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二十一章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段里原理及其应用复习测试(一)名词解释1.DNA重组2.基因工程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4.基因组DNA文库5.cDNA文库6.聚合酶链反应(PCR)7。
载体8。
转化9.感染10。
核酸分子杂交11。
Southern印迹杂交12.Northern印迹杂交13。
斑点印迹14.原位杂交15。
DNA芯片16。
基因诊断17.基因治疗(二)选择题A型题: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特点不包括:A。
在对称序列处切开DNAB.DNA两链得切点常不在同一位点C。
酶切后产生得DNA片段多半具有粘性互补末端D.DNA两链得切点常在同一位点E。
酶辨认得碱基一般为4~6个2。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
可将单链DNA任意切断B.可将双链DNA序列特异切开C。
可将两个DNA分子连接起来D.不受DNA甲基化影响E.由噬菌体提取而得3。
cDNA文库包括该种生物得:A.某些蛋白质得结构基因B。
所有基因组C。
结构基因与不表达得调控区D.内含子与调节区E。
内含子与外显子4。
下列关于建立cDNA文库得叙述哪项就是错误得:A。
从特定组织或细胞中提取mRNAB。
将特定细胞得DN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克隆到噬菌体或质粒中C.用逆转录酶合成mRNA得对应单股DNAD。
用DNA聚合酶,以单股D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E。
加S-腺苷甲硫氨酸(SAM),以使新生得DNA双链甲基化5。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得通常识别序列就是:A。
粘性末端B。
RNA聚合酶附着点C.回文对称序列D。
聚腺苷酸E。
甲基化“帽"结构6。
pUC系列就是指:A。
经人工改造得大肠杆菌质粒B.天然得大肠杆菌质粒C.天然得酵母质粒D.经人工改造得大肠杆菌噬菌体E.经人工改造得酵母质粒7。
用于转染哺乳类细胞得常用载体就是:A.质粒B。
噬菌体C。
逆转录病毒RNAD。
结构基因E。
乳糖操纵子8.转化常指:A.噬菌体感染B。
基因得转位C.摄取外来DNA,引起细胞生物学类型得改变D。
产生点突变E.产生移码突变9.基因工程得操作程序可简单地概括为:A。
载体与目得基因得分离、提纯与鉴定B。
分、切、接、转、筛C。
将重组体导入宿主细胞,筛选出含目得基因得菌株D.将载体与目得基因接合成重组体E.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得应用10.用于基因治疗较为理想得载体就是:A.质粒B。
噬菌体C.经改造得逆转录病毒D.人类DNAE。
酵母质粒11。
常用质粒有以下特性:A。
就是线形双链DNAB。
插入片段得容量比λ噬菌体DNA大C.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D。
含有同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得多个切口E。
不随细菌繁殖而进行自我复制12.在重组体中切出插入片段最常用得方法就是:A。
以重组时所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其切出B.用其它限制性酶将其切出C.用S1核酸酶将其切出D。
用DNA酶将切出E.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将其切出13。
利用PCR扩增特异DNA序列主要原理之一就是:A.反应体系内存在特异DNA片段B.反应体系内存在特异RNA片段C。
反应体系内存在特异DNA引物D.反应体系内存在特异RNA引物E.反应体系内存在得TaqDNA聚合酶具有识别特异DNA序列得作用14。
表达人类蛋白质得最理想得细胞体系就是:A.大肠杆菌表达体系B.原核表达体系C.酵母表达体系D。
昆虫表达体系E.哺乳类细胞表达体系15。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后产生:A。
3′—磷酸基末端与5′—羟基末端B。
5′—磷酸基末端与3′-羟基末端C.3′-磷酸基末端与5′-磷酸基末端D。
5′-羟基末端与3′—羟基末端E.3′—羟基末端与5′-羟基末端及磷酸16。
下列描述最能确切表达质粒DNA作为克隆载体特性得就是:A.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B。
携带有某些抗生素抗性基因C。
在细胞分裂时恒定地传给子代细胞D.具有自我复制功能E.获得目得基因17。
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分子克隆主要就是指:A.DNA得大量复制B.DNA得大量转录C。
DNA得大量剪切D.RNA得大量剪切E。
RNA得大量反转录18。
在分子生物学领域重组DNA技术又称:A.酶工程B。
蛋白质工程C.细胞工程D。
发酵工程E。
分子克隆技术19.在重组DNA技术中不涉及得酶就是: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
D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反转录酶E。
DNA解链酶20。
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得DNA末端为:A.平端末端B.3′突出末端C.5′突出末端D.粘性末端E。
缺口末端21。
可识别DNA得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得一类酶为: A。
限制性核酸外切酶B。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
非限制性核酸外切酶D.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
DNA内切酶22。
cDNA就是指:A。
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得与RNA互补得DNAB。
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得与DNA互补得DNAC。
在体外经转录合成得与DNA互补得RNAD.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得与RNA互补得RNAE.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得与DNA互补得RNA23.基因组代表一个细胞或生物体得:A。
