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模块二专题08 如何理解历史(优质课件)-精准培优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必备(共42张PPT)
模块二专题08 如何理解历史(优质课件)-精准培优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必备(共42张PPT)
高考复习 如何理解历史
什么是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简单记忆和叙述提 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历史理解指的是状态、结果,理解历史指的 是行为、过程。
理解历史的意义?
理解历史是提高历史学习效率的主要途径 理解历史是正确做出历史解释的基础 理解历史是获得历史智慧的必要环节
简单化、教条化、绝对化
(1)关联意识
政
治
个 人
社
会
文 化
国 际
经 济
经济: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 政治:历史发展的关键 文化: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 社会:历史发展的内部环境。 国际:历史发展的外部环境, 往往提供的是借鉴或挑战。 地理:历史发展的自然环境。 个人:历史的主体,是历史 的创造者。
图:影响历史演变的因素示意图
——1890年9月恩格斯致约·布洛赫的信
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人是社会历史的 主体,历史本身是人们进行活动的结果,没有人 就没有历史。 其次,人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去创造 历史的,所以人们并非凭个人随心所欲来创造历 史,而是在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 造的。人们创造历史的各种前提和条件是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的。 再次,决定历史发展的是合力,而不是任何单个 人意志作用的结果。
思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非人民 群众就不是历史的创造者吗?
人是历史的主体
了解人性
理解行为
什么是人性
所谓人性,顾名思义,也就是人的属性,亦即 人所具有的属性。 “人”在此是全称是指一切 人,所以人性也就是一切人都具有的属性,是一切 人共同的、普遍的具有的属性,亦即一切人的共同 性、普遍性,而仅仅为一些人所具有的特殊性,则 不是人性。…人性必是生而固有的,而不是后天习 得的。否则,如果人性是后天习得的,那么呱呱坠 地的婴儿就不具有人性了。…性无善恶论者告子曰: “生之谓性。”…性恶论者荀子曰:“生之所以然 者谓之性。”…埃尔伍德在总结西方思想家的人性 论时也这样写道:“我们所说的人性乃是个人生而 赋有的性质,而不是身后通过环境影响而获得的性 质。”——王海明著《伦理学原理》P158
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的本性。——亚当•斯 密
触及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李克强总 理
人性具有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个维度。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 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 克思
人并不是命运的囚犯,而是 他们思想的囚犯。——美国 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人是自己所处时代和地域之 囚。 ——阿诺德•汤因比
[2017·全国卷Ⅰ]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 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 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 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 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 B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两汉时期,皇帝 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 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 ,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 背景是( )
人性的特点
1、“性相近,习相远” ,古今中外 的人性是相通的。 2、“人即是天使又是魔鬼”,人性 有善有恶。 3、任何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自利的, 人性自利,人性自利不等于人性恶。 4、人性具有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 性三个维度,人性是复杂的。
古今 人类有着共
中外 的人
同的祖先
性是 相通
人类有着相似
(1)整体主义是指理解历史,从横向来看一 定要把某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 会等现象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理解,社会的 各要素之间彼此交融、相互渗透,不可将它们 割裂开来。从纵向来看,同一历史现象往往有 来龙去脉,同样不可单独来看。
(2)整体主义原则要求养成关联意识和贯通 意识
(1)唯物史观的关联意识
——《趣味知识:人类和各种动植物的基因相似度 》
2、人即是天使又是魔鬼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
人之情性,贤者寡而不肖者众。——韩非子
君子禽兽,只争一线。——王夫之
人得到完善后是最好的动物,但是如果他孤立于法 律和正义,他就是最坏的动物……如果他没有美德, 他就是一头最邪恶和野蛮的生物。——亚里士多德
林继中先生所说:“盖研究古 人,往往需用双视角,一则以 今日之价值体系为参照而视之; 一则依当日之价值体系为参照 而视之。前者即‘所有历史都 是现代史’之谓也;后者即对 古人‘了解之同情’,二者不 可偏废。”
—— 张汉林:《历史教学的三层对话模 式》 《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年第3期
整体主义的含义和要求
【答案】 A 本题以 1904 年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 个省份与其他十几个省区的比较, 试 题体现了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一基本观点。 材料反映了长 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 个省留日学生人数较多, 而这些地区正是近代开放较早、 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 (社会存在), 其他内地省份通商口岸、 新式企业、 近代交通较少 (社会存在), 留日学生也少 (社会意识), 故 A 项正确。 其 他三项都不属于主要因素。
