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概念

第二章·概念



26
怎样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 1、集合概念反映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我们 常说只见的树木,不见森林,意味这只看到 个体,看不到集体。 2、用同样的量词加在概念前试试,如我们能说 一棵树,不能说一棵森林,后者是集合概念, 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同理:能说一个工人、 一匹布、一支枪,不能说一个工人阶级、一 匹布匹、一支枪支。
13


测字

帛:你家有丧事,因为帛是白巾,巾,布也, 你要戴孝?(孝字湘中方言读若号) 同样是此字,皇帝来测字,测字先生说: “帛是皇字的头,帝字的脚,您贵有天下。 崇祯十七年,江山危在旦夕,崇祯皇帝写一 酉字,测字先生大呼不妙:酉乃尊字之中, 上无头,下无足,至尊者将无头无足矣。


14
自称为兄
12
现在仍然是重女轻男的时代


理由:女人肥胖叫丰满,男人肥胖叫胖子还是好听 的;女人高而瘦叫苗条,男人高而瘦叫竹竿。 我在我们家管大事,我老婆管小事。 那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
譬如美国选举总统之事是大事,譬如财政之类的事 是小事。
女人要老公养是天经地义,男人要老婆养一般会被 妻子瞧不起! 女人被男人包养不希奇,男人被女人包养那是男妓, 吃软饭的!


一、定义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 概念的含义 质的规定 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 物。概念的使用范围 量的规定 虚假概念亦有内涵,但无外延。龙王 圆的方形 方的圆形 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非永远固定不变。以人 民、天体为例。一是客观事物本身在发展变化, 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40
图四:交叉关系
41
五、全异关系



全异关系也叫排斥关系。与上面所说的四类关系 不同的是,全异关系是不相容关系,前四类关系 是相容关系。 全异关系有两类特殊关系: 1、矛盾关系:是不相容关系。不能同真也不能同 假,必须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二者必居其一, 如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正义战争和 非正义战争、党员与非党员。 2、反对关系:是不相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 假,如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社会主义 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红与黑、马和牛

21
四、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
如果一个概念a的内涵比另一个概念b 的内涵多,那么, a的外延就比b的外 延少,反过来,如果a的内涵比概念b 的内涵少,那么, a的外延就比b的外 延多。 举例:马和白马 公孙龙“百马非马”

22
五、概念的限制法与概括法(扩大法)

限制:增多概念的内涵来减少概念的 外延的逻辑方法。如马→白马。
35

图一:同一关系

a=b
36
属种关系和种属关系


二、上属关系:所有b都是a,有的a不是b, a与b 有上属关系,a是b的上位概念,b是a的下位概念。 上属关系也叫属种关系。如战争是非正义战争、 正义战争、侵略战争的上属概念,简称为属概念 (外延大的包含另一个概念的概念)。 三、下属关系:所有a都是b,有的b不是a, a与b 有下属关系,a是b的下位概念,b是a的上位概念。 下属关系也叫种属关系。如侵略战争是战争的下 属概念,也叫种概念(外延小的,包含在另一个 概念之中的概念)。
把事物分成两类的方法叫二分法,
就是分成正负概念,它们之间的关 系是矛盾关系,即非此即彼,二者 必居其其一的关系。任何事物不能 同时是a又是非a(反之,违反矛盾 律,模棱两可),必然是a是或是 非a(反之,违反排种律,模棱两 不可)。
32
四、相对概念和绝对概念

相对概念:反映事物关系的概念。兄弟 姐妹、夫妻、大小、多少、高低、轻重、 因果。 绝对概念:不反映关系,反映事物具有 某种性质的概念。人、孙中山、毛泽东 英国小姐故意找一个丑侍女,就是利用 美与丑的相对性。
37
图二:属种关系 a是属(上位)概念,b是种(下位) 概念。
38
图三:种属关系

a是种(下位)概念,b是属(上位)概念。
39
四、交叉关系
外延有一部分相同,又有一部分不同。 也叫部分重合关系。 有的a是b,而且有a的不是b;有的b是a, 而且有的b不是a。 a与b就是交叉关系。 例子:工人和妇女、医生和科学家。

27
是否是集合概念要看语境
3、是否是集合概念,除了名量式组
合,一般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如 中国人这个概念,如指中国人民, 是集合概念,指每一个中国人和某 个中国人或者某些中国人,是非集 合概念。
28
请看下面这个三段论:
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 我是中国人, 所以,我是勤劳勇敢的。
这种诡辩就是不懂集合概念与非集
我们反对战争。墨子非战不是反对一 切战争。 我们反对非正义战争(侵略战争)。 卓别林《独裁者》→《大独裁者》。23 Nhomakorabea 扩大法


