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宗教地理

第九章 宗教地理


一、基督教堂
• 建筑风格上总体属于西方风格。 • 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有罗马式、拜占 庭式和哥特式三种。 • 天主教和新教、东正教风格不同。
亚 历 山 大 庞 培 石 柱
多 列 克 式
科 林 斯 式
古 希 腊 建 筑 的 三 种 石 柱
雅典帕特农神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法 国 沙 特 尔 大 教 堂 结 构
3、导致宗教传播的主要因素
•移民——当某种宗教信仰者从一地迁向另一地, 必然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新的地方。
•传播(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
•领土竞争——当政治势力和宗教势力合为一体 时,往往会以领土扩张的形式,将宗教信仰带 到新的领地。 •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竞争;排 斥——宗教战争、宗教迫害)
• 宗教是神秘的,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也 是多种多样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 中有精辟论述:认为一切宗教不过是 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 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 • 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 不同的宗教有各自文化的表现形式, 随宗教的传播,宗教文化也不但扩展 更新。
第四节
宗教与其它文化因素的关系
– 一、宗教与饮食习惯 – 二、宗教与禁食 – 三、宗教与旅游 – 四、宗教与政治 – 五、宗教与语言和教育 – 六、宗教与思维
第五节、宗教景观
• 宗教一旦形成,会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 而这些人文景观和宗教信仰及宗教氛围具 有同一性,成为大地上最具特色、最具魅 力、最具影响的文化表征。 • 其中建筑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宗教文化景观。
埃及开罗的清真寺
巴 林 麦 那 麦 清 真 寺
肯 尼 亚 内 罗 毕 的 清 真 寺
埃 及 爱 资 哈 尔 清 真 寺
圣索非亚
( 苏 丹 艾蓝 哈色 迈清 德真 清寺 真 寺 )
喀什艾提尕清真寺
喀 什 艾 提 尕 清 真 大 寺 的 礼 拜
摩 礼洛 拜哥 殿非 内安 壁塔 装林 饰学 校
西:以罗马为中心,拉丁语为主-天主教(公教) 基 督 教 16世纪宗教改革后,分化出新教教派。
东:以君士坦丁堡(拜占庭)为中心,希腊语为 主——正教(东正教)
基督教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信奉人数最多。 其中: 天主教——欧洲大部分(主要是意大利、法国、 西班牙、葡萄牙、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 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立陶 宛、比利时、爱尔兰、以及荷兰、瑞士等部分 地区)、拉丁美洲、非洲(如扎伊尔、塞内加 尔等)、亚洲(菲律宾)。 总人数大约10多亿。
分布
– 新教——欧洲北部(丹麦、瑞典、挪威、 冰岛、芬兰、英国、德国及荷兰的部分 地区)、北美洲(美、加)、南非、澳 大利亚和新西兰。 – 总人数大约4-5亿。
分布
– 东正教——东欧(俄罗斯、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马其顿)、 亚洲西伯利亚俄罗斯人居住区。 – 总人数约1.6-2亿。
3、世界宗教 • 主要是指宗教所信的神灵被认为是整 个世界的 主宰,教义也是着眼于全人 类与各个民族的。 •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第二节
世界主要宗教的扩散与分布
一、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概况
1.基督教
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世界性宗教。
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教,主要教派有:
身 是 菩 提 树 , 心 如 明 镜 台 ,
神 秀 :
• 南传佛教:向南通过海路传播,分布于斯里 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 国家。——小乘教派 • 北传佛教:向北通过陆路传播,分布于中国、 日本、朝鲜、蒙古等东亚国家。——大乘教 派
– 汉地佛教民族化程度很高,传入日本、朝鲜、 越南后,又形成自己的特点。 – 藏传佛教(喇嘛教)特色突出:全民信仰,政 教合一,强烈的神秘色彩。(公元8世纪印度密 教、汉地佛教、原始苯教结合物)
路线

