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曲一览表
五言 律诗 五言 律诗
唐朝 《 刘 禹 锡 七言 集·外集》 律诗
初中古诗词曲一览表
写作特点 1. 情景交融 2. 虚实结合(借助丰富 的想像表达内心情感) 3. 动静结合
1. 移步换景 2. 情景交融 3. 细节描写 1. 写景逼真 2. 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人以 激励) 1. 白描手法(勾勒萧瑟凄凉的秋景) 2. 寄情于景 1. 借景抒情 2. 借古讽今
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积极乐观
3. 寓深刻哲理,艺术感染力强。
精神。
1
《赤壁》
杜牧
《过零丁洋》 文天祥
《水 调歌 头 (明 月几 时 有)》 《山坡羊 ?潼 关怀古》
苏轼 张养浩
《行路难 (金 樽清 酒斗 十 千)》 《饮酒(结庐 在人境)》 《茅 屋为 秋 风所破歌》 《白 雪歌 送 武判官归京》
1. 朴素简练,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抒发了诗人思念朋友、盼望重逢的强烈愿望。
2. 虚实相间,时空交错
1. 语言凝炼而形象
本诗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表达
2. 融情景理于一体
了诗人不怕困难、 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 实现自己的远
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1.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感时伤别,忧国忧民,思乡念亲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离京时愁闷的心情, 但也表达了诗人不畏惧挫 折,不甘心沉沦, 始终都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 精神。
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 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 高瞻远瞩、 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 立志革新 的政治抱负。 描写别离的伤感和别后悠长的思念, 表现了诗人对所爱女 子执著而缠绵的强烈感情 (以春蚕吐丝、 蜡炬成灰比喻纯 真、执著的爱情) 通过描写因国破而被囚的孤独、凄苦、悲凉的生活情景, 表达沉痛的亡国之思 .
李白
陶渊明 杜甫 岑参
《 己 亥 杂 诗 龚自珍 (浩 荡离 愁 白日斜)》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欢》 李煜
唐朝 南宋 北宋 元朝 唐朝 东晋 唐朝 唐朝 清朝
北宋 唐朝 南唐
《樊川文集》 七言 1. 反向立意(从反面假想周瑜失败) 绝句 2. 以小见大 3. 借古讽今
《文山先生 文集》 《东坡乐府 笺》
篇名 《观沧海》
作者 曹操
《钱 塘湖 春 行》 《次 北固 山 下》
白居易 王湾
《天净沙 ?秋 思》 《泊秦淮》
马致远 杜牧
《浣溪沙》 晏殊
闻王 昌龄 左 迁龙 标遥 有 此寄 《夜雨寄北》
李白 李商隐
《望岳》
杜甫
《春望》
杜甫
《使至塞上》 王维
《 酬 乐 天 扬 刘禹锡 州初 逢席 上 见赠》
朝代 东汉
1. 融情于景,景中有情 2. 语言明净雅致 3. 构思曲折精巧 1. 想象丰富(拟人:将明月人格化) 2. 写景抒情
姓名
思想感情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 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表 现了开阔的胸襟, 抒发了诗人统一全国、 建功立业的伟大 抱负。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 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 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全元散曲》
《李太白全 集》 《陶渊明集》 《杜诗详注》 《岑参集校 注》 《龚自珍全 集》
《临川先生 文集》 《全唐诗》
《南唐二主 词》
元曲
古风
五言 古诗 古风 古风
七言 绝句
七言 绝句 七言 律诗 词
1. 写景境界阔大,气势宏伟 2. 议论深刻,颇富特色
1. 比喻手法的妙用 2. 借典故来言志
1. 笔法清新,描写细腻,语言质朴 2. 情、景、理自然交融 1. 叙事抒情,清晰紧凑 2. 长句短句结合,错落有致 1.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 想象丰富,气势豪迈 3. 色彩鲜明,变化多姿 移情于物,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 一体,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 (借花自喻, 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 前途和命运) 1. 写景抒情紧密结合 2. 虚实结合
七言 律诗 词
1. 叙事抒情言志有机融合 2. 直抒胸臆 1. 丰富奇特的想像 2. 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 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 (怀才不 遇)的抑郁不平之气。 也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 幸。 通过追忆自己抗原的艰辛经历, 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以 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出处 《乐府诗集》
体裁 乐府 诗
唐朝 唐朝
《白氏长庆 集》 《全唐诗》
七言 律诗 五言 律诗
元朝 《全元散曲》 元曲
唐朝 北宋
《樊川文集》 《珠玉词》
七言 绝句 词
唐朝 《 李 太 白 全 七言
集》
绝句
唐朝 唐朝
《 李 义 山 诗 七言
集》
绝句
《杜诗详注》 古风
唐朝 唐朝
《杜诗详注》
《王右丞集 笺注》
负责人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真切地抒发了天涯游子 思念故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抨击沉湎于酒色、 不理朝政的封建统治者, 表达了诗人对 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愤。 这首词通过对旧亭台、 夕阳西下、 花落去的描述, 抒发了 词人对光阴流逝、好景不常、人生短暂的感伤之情。
借月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友人的 同情、思念、关怀之情。
双关、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形象贴切,生动深刻。
1. 借景抒怀,感人至深 2. 妙用比喻、烘托、想象等手法表现主 题
吊古抒怀, 揭示了无论如何改朝换代, 最终受苦的都是劳 苦百姓的深刻主题, 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不 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的愤慨。 抒发了诗人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抑郁苦闷心情和诗人对远 大理想的执着追求, 表现了诗人昂扬乐观, 积极进取的精 神。 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 抒发了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 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本诗通过描写诗人本身的凄惨景况,表现天下寒士的痛 苦,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博大宽广的胸怀。 本诗以白雪为线索, 描绘了唐代西北边塞冰天雪地的奇丽 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2. 格律严谨,对仗工巧
1. 即景设喻,贴切自然。
描绘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表现了诗人难以排遣的孤寂之
2. 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诗中有画)
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大雄浑的景色下产生的慷慨悲壮
之情。
1. 感情真挚,沉郁豪放。 2. 巧妙用典,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 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
意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