表:影响人的行为主要因素的内容
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
利益
思想
环境
情感态度
理性认知
示例:分封制的作用机制
示例1:分封制的作用机制
张宏杰在《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中分析说:分封制下中央与地方 的紧密关系,是建立在天子与诸 侯血缘联系的基础之上,这种亲 属间的亲近感把天下万国联合为 一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 国诸侯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越来 越远,血缘纽带的维系作用就越 来越弱。当各地诸侯实力增长起 来后,就很容易不把周天子放在 眼里,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整体主义(关联意识,贯通意识)
实证主义的含义和要求
(1)实证主义就是要讲证据,有一分材料 说一分话。
“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其本质是“一分 证据有逻辑地说一分话”,是一个理性分 析和多视角论证的过程。
(2)历史研究要求穷尽所有史料。在对史 料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史 料,尽可能地全面弄清史实。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二、了解人性,理解人的行为
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 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 的……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 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 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 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 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 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 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 用的力量的产物。
历史的当事人已经逝去,不论我们怎么努力理解历史,似乎都是“死无 对证”。我们怎样才能正确理解历史呢?
如何历史理解
一、坚持理解历史的原则 二、了解人性,理解人的行为 三、掌握社会历史规律, 培养社
会历史常识。
理解历史的原则
实证主义(史料实证,全面了解史 实)
历史主义(时空观念、同情之了解 、合理的想象)
图: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
环境
行为
思想
利益
利益:行为的外在目的 思想:行为的内在动机 环境:行为的外部条件 利己主义(普通人)、理想主义(知识分子和 年轻人)、现实主义(政客与商人)
话语
精彩的两句话 利益 思想
环境
好汉不吃 不吃亏 当好汉 眼前 眼前亏
识时务者 为俊杰 识时务 时务 为俊杰
好汉不吃眼前亏: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 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 识时务者为俊杰:指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 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 的人物。
关于历史解释的内涵,2017年新课 标(征求意见稿)指出,历史解释是 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 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的能力。
理解历史的困难
(1)史料的局限性:史料是理解历史的依据,但 现存的史料存在很大的局限,如内容的主观性、信 息的有限性等。 (2)“时代错乱感”:古今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 的沟壑,人们惯于以现代的价值标准一味地批判或 苛责历史,陷入历史现代化的陷阱。 (3)“文化距离感”:对于现实的认识者而言, 过去好比是遥远的“异国他乡”,天然铸就了一种 似乎难以逾越的“文化距离感”。
分封制
亲情 实力
示例1:分封制的作用机制
环境
思想 利益
行为
西周前期, 感情浓厚, 获得周王 服从周天子 周王室强大, 宗法观念 室的支持 的权威 诸侯实力弱 强。 和保护。
小。
西周后期, 感情淡漠,自由发展, 尾大不掉, 王权衰弱, 宗法观念 取周王室 诸侯割据。 诸侯发展壮 减弱。 而代之。
(2)贯通意识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 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 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 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 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马克思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自己的过去,它只 能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之上。——路易斯·费希尔 《列宁的一生》
史料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 来的痕迹,是储存信息的宝库,传递文 明的功臣。它既是历史认识的基础,也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它不单为后人提供了 解开谜团的钥匙,而且也为学者建起了揭 示真相的桥梁。详尽而又透彻的把握史料, 冷静而又深刻的钻研问题,正确而又清晰 的还原历史,一直是史家们追求的目标。 历史的再现,既取决于史家的智慧与灵感, 更取决于史料的完美与精确。——杨共乐 《罗马史纲要》P296
历史主义的含义和要求
(1)历史主义要求把历史事件、历史人 物置于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背景中 去分析、去评价,既不能把历史人物理想 化而任意拔高,也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 求历史人物。 (2)具备时空观念,做到同情之了解, 合理的丰富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