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独立基础沉降量计算

独立基础沉降量计算

A 独立基础沉降计算
A.1 计算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应力 p0 : 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重为: Gk G Ad , G —回填土和基础加权平均重度(一般取 20kN/m3) ; A —基 础底面积 ( A al ) ;d —基础埋深。 如地下水面超过基础底面时应扣除水浮力 Gk G Ad 10 Ahw ,hw —水位距基础底面距离。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为: pk
A E
i
Ai
si

z a
i
i
z i 1 ai 1 z i 1 ai 1 Esi


za
i
,分子为灰色列(最后一行除外)

i
之和,分母为灰色列(最后一行除外)各行除以其右边的商之和。查《基规》第 28 页表 5.3.5 得 s 系数。 B.6 最终的沉降量: s = ss' = s∑s'i (上表中:s=s×37.8) 。
z
i
zn 。
A.3 列表计算分层沉降量: l1 = l/2 , b1 = b/2 。z i 为层底埋深 (各层土的层底至基础底面) , 表格最底行 zi zn , b 始终取矩形基础短边, 倒数第二行 zi zn z 。第 4 列为 4 乘以查《基规》第 113 页表 K.0.1-2 得到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ai 。
0 2(0.2250-0.2230)=0.0040 2(0.1785-0.1713)=0.0144 2(0.1845-0.1779)=0.0133 0.7616 0.5228 0.5497
2/1=2.0 4/1=4.0 3.7/1=3.7
4×0.18944=0.7576 4×0.1271=0.5084 4×0.1341=0.5364
zi(m)
l1/b1
zi/b1
ai
(4 倍查表值)
zii
z i ai
0 2.7282 3.7375 3.8264
- zi-1i-1
Esi
(MPa)
s'i =
p0/Esi(zii - zi-1i-1)
∑ s'i (mm)
0 3.50 1.25 7.18 7.78
0 1.75 3.59 3.89
=3.3 3.0/1.5 =2.0
最后一行为了计算 z 的沉降,zi 为其上一行减 z。 B.4 计算分层沉降量:
zi(m)
0 2.0 4.0 3.7
z i ai
0 1.532 2.091 2.034
zii - zi-1i-1
Esi
(MPa)
s'i = p0/Esi(zii - zi-1i-1)
B 独立基础沉降计算(考虑相邻基础影响)
B.1 计算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应力 p0 : 同 A.1,只计算需要计算沉降的基础附加压应力。 B.2 确定分层厚度、沉降计算深度: 由 b 查《基规》第 29 页表 5.3.6 得 z 。计算深度 z n 只能通过《基规》第 28 页式 5.3.6 来试算确认。 B.3 采用角点法计算平均附加压应力系数 ai : 相邻独基分别为 A、 B 平行放置 (需要计算沉降的基础为 A) , 水平距离为 bAB , 基底平面尺寸分别为 bA l A 、 。基础 A: bA1 0.5bA 、 l A1 0.5l A ,基础 B: lB1 bB bAB 0.5bA 、 bB1 0.5lB 、 bB lB (且 l A lB ) 。 lB 2 bAB 0.5bA 、 bB 2 0.5lB (注意长边必为 l、短边必为 b,必要时需要调整)
Fk Gk A
, Fk ——上部荷载准永久值组合;
基础底面自重压力为: ch m d , m ——基底以上原状土加权平均重度或浮重度; m
h h
i i
i
。基础
底面的附加压力为: p0 pk ch A.2 确定分层厚度、沉降计算深度: 由 b 查《基规》第 29 页表 5.3.6 得 z 。当①无相邻荷载影响;② 1.0m b 30.0m ;同时满足时,按《基 规》第 29 页式 5.3.7: zn b(2.5 0.4 ln b) 。基底以下各层土的层底至基础底面距离为 z i ,最后一层 z i 的 取值使得
4×0.25=1.0 4×0.1949=0.7795 4×0.1301=0.5204 4×0.1229=0.4917
2.7282 1.0094 0.0889
4.12 3.72 3.72
66.22 27.13 2.39
66.22 93.35 95.74
上表中 l1 = l/2 = 2.50m,b1 = b/2 = 2.00m;zn = 7.78m 范围内的计算沉降量∑s = 95.74 mm, z = 7.18m 至 7.78m(z 为 0.60m,最后一层土向上 z 厚度)计算沉降量:s'n =2.39 mm≤0.025∑s'i = 0.025× 95.74 = 2.39 mm( 《基规》第 28 页式 5.3.6) ,满足要求,否则加大计算深度,直到满足为止。 A.4 确定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s: 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Es
zi
(m)
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基础 B 对 A 的影响
lA1/bA1
zi/bA1
0
lB1/bB1
a Ai (4 倍查表值)
lB2/bB2
5.0/1.5
zi/bB1
0 2/1.5=1.3 4/1.5=2.7 3.7/1.5=2.5
2( a B1i
aB 2i )
ai
0 2.0 4.0 3.7 1.5/1= 1.5
A E
i
Ai
si

z a
i
i
z i 1 ai 1 z i 1 ai 1 Esi


za
i
,分子为灰色列之和,分母为灰

i
色列各行除以其右边的商之和。查《基规》第 28 页表 5.3.5 得 s 系数。 A.5 最终的沉降量:
s = ss' = s∑s'i (上表中:s=s×95.74) 。
(mm)
∑ s'i (mm)
1.532 0.568 0.057
8 10 10
29.1 8.7 0.88
29.1 37.8 0.88/37.8=0.023
右下角 0.023<0.025 表明计算深度满足要求,否则加大计算深度,直到满足为止。 B.5 确定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s: 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