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中的异物的控制与预防

食品中的异物的控制与预防

食品中的异物的控制与预防
一、食品中的异物分类
对食品来说,非加工要求或根据产品标准应该含有的物质,均可以称为异物。

异物分为本身异物的和外来异物。

产品原料、辅料本身含有,但产品要求剔除的物质,称为本身异物,如肉中的骨头,菜中的菜根,鱼骨硬刺等;
而原本就不属于产品原辅料的一部分而混入产品的物质,称
指甲及指甲缝隙的附着物--勤剪指甲、洗手彻底手指有伤、掉皮、附着物,手套破碎--素养
首饰及其它有意或无意带入车间的物品--素养
工作服及裸露便服的线头、绒线--素养
咳嗽的飞沫,甚至痰迹--素养
附着在身上的飞虫--素养
在车间内饮食、吸烟或进入车间前饮食、吸烟调入或携带的皮、
壳、碎屑、异味--素养
有意或无意滥用化学药品??等等……--培训与监督
来源之二:机械设备、工器具、容器
搬运方法--运输工具、人员、通道及通道环境,意外情况发生标识方法--能否有效区分防止混杂,标识用品是否容易混入产
品……
卫等清扫方法--清扫彻底?残留洗涤剂?残留刷子毛等卫生工
具碎片?
消毒方法--残留消毒剂?受热变形?
化学药品控制方法--控制不适当被误用?
来源之五:环境
2.
A
B
C
D法:加工方法不正确,原料本身异物较多而工艺中没有选别、
清洗等去除异物的工序。

E环:加工环境不良造成的异物混入:如包装箱中飞虫、苍蝇的混入;产品中苍蝇飞虫的混入;墙壁水泥块破碎、脱落的混入等,另外水质的不洁(水中杂质),内包装材料带有异物等皆可造成异
物的混入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4.防止异物混入的对策:
异物混入的防止是食品加工的首要问题,具有常见性和多发性控制异物的混入首先要从混入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坚决有效的
措施预防异物混入的可能。

(一)原则及方向
(1)加强原料库、前处理车间杂质异物管理的力度,比如取出原料后剩下的废纸箱、废塑料袋、废线绳以及标签等必须随时的清理,保持干净整洁,更不能混入下一道工序。

(2)加强车间安全卫生的管理,及时进行检查,发现不安全的卫生隐患及时消除。

如:飞虫的捕杀、毛发的控制、乳胶手套的控制、破损工器具的控制、车间报表纸张的控制、车间墙上张贴纸张的控制、对灯管、灯泡爆裂等进行区域性的彻底的清理,不安
(3
a.(如:
b.
c.
b.
2工作人员穿戴管理
2.1工作服卫生
a.工作服必须清洁、卫生、无异味。

b.工作服定时清洗,保持清洁。

c.工作服无破损、无线头。

d.新工作服穿戴前必须先检查,去除表面的线头等。

2.2工作服穿戴程序
a.换拖鞋→脱便服(检查)→换工作服(检查)→戴口罩内帽(发
网)→上衣→工作裤→水鞋
b.执行完洗手消毒程序后系好围裙、戴好套袖。

2.3穿戴要求
a.内帽罩住耳朵、头发,内外帽系紧,帽沿紧贴脸部。

b.口罩罩住鼻子,不准在车间内随便摘下,不准在车间内吐痰等。

c.加工人员全部穿戴围裙,生产过程中不准穿烂围裙,不准戴烂
套袖、烂手套。

d.围裙、套袖、手套不准乱涂乱画,加工人员的名字、工号可以
3.7
3.9工作人员理发后必须洗头,将头发渣清理干净,进车间前主动报告卫生班检查人员,并接受卫生班人员的检查,合格后方可
进入车间。

