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从社会文化角度透视英汉词语的联想意义
从社会文化角度透视英汉词语的联想意义
2003 年 11 月 第 24 卷第 6 期
襄樊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 iangfan U niversit y
Nov , 2003 V o1 24 N o 6
从社会文化角度透视英汉词语的联想意义
李儒寿
( 襄樊学院 外语系 , 湖北 襄樊 441053)
摘要: 词语语义可分为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 联想意义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同一指称概念 的词语会产生附加在概念意义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 。从社会文化视角研究英汉词语联想意义 的差异有助于理解联想意义的文化制约性和交际价值性, 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 : 英汉词语; 联想意义;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 H31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2854( 2003) 06- 0076- 03 词语 ( 包括词汇和短语) 是语言最基本和最活跃的要素 , 是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 , 各种民族社会文化特 征都能在其找到痕迹。语言具有共性和相对性两方面的特点 , 不同语言中许多词语的概念意义一般说来 是相同的 , 这是语言的共性, 但其大量联想意义却往往因其社会、 文化不同而含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点, 这 是语言相对性的表现。同一概念意义的词语在不同语言中表达意义的不同 , 是不同文化差异性在语言中 的具体反映。本文拟从社会文化角度探讨英汉语中蕴涵文化差异的词语的联想意义。 一、 联想意义( Associative Meaning) 传统的语义学局限于对语言逻辑意义 ( logical meaning ) 或概念意义 ( conceptual meaning ) 的研究。随 后,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从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语言与人的思维, 特别是社会文化的角度研究语言语义 的重要意义。产生最大影响的莫过于 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 ( Geoffery Leech) 的著作 语义 学 ( Sem ant ics) 。 Leech 将语义的研究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下 , 突出了词义的交际功能, 提出将语 义分成七种类型 : [ 1] 1、 概念意义或理性意义 ( concept ual meaning, 又称为指称意义 denotative meaning, 认知意义 cognitive meaning) : 指词语在交际中表达出来的基本意义。 2、 内涵意义或伴随意义( connot at ive meaning) : 指词语概念意义以外的一种附加意义。它常常是人们 的主观看法, 因人而异。 3、 社会意义 ( social m eaning) : 指所传递的关于语言运用的社会环境的意义。 4、 情感意义 ( affect ive meaning) : 指所反映的关于说话者或作者的感情和态度的意义。 5、 反映意义 ( ref lect ed meaning ) : 指通过与同一词语的另一意义的联想来传递的意义。 6、 搭配意义 ( collocat ive meaning) : 指适合用于上下文中的意义。如词通过和一些经常同时出现的词 的联想来传递意义, 即词的固定搭配而产生的区别性特征。 7、 主题意义 ( t hemat ic meaning) : 指组织信息的方式( 如语序、 强调等手段 ) 所传递的意义。 概念意义的形成是以人们对客观事物形成的概念为基础 , 用以指事物本质特征的概念。它不和客观 世界中的事物发生直接的联系 , 也不因人而异 , 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明确性和有限性; 而内涵意义是一个 词语除了它的纯概念意义之外 , 凭借它所指的内容而具有的一种交际价值。内涵意义不单独存在 , 而是附 [ 2] 加在概念意义上。 它受民族文化的强烈制约, 因文化而异, 因人而异, 同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Leech 认为社会意义、 情感意义、 反映意义、 搭配意义与内涵意义一样都具有非限定 , 可变化等特征, 这些 意义与概念意义不同 , 不能用那些孤立的! 不是这个便是那个∀ [ 3] 的方式进行语义分析, 因此 L eech 提出用 [ 4] 联想意义( associat ive meaning) 来概括上述五种意义。 据此, 我们可以看出, 联想意义是 L eech 语义七分 法中 2 # 6 项的统称 , 其涵盖较广, 与不同的民族文化相联系 , 它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 的经验, 表达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情感的反映, 并从广义上显示出特定语言集团的社会文化特征 , 因此也被 称之为社会文化意义 ( social- cultural meaning) 二、 英汉词语的联想意义差异对比 有关英汉文化词语对比分析有许多文章 , 各自分析对比的范围有大有小, 视角不尽相同, 但大都是围
收稿日期 : 2003- 11- 02 作者简介 : 李儒寿 ( 1955- ) , 男 , 湖北鄂州人 , 襄樊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 : 跨文化交际、 语言学。
76
第 24 卷第 6 期
襄樊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6 期