扩大:减少概念的内涵来增多概念的外延的 逻辑方法。如白马→马。 我们应当团结一切思想先进的人。错误。 我们应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正确。
毛主席说:“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 成灾。” 岗位责任制实行以来,车间主任、支部书记 都参加了劳动。“劳动”前加“体力”二字。
我也是猿猴进化而来的吗?
对,您是由一只美丽的猴子变化而
来的。
19
乱用修饰语
黄村住着一个鳏寡孤独的王大妈。
《孟子》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
曰寡,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 独。 改为:寡居。
20
不知词义而滥用

加上了这一段,反而使文章减少了逊 色了。
逊色本是减色的意思,加上“减少 了”,是画蛇添足。 类似的错误:如茵的绿草如毯。
17
“此人”非“彼人”
概念明确是思维的首要条件:有效地开 展争论,进行思想交流。 为人民服务。人民是集合概念 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两个人字不能混为一谈。前者指每一个 人,是普遍概念,后者指人类,是集合 概念。

18
达尔文与贵夫人的对话:
您说“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形式逻辑
文教院 李 岚
第一章 概念
教学目的: 一、了解概念的特征 二、了解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三、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反比关系;概念的限制与概括(扩大) 四、了解概念的种类 五、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六、掌握明确概念方法——定义 七、掌握明确概念方法——划分

2
第一节 概念的特征

一、概念的定义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固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属性:性质和关系。 本质属性:某类事物有决定性的特有属性。区别性 特征 固有属性:某类事物的派生的属性。以和尚为例: 光头 三角形的定义:三条直线所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
10

临机应变

请问有什么大人物诞生在这个大城市吗? 导游:“不!先生,这个城市里诞生的都 是婴儿!” 外宾吃到一道鸡蛋做的菜,问翻译是用什 么做的,翻译蹙起来了(一时之间说不上 来),于是他翻译为“公鸡夫人的孩子”。

11
重男轻女还是重女轻男?

事实上,中国传统上不是重男轻女,而是 重女轻男? 不对,我国历来重男轻女,你这样说有何 根据? 中国的文字就是一个根据。什么叫好?好 就是女、子,而不是女子的就孬。不是女 子的只能是男人。所以,中国人历来认为 男子不好,女子好,这不是重女轻男么?

30
三、正概念与负概念



正概念:反映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的概念。 负概念: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的概念。 加不、非。有机物与无机物、金属与非金属 论域:负概念总是相对于一个特定的范围的, 如党员,论域:人,而且一般是成年人。我 刘某是非党员,我那不到四岁的侄女你就不 必说她是非党员。
31
5
方便 厂长领外宾参观工厂,中途要上厕所, 说要去方便一下,外宾问翻译,方便是 什么意思,翻译说是上厕所的意思。后 来,厂长说下次方便的时候请你吃饭, 外宾很不高兴地说:“我方便的时候从 来不吃饭。” 这个笑话说明以上第3条。
6
下马


有一个绅士,骑着马,走到了一个十子路 口,不知是往左还是往右走。于是,他不下 马,问一个背着犁的农夫,农夫说:“我没 有空回答你。”绅士说:“你怎么没有空 呢?”农夫说:“我们村里的一匹马下了一 条牛犊,我要去看热闹。”绅士感到很奇怪, 问:“它怎么不下马呢?” 农夫怎么回答?
7
双关 答案:我怎么知道这畜生为什么不下马呢? 美国第28届总统威尔逊当州长时,他的好朋 友(参议员)死了,于是有人打注意了: “州长先生,我希望我能代替那个参议员的 位置。” “好吧,如果殡仪馆完全同意的话,我本人是 完全同意的。”

8
双关



和珅:“是狼是狗?” 纪晓岚:“垂尾是狼,上竖是狗。” 纪晓岚是侍郎,和珅是尚书。 纪晓岚给和珅园子的题名为:竹苞。 《诗经· 小雅· 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 矣。”苞亦茂也。和珅认为是吉祥的语词, 乾隆皇帝看了大笑:“这个纪晓岚!”
24

第四节 概念的种类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外延独一无二。如中国、亚洲、 李白、杜甫 加最、这、那、第等修饰词 的概念。 普遍概念:外延可以包括许多事物,如国 家、商品。 文学作品是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 前加“有些”。
25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如森林、 阶级、桥梁(并列式,梁亦桥也)、布匹、 枪支(后两个词为名量式)。 非集合概念:不反映集合体的概念。如相 对于森林的树木,相对于工人阶级的工人, 相对于桥梁的桥,相对于布匹的布,相对 于枪支的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