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舞台模型看舞台的空间结构

从舞台模型看舞台的空间结构

从舞台模型看舞台的空间结构
舞台布景模型(下简称“模型”)是整个舞台形象的
缩影,一般可分为“工作模型”、“体现模型”与“展览模型”。

舞台布景设计创作手法。

历来是多种多样的。

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以绘制草图进行设计构思。

但是,在实际设计创作中,也有相当多的设计者,他们以制模型作为自己设计创作的始终,因为舞台背景是在“空间”、“厚度”中进行设计创作的。

他们试图通过舞台模型处理舞台空间,并以此来寻求未来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

目前,在舞台布景设计创作中(尤其在国外),利用模
型进行舞台布景设计创作,是比较突出和普遍的。

的确,模型使导演、演员及舞台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立体地,更加真实地了解到舞台布景设计者的设计创作意图。

譬如那些以立体结构为主体的舞台布景,设计者要想把舞台布景的各场结构变化呈现在人们面前,仅用绘画的语言,有时是不易说清楚的。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借助于立体的模型却完美地把问题解决了。

再如那些以材料所具有的特质制作的景,用材料的物质性、质感诱发人们感官刺激的景,如果不用未来舞台布景的
真实材料制成舞台模型,又怎能让导演、演员及舞台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真实地感受到选用这一材料或那一材料的艺术
效果呢!
可见,要说明舞台的空间结构,并且把这个空间结构在演出过程中如何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变换着展现给观众;要说明舞台布景用料的特质以及这种材料的物性,质感在演出过程中如何表现出一种意境,反映出一种情绪以唤起观众的联想;只凭借绘制的设计草图,气氛图来表现设计创作意图是不易得到理想效果的。

在这种情况下,制作舞台模型就是设计者较为适用的一种手法了。

当然,制作舞台模型并非是舞台布景设计创作的唯一手法。

通过搞舞台模型进行设计构思,这是个人风格和习惯的创作手法。

况且戏剧风格的区别,表现戏剧风格的舞台造型手段也不尽相同。

所以,舞台布景设计者在设计、创造不同演出风格、体裁的戏时,创作手法也会有某些差异。

创作手法是多样化的,可以采用绘制设计图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制作模型来运筹,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互为补充。

但是,无论用什么样的创作手法,都要切记舞台布景设计创作要熔铸在戏剧艺术的整体中才有它的生命的价值。

可见制作舞台模型,作为舞台布景设计的一种创作手法,是应该很好的掌握它和运用它。

“工作模型”即以立体形式表示“舞台设计”构思和造
型的一种方式,可以用来帮助设计者和导演以及舞台美术各部门相互沟通创作构思,商定其处理和体现的方案,调整调度支点和景物比例及灯光的明暗、色调等。

“体现模型”作为表现具体的结构和体现手段,对那些用图纸无法表现的结构最为适合。

“展览模型”则是舞台实际使用的布景形象、气氛的准确缩影。

亦可作为保留剧目的形象资料,完整地保存起来。

舞台模型是未来舞台演出的模拟形象。

它能够立体地、具有舞台实感地向导演、演员展现舞台布景设计者的创作意图。

因此,模型也就比较普遍地成为舞台布景设计者与导演,演员之间进行对戏剧创作相互交流的手段之一。

舞台布景设计者能顺利、圆满地与导演共同探讨未来舞台演出空间处理和统一的戏剧演出风格、舞台外部形象,大都是舞台模型为此发挥了作用,提供了方便。

事实证明,用舞台模型与导演进行戏剧创作交流更切合实际,更加具体。

这样的合作摆脱了那种纸上谈兵,甚至不着边际的、务虚的交流方法,从而提高了舞台布景设计者与导演合作的工作效率。

舞台布景设计者与导演通过几个回合地交换意见,不断地反复修改模型,不断加进新的东西。

最后完成的定稿,是他们共同创造的一个从内到外。

从剧本内容、主题思想到整个外部演出形式的未来的舞台演出模拟。

根据这个舞台模式定稿,导演会从中发展、深化自己对戏的内容、台词的理解,使他进一步制定导演计划,同时他还可以用它向演员、舞台工作各部门的人员做导演计划的解释工作,使他们在未来的演出前,首先获得演出外部形象的概念。

根据这个舞台模型定稿,舞台布景设计者无须多虑,可以放心大胆地组织舞台各部门,按照舞台模型定稿进行各方面的具体的布景设计创作的体现工作。

因为这个定稿是经过舞台设计者和导演认真磋商、深思熟虑地探讨过的,这个定稿自然是他们共同进行戏剧艺术创作的依据。

这个定稿的完备性、合理性、统一性,在他们的心目中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可以说,这个定稿就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所以,舞台布景设计者在如此默契的合作下,还用得着顾虑会影响自己的设计创作的体现吗?相信他们都会为自己精心敲定的演出的
舞台外部形象各自付出自己的努力。

舞台布景设计者要想摸清自己的布景设计是否符合舞
台装置规律,尤其对那些特技处理和舞台技术的难题怎么解决,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制模型来摸索是最好不过的办法了。

舞台模型无论是“精致”还是“简单”,尽管模型与真实的舞台和演员相差几十或是上百倍,但是制作舞台模型的原则要求是模型必须与真实的舞台成正比,与演员成正比。

对舞台模型的每一件细致的道具,都要有严格的尺寸观念。

这样做的结果,是保证了人们以真实的尺度来检验未来的布景设计在舞台装置上是否合理。

很明显,如果模型在制景的方法上,在搭景的技术上,在布景迁换技术上出现不完备、不符合装置规律时,那么,也必然会出现在未来的舞台布景装置上。

总之,模型上的一切瑕疵也将是舞台布景上的弊病。

为此,很多舞台布景设计者为在舞台上少犯错误,避免犯错误,都宁肯在舞台模型上多费时间和力气。

通过模型来检验未来舞台布景效果的作法,几乎可以说是从观众真实的距离和角度来检验实际演出的外部形象效果。

这样的作法使舞台布景设计者既可弄清楚未来舞台上意料的一切,也可以弄清楚未来舞台上意料不到的一切,还可以使舞台布景设计者不断修正和弥补在布景设计中平面图
与立面图(设计图)的误差和不足。

更为舞台布景设计者重视的是,模型还能为解决特技和舞台技术上的难题提供近似舞台实际状况的实验条件。

在模型上摸索、琢磨舞台特技和舞台技术,这样做既方便又经济,并在解决难题过程中,它还能不断推进舞台布景设计者的设计构思,求得更加完美、理想的舞台布景设计。

我们对为什么要制舞台模型有了一定认识,制舞台模型固然好处很多,但是模型毕竟不是舞台布景设计者设计创作的终结。

他们苦心在模型中所寻求的,是不断丰富、深化自己的设计构思,最终把自己的构思在舞台上形象花,使之在
戏剧综合艺术整体中,为体现剧本的主题思想、为完成戏剧演出的最高任务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