘸95%酒精灼烧,避免交叉污染;
6
(7)接种完毕后要清理干净并用70%酒精擦工作台。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二) 外植体培养
外植体培养:指把培养材料放在培养室里,使之 生长,分裂和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进一步分化 成再生植株的过程。
7
完整版课件
第三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