二、扩散与分布上的特点
1.扩散上的特点
所形成的扩散上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造 成的: •原因(教义上、政治上、文化上)
•方式(迁移——移民和传教士;扩展)
•扩散上的障碍
2.分布区上的特点 • 形式文化区——如佛教的文化区,表 明佛教影响的范围。 • 功能文化区——如天主教的分布区, 基本地域组织单位是教区。
科 隆 大 教 堂
巴 黎 圣 母 院 正 面
巴黎圣母院后面
法 国 沙 特 尔 大 教 堂
牛 津 大 学
教堂内部结构
哈 尔 滨 圣 索 非 亚 大 教 堂
埃塞俄比亚的岩石教堂
二、伊斯兰清真寺
• 伊斯兰清真寺的重要特征是穹顶,成为统 帅整个建筑物的主体。另一特征就是塔, 上有小亭子,是阿訇授课、召唤教徒礼拜 用的,故称宣礼楼。浑圆的穹顶与尖而高 耸的塔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建筑艺术上 的一大特色。
二、宗教的分类
1、可根据不同的体系进行分类 起源和演化阶段;流传范围;神灵数量 等。 2、民族宗教 主要有:犹太教、印度教、道教、神道 教、耆那教、锡克教等。
犹太教特征:起源较早,创始人摩西。一神教, 把雅赫威当唯一真神,犹太人是其特选子民。其 经典《圣经》(旧约)包括《律法书》、《先知 书》、《圣录》三部分。在宗教中,负责执行教 规、律法及主持宗教仪式者称拉比,意为老师, 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称会堂。按教规,星期六为 “安息日”,该日不工作、不举火做饭,专门敬 拜上帝。在饮食方面有很多禁忌,如动物中,只 吃既分蹄又倒嚼的。
三、佛教寺庙
• 佛教寺院建筑大致分为依山式和平川式两类,寺 院的布局因此分为石窟式和塔庙式两种。 • 佛寺殿堂的布局大致是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 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 经楼,左右两侧为东西配殿。 • 塔——世界各国各式各样。建筑和雕塑一体 • 石窟 • 雕塑和绘画
缅甸的金顶佛寺
• 如:中国人复合的宗教信仰,儒、佛、 道三教相融合,“三教合一”。宋时 已有“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 世”的说法。
耶路撒冷
4、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区
• 到目前为止,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 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大洋洲等地, 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基督教 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 • 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 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 东南亚最多。 • 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
•在信徒方面曾盛极一时,但目前已衰落,主要 分布于东亚与东南亚。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 原始佛教时期:公元前6——4世纪; • 部派佛教时期:公元前4——公元前1世纪;——多 次分裂 • 大乘佛教时期:公元1——7世纪; – 乘原意为“乘载”、“车辆”,大乘自称能运载 无量众生从生死轮回之此岸到达涅槃解脱之彼岸。 • 密教时期:公元7——12世纪, ——受印度教影响, 密教派别,恒河南岸的超行寺为学术中心。 – 公元13世纪在印度本土流行1800年后基本消失。 19c由斯里兰卡重新传入。 – 原因:自身、印度教攻击、伊斯兰教破坏。
– 世界三大一神教都起源于中东沙漠地区……? – 南亚雨季、热季、旱季——宗教的轮回说……?
三、圣地、寺庙与环境
二者之间有特殊的联系。如:
• 佛教——天下名山僧占多、深山藏古 寺等, • 我国龙王庙——洪水; • 八蜡庙、刘猛将军庙——干旱、蝗灾;
麦 加 禁 寺
克 尔 白
四、宗教节日与环境
• 如犹太教新年和赎罪日——秋天; • 感恩节美国11月第四个星期四,而加拿大 第三个星期四。
主要教派与分布:
•按教义——区别在教义理论和实践上
•大乘佛教——法我皆空、普渡众生
•小乘佛教——我空法有、个人解脱
•按传播路线——北传佛教(汉地、藏传) 和南传佛教
路线
本 来 无 一 物 , 何 处 惹 尘 埃 !
菩 提 本 无 树 , 明 镜 亦 非 台 ;
慧 能 :
时 时 勤 拂 拭 , 莫 使 惹 尘 埃 。
印度教特征:
•又叫婆罗门教,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奉行严格的 种姓制度,多神教。教义强调:因果报应、生死 轮回、梵我如一。主要教派有三:毗湿奴教、湿 婆教、性力教。
•信仰人数占印度人口的80%,是民族宗教中人数 最多的宗教。
• 耆那教:是印度的一种宗教。其兴起在于反对婆罗 门教种姓制度和神灵崇拜。基本教义是业报轮回、 灵魂解脱、非暴力和苦行主义。 • 锡克教:也是印度的宗教。是严格的一神教,认为 神只有一个,在神面前人人平等。教祖被称“古 鲁”。原主张无暴力、友爱,第五代“古鲁”被杀 后转向反抗精神和宗教武装活动。总部设在旁遮普 阿姆利则市的金庙内。 • 另:印度国大党高级领导人、前财政部长曼莫汉· 辛 格2004年成为印度历史上首位锡克族人总理。
2、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 宗教一词在我国据说来自印度佛教, 佛陀所说为教,佛弟子所说为宗,合称 宗教。
•西方——来自拉丁文religio(联系), 泛指人和神的联系。
• 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几乎也是古代宗教 的发源地。 • 原始宗教是早期的宗教,自发的宗教, 其崇拜的偶像几乎包括自然界中的一 切。
缅甸
云南佛塔
老挝的佛寺
甘丹寺晒佛节
思考题:
• 试分析目前中东危机的宗教文化方面的原 因。 • 简述世界性三大宗教的扩散及分布状况. • 宗教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 宗教的传播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请举例 分析。 • 举例说明宗教景观的表现形式。
• 传播与分布: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传播分:
陆路:1)北非——西非、 东非;
2)伊朗 —— 阿富汗—— 中亚 ——我国西北 伊朗—— 南亚 海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部、中 国东南沿海。
3.佛教
•起源于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为悉达多. 乔达摩, 释迦牟尼是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 圣人。
分布
分布
2.伊斯兰教
•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信奉人数居第二 位。“伊斯兰”是顺从的意思,“穆 斯林”是指服从安拉和先知的人。我 国过去亦称回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