3.10男工人不可留长胡子进入车间
3.11鼓励督促加工人员每周至少洗澡一次、洗头两次。

4原、辅、物料间操作管理
4.1使用前
a.所有原辅物料在使用前必须将外包装清理干净。

b.所有分内外包装的原辅物料,外包装不准带入加工车间。

c.内外包装物料分开离地放置。

4.2使用时
a.使用时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

b.任何原辅料使用前要开口整齐,避免异物混入。

5设备维修管理
5.1维修人员自带工具数量清点,更衣室人员记录《外来人员入
车间记录表》
5.2维修人员工作服保持卫生清洁。

5.3
a.
c.
d.
6.3
6.4任何玻璃器具在车间内严禁使用,特殊情况:如压力表、温
度计等必须加设防护设施,进行特殊保管。

8金属制品使用管理
8.1加工过程中的控制
a.原料方面:通过目视检查(及磁铁吸附)保证原辅料中没有金
属的混入。

b.工器具、设施方面
·使用的器具无破损残缺。

每班进行检查,破损的器具严禁使用。

如加工过程中有破损,破损工器具停止使用,该时间段内产品单
独存放,评估后处理。

·器具、案面、设施等有进行焊接的地方,使用前必须先去除表面的焊豆,确保生产加工过程中无开焊裂口现象。

·设备安全卫生控制,如有些机器中使用的小螺丝,更换时必须检查个数,确认有无缺失,及时上报。

c.设备仪器进行控制:包装时加设金属探测器进行探测监控。

9纸片使用管理
9.1每天班前对进车间的工人进行检查,不准工作时带废纸进车
9.2
9.3
9.4
9.5
9.6
9.7袋装起a.
b.磕碰,
加工车间要定期检查,及时将老化的塑料器具做退库处理。

c.新塑料器具:在生产车间外全部进行检查,组织专人用烙铁烙
除盘子的毛边、毛刺及易脱落部分。

d.车间尽量不使用塑料尺、硬塑料夹子等,能使用不锈钢器具的
地方,可考虑将塑料器具更换成相应的不锈钢器具替代。

e.车间使用的报表夹子要远离生产区,填写报表时严禁放在与产
品接近的地方,防止破损脱落混入产品。

f.灯防护罩每班检查,如有破损班后安排更换,班中突发事件造
成灯罩破损,按重大异常问题处理。

10.2对塑料纸的控制
1.车间使用的塑料纸统一管理,裁剪时将毛边彻底去除,确保无
破损塑料纸。

2.塑料纸颜色与产品颜色分开。

10.3塑料毛刷的控制
a.用来清洗工器具的塑料毛刷必须为深色的,并且不能和刷地面
的刷子放置一起,刷子不用时放于专用的小筐或小盒中。

b.车间所有的卫生器具不用时放于“卫生器具存放间”,清洗工器。

b.
·
·保证每周经常工作服。

·理发的工作人员进车间必须洗头,由更衣室人员仔细检查,确
保无发茬后方可进入。

13乳胶手套使用管理
具体程序如下:
13.1检查
a.工作进车间前,车间入口设专人检查手套有无破损。

b.工作人员定时自检,破损立即更换。

c.班中专人检查(每次洗手消毒时),如果有破损马上更换,并做
好相关记录。

d.班后工人出车间时,车间入口设专人检查手套有无破损。

e.班中手套如有破损(无缺损)及时到车间手套统一管理处更换,
并设专人监督检查。

13.2手套如有胶皮丢失,从上次检查到发现时的时间段内的产品
重新检查,找到胶皮,如不能找到,产品判定为不合格品。

14包装管理
14.1包装物料进厂
b.
·
b.
a.地面、门窗、墙壁、胶帘、铁架、案子等保持清洁无破损、无
杂物、无污垢。

b.盖印处的案面班前、班后进行清理,保持清洁无碎屑。

c.物料摆放整齐、有序。

d.夏季因多雨原因造成的潮湿、发霉要及时晾晒,控制微生物的繁殖污染,保证纸箱的强度不受影响,以免纸箱破损混入产品中。

15.3物料管理
a.内、外包装物料按客户、产品规格等分开放置,如有必要可挂
牌标识。

b.物料要用垫板垫起,离地、离墙放置,严禁直接放在地面上。

c.所有物料上加遮盖物,防止灰尘污染。

15.4非生产性物品的管理
a.物料间严禁存放化学药品、竹木制品、玻璃制品等。

b.破损、烂裂的器械、物品严禁存放在物料间。

16虫害控制管理
16.1车间控制
a.车间出入口、递料口、成品入库的胶帘要随时保持干净完整。

d.
e.
f.
c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

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

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