绕文化词( cultural w ords) 和文化含义词 ( cult urally loaded words/ phrases) 进行的。对于文化含义词一般分 为三大类 , 即 A. 切分和归类不同的文化含义词 # culturally loaded words ( phrases) due to diff erent classifi cat ion; B. 联想不同的文化含义词 # cult urally loaded w ords ( phrases) due t o dif ferent associat ion; C. 语用规 [ 5] 范不同的文化含义词 # culturally loaded w ords ( phrases) due to dif ferent cultural norms。 本文侧重于 B 类 词语 , 即所指称的事物相同, 但联想意义不同的词语。 不同的民族由于在地理、 民俗、 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表达同一概念意义的词语 , 在各自 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 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语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这种不同联想来自于 处于不同特定社会文化中的人们所赋予的感情色彩。英汉语中词语的联想差异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 1、 概念意义相同 , 联想意义部分相同。 首先应该指出,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共性特征, 不同文化环境可赋予词语相同的联想意义。这在英汉语 中也是不难发现的, 如! rose∀ 联想到! 爱情∀, ! sleep∀ 象征! 死亡∀ 。英语中有! as sly as a fox ∀, 汉语有! 狡猾 的狐狸∀ 等等。但是这种联想意义完全对等的词语并不多, 往往只是部分重叠, 部分异同。如 ! rose ∀ ( 玫 瑰) 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都象征着爱情, 但在其英语成语! under the rose ∀ 中! rose∀ 却是! 秘密∀ 和 ! 沉 默∀的象征。这一习惯源于希腊神话: Cupid 给了沉默之神 H arpocates 一枝玫瑰以防止他泄露 Venus 的不 检点行为。汉语却无此联想。但在中国文化中, 人们常用带刺的玫瑰来比喻那些容貌美丽、 但却不容易 接近的姑娘。英语中又无此联想。 又如 owl 和猫头鹰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不吉利、 凶兆、 死亡的联想意义。在莎士比亚的 M acbet h 中 , 当 M acbet h 谋杀邓肯后, 他和他的夫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 M acbet h: ! I have done t he deed. Didst t hou not hear a noise?∀ L ady M acbet h: ! I heard t he owl scream and t he crickets cry ∀ 这表示 M acbet h 夫人知道邓肯已 死。在中国文化中, 猫头鹰也常常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民间有忌讳! 夜猫子进宅 , 无事不来∀ , 指的也是猫头 鹰能够带来恶运 , 这是两种文化对于猫头鹰的共同联想。但在另一方面, 英语中的 owl 又常常是聪明的象 征, 如! as w ise as an ow l ∀ 。在英国民间童谣 Mot her Gooses F airy T ales 中是这样描述猫头鹰的: ! A w ise old ow l lived in an oak . / T he more he saw t he less he spoke. / Why can∃t we all be like t hat wise old bird? ∀ 它的这种联想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的。 2、 概念意义相同 , 联想意义此有彼无 同一事物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以蕴含不同的联想意义。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会把各自语言所包含的 文化意义加以充分联想扩展, 造成词语含义涵盖面上不等值。一个普通的词在一种语言中有极其丰富的 联想意义 , 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无联想 , 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这种现象可称之为联想意义非对称。 例如英语! eggplant∀ 和汉语! 茄子∀ 指同一种蔬菜, 但在英语中! eg gplant∀ 却是个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 字眼, 是对! 黑人∀ 的蔑视; 而! 茄子∀ 在汉语中无任何联想意义。又如! daffodil∀ , 汉语里是! 黄水仙∀ , 仅是 一种花卉而已。但在英语中却有! 欢乐∀ 的象征, 用来描写春天及春天所带来的欢愉的心情。莎士比亚在 冬之歌 中说: ! When daff odils begin to peer/ w ith heigh, the dox y over the dale/ Why, t hen comes in the sw eet othe year . ∀ 诗人华兹华斯在 ! I wondered L onely as a Cloud ∀ 中的描写堪称是对这种花的最典型的 描写 , 反映了诗人当时愉快的心情。 ! 竹子∀ 这种植物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关系。中国人常用竹来以物喻人 , 表达自己坚定、 正直 的性格。比如李和的 赋得竹箭有筠 : ! 常爱凌寒竹, 坚贞可喻人∀ ; 邵渴的 金古园怀古 : ! 竹死不变节, 花 落有余香∀ 等等。竹子所具有的这种气节高尚的文化内涵 , 使历代文人赏竹、 咏竹和画竹成为一种高雅的 风范, 而竹也逐渐成了中国人坚强、 高风亮节性格的象征。与之相反的是 ! bamboo∀ ( 竹子 ) 一词在英语里 几乎没有什么联想意义, 甚至 bomboo 一词都是从其它语言中借用来的, 因此英美国人对于竹并不象中国 人那样熟悉, 这决定了 bam boo 一词贫乏的文化内涵。! 醋∀ ( vinegar) 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 , 在汉文化中由其酸味而以喻指一种不健康的嫉妒心理 , 如! 吃醋∀ 、 ! 醋罐子∀ 等。这种喻义不仅在日常生活 应用广泛, 在文学作品中也屡见不鲜。西方人虽也常吃醋 , 但只认为是一种酸味调味品 , 很难把它与嫉妒 [ 6] 联系起来。 3、 概念意义相同 , 联想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 由于受民族文化影响 , 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 对同一客观事物可能引起不同的联想。这种在 不同语言中, 同一词语的联想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现象 , 称为词语联想意义互异或冲突。以常见的颜色词 为例: 在英语中 , blue( 蓝色 ) 常被人们用来表示! 沮丧∀ 、 ! 消沉∀ 或者! 淫猥∀ 、 ! 下流∀ , 如 in a blue mood( 情绪 低落) , blue films/ videos( 色情影视) ; 但在汉语中蓝色却被用来表示! 肃穆∀ 、 ! 严肃∀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人 们很自然地与! 革命、 喜庆∀ 相联 , 但英语! red∀ 的引申义却表示! 残忍∀ 、 ! 灾难∀ 、 ! 狂热∀ , 如 a red batt le( 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