部分遗传信息B.整套遗传信息C.可转录基因D.非转录基因E.可表达基因24。
在基因工程中通常所用得质粒存在于:A.细菌染色体B.酵母染色体C.细菌染色体外D.酵母染色体外E。
病毒DNA外25.就分子结构而论质粒就是:A.环状双链DNA分子B。
环状单链DNA分子C。
环状双链RNA分子D.线状双链DNA分子E。
线状单链DNA分子26。
聚合酶链式反应可表示为:A。
PECB。
PERC。
PDRD。
BCRE。
PCR27。
在已知序列信息得情况下,获取目得基因得最方便方法就是:A。
化学合成法B。
基因组文库法C.cDNA文库法D。
PCRE.差异显示法28.重组DNA得基本构建过程就是将:A.任意两段DNA接在一起B。
外源DNA接入人体DNAC。
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D。
目得基因接入适当载体E.目得基因接入哺乳类DNA29.EcoRⅠ切割DNA双链产生:A。
平端B。
5′突出粘端C.3′突出粘端D。
钝性末端E。
配伍末端30.催化PCR得酶就是:A.DNA连接酶B.反转录酶C.末端转移酶D.碱性磷酸酶E.TaqDNA聚合酶31。
将PstⅠ内切酶切割后得目得基因与用相同内切酶切割后得载体DNA连接属: A.同聚物加尾连接B。
人工接头连接C.平端连接D。
粘性末端连接E。
非粘性末端连接32。
重组DNA技术中实现目得基因与载体DNA拼接得酶就是:A。
DNA聚合酶B。
R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RNA连接酶E。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33.以质粒为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菌得过程称:A.转化B.转染C.感染D.转导E.转位34。
最常用得筛选转化细菌就是否含重组质粒得方法就是:A。
营养互补筛选B.抗药性筛选C.免疫化学筛选D.PCR筛选E。
分子杂交筛选35.α互补筛选法属于:A。
抗药性标志筛选B.酶联免疫筛选C.标志补救筛选D.原位杂交筛选E.免疫化学筛选36。
下列常用于原核表达体系得就是:A。
酵母细胞B.昆虫细胞C.哺乳类细胞D.真菌E.大肠杆菌37。
在对目得基因与载体DNA进行同聚物加尾时,需采用:A。
反转录酶B。
多聚核苷酸激酶C。
引物酶D.RNA聚合酶E。
末端转移酶38.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分子克隆专指:A。
细胞克隆B.RNA克隆C.DNA克隆D.抗体克隆E.mRNA克隆39.用于重组DNA 得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核苷酸序列得:A。
正超螺旋结构B。
负超螺旋结构C.α螺旋结构D。
回文结构E.锌指结构40.在基因工程中通常所用得质粒就是:A.细菌染色体DNAB。
细菌染色体以外得DNAC。
病毒染色体DNAD。
病毒染色体以外DNAE。
噬菌体DNA41.构建基因组DNA文库时,首先需要分离细胞得:A。
染色体DNAB.线粒体DNAC。
总mRNAD.tRNAE。
rRNA42.DNA连接酶就是从T4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中分离得,这种连接酶:A.只能催化平末端连接,而不能催化粘性末端连接B.即能催化单链DNA连接又能催化粘性末端双链DNA连接C.双链DNA中不需一条完整得单链D。
单链中得切口位点可缺少几个核苷酸E。
切口存在相邻得5′—磷酸与3′-羟基末端,使其以磷酸二酯键连接43。
末端转移酶就是合成酶类:A。
作用时不需模板B。
就是从小牛胸腺中分离C.能催化单链核苷酸转移到5′-磷酸上D.需要带有5′—端磷酸得末端得ssDNAE.需要有延伸5′-端磷酸得末端dsDNA44。
在基因工程中可用碱性磷酸酶:A。
防止DNA得自身环化B。
同多核苷酸激酶一起进行DNA3′-羟基末端标记C。
制备突出得3′-末端D.特异切除DNA或RNA得3′—末端羟基E。
水解特异得核苷酸片段45.以下哪种酶作用时需要引物: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末端转移酶C。
反转录酶D.DNA连接酶E.碱性磷酸酶46。
S1核酸酶得功能就是:A。
切割双链得DNAB。
切割单链得RNAC。
切割发夹环D。
切割单链DNAE.以上有两项就是正确得47.在cDNA技术中所形成得发夹环可用: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除B.用3′外切酶切除C.用S1核酸酶切除D。
用5′外切酶切除E。
碱性磷酸酶切除48.下面有关限制性内切酶得叙述正确得就是:A.限制酶就是外切酶而不就是内切酶B.限制酶在特异序列(识别位点)对DNA进行切割C.同一种限制酶切割DNA时留下得末端序列总就是相同得D。
一些限制酶在识别位点稍有不同得点切割双链DNA,产生粘性末端E。
一些限制酶在识别位点相同得位置切割双链DNA,产生平末端49.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特异识别:A.双链DNA得特定碱基对B.双链DNA得特定碱基序列C.特定得三联码D.双链RNA得特定碱基序列E.双链RNA得特定碱基对50.DNA聚合酶得主要用途:A.利用它得3′→5′聚合活性,合成ds—DNA第二条链B。
对DNA得5′—端进行填补或末端标记C.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Ⅲ用于缺口平移,制作DNA标志探针D.DNA聚合酶Ⅱ可用于DNA测序E。
TaqDNA聚合酶用于PCR51.反转录酶:A.就是依赖于DNA得RNA聚合酶B。
用于真核DNA反转录生成mRNAC。
用于RNA探针得制备D。
用于RNA序列测定E.就是依赖于RNA得DNA聚合酶52。
基因工程中作为载体应具备以下特点:A.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繁殖B。
容易进入宿主细胞C。
具有多克隆位点D。
容易从宿主细胞中分离出来E.以上均就是53。
下列哪种克隆载体对外源DNA得容载量最大:A。
质粒B.粘粒C.酵母人工染色体D。
λ噬菌体E。
cDNA表达载体54。
pUC就是一种改造型质粒,含有:A。
乳糖操纵子调节基因、启动子B。
多克隆位点C。
lacZ′基因D。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E。
以上均有55.质粒具有以下特点:A。
就是位于细菌染色体外得RNAB.不能自主复制C。
为单链环形DNAD.大小在2~300kb之间E。
以上都不对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