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血症
一、对SIRS的加强监护措施 • (一)生命体征的监护 • 1、连续监测心律、心率、呼吸(节律、频率)。 • 2、监测BP、微循环充盈时间(甲床毛细血管充 盈法)、体温、脉氧饱和度(SPO2)或血氧分 压和血气分析。上述指标在正常范围时可每隔26小时测定1次;在临界值时应不超过1-2小时1次, 正常值以下不超过30分钟测定1次。有条件时监 测中心静脉压(CVP),尤其在BP出现下降且对 扩容治疗反应不佳时。 • (二)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 阶段性(数小时、
SIRS各期的临床处理
• 3、清除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 • (1)连续肾替代疗法:可除去部分炎症介
质和细胞因子。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持续 静脉血过滤(CVVH)和持续静脉血透析 (CVVHDF)。二者均要求运转24-48h以 上。 • (2)血浆置换:用新鲜血浆可补充凝血因 子和一部分抗体。用量为10-50ml/kg.d分 2次;第2天可置换半量。置换出的全血可用 等量红细胞及其他成分血补充。
灌注、休克及MODS),大多数SIRS为 轻症,有少部分为重症。结合SIRS诊断 标准,有利于更好判断疾病严重程度, 并根据各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诊断标准 1996年世界第二届儿科大会上Hayden 提出了小儿SIRS的诊断标准: ①体温(T)>38℃或<36℃; ②心率(P)大于各年龄组正常均值加2 个标准差;
SIRS各期的临床处理
• (二)Ⅱ期(败血症综合征)和Ⅲ期
(休克早期) • 1、 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血压不能 维持正常或脉压差缩小50%,尿量明显 减少(<1ml/kg.h)持续2h后,应积极 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首选地塞 米松2-10mg/kg.d分2-4次应用。也可应 用甲基泼尼松龙。
脓毒症(败血症,sepsis)
概念
• 全 身 炎 症 反 应 综 合 征 (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是1991年美国胸科 医师学会/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在芝加哥 联合召开的研讨会上提出的新概念。SIRS是指机体 在各种严重感染、创伤、烧伤、缺氧及再灌注损伤 等感染与非感染等因素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失控的全 身炎症反应的统称。由感染因素导致的 SIRS称脓毒 症( sepsis ),而由细菌引起的脓毒症称细菌性脓 毒症(过去叫败血症),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 综 合 征 (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 MODS ) 或 多 系 统 器 官 功 能 衰 竭 (MSOF),病死率很高。
[治疗要点]
二、SIRS各期的临床处理
(一)Ⅰ期(败血症期): • 1、抗感染 • (1)全身应用抗生素:根据不同病原 可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氨苄青霉 素、羟氨苄青霉素、一、二、三代头孢 菌素等。严重者也可联合用药。若为非 典型菌可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选 择强效广谱抗生素如泰能、美平等,若 是耐药金葡菌可选用万古霉素。
诊断要点(临床表现)
(3)一低一过度:①一低:脏器低灌注 -患儿出现低氧血症、急性神志改变如 兴奋、烦躁不安或嗜睡、少尿、高乳酸 血症;②一过度:即过度炎症反应使多 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如TNF-a、IL-1、 IL-6、IL-8的含量及内源性一氧化氮 浓度与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正常。
• 3、SIRS的临床分期 • Ⅰ 全身感染或脓毒症:为SIRS早期,T过高或
• •
• •
诊断要点(临床表现)
• 表1-22 SIRS临床诊断标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 龄 呼吸频率 心 率 体 温
白
细胞计数和分类 12~15岁 >25次/分 >100次/分 >38.5℃或 <36℃ >12×109/L,或<4×109/L或杆状核 >10% 5~12岁 >30次/分 >120次/分 >38.7℃或 <36 >12×109/L,或<4×109/L或杆状核 >15% 2~5岁 >35次/分 >130次/分 >39℃或 <36℃ >15×109/L,或<4×109/L或杆状核 >10%
• 2、临床表现 在原发病症状基础上,可
概括为:二个加快,二个异常,二高一 低一过度。 • (1)二个加快和二个异常:即呼吸频 率与心率加快,体温与外周血白细胞总 数或分数异常(见诊断标准) • (2)二高:①机体呈高代谢状态:高 耗氧量,通气量增加,高血糖,蛋白质 分解增加,呈负氮平衡;②高动力循环 状态:高心输出量和低外周阻力。
诊断要点(临床表现)
• 1、原发病与诱因 SIRS是ICU危重患
儿中最常见的一组疾病,在其发生之前 都有较重的原发病和诱因存在,如感染、 炎症、窒息、中毒、低氧血症、低灌注 和再灌注损伤等。其中由感染引起的 SIRS称为全身感染或脓毒症,此种感 染临床上必须要查到感染病灶,而血培 养不一定阳性。
诊断要点(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临床表现)
过低;P增快,R加快;WBC增高或减少。 • Ⅱ 败血症综合征(sepsis syndrome):全身 感染或脓毒症加以下任意一项脏器低灌注表现: ①精神状态异常;②低氧血症;③高乳酸血症; ④少尿。 • Ⅲ 早期败血症休克(early septic shock): 败血症综合征+血压下降、微循环充盈差,对输 液和(或)药物治疗反应良好。
• Ⅳ 难治性败血症休克(refractory septic
shock):败血症性休克+血压下降、微循 环充盈差持续>1h,需用正性血管活性药物。 • Ⅴ MODS,发生DIC、ARDS、肝、肾及脑 功能障碍及其中的任何组合。 • Ⅵ 死亡。
诊断要点(临床表现)
• 临床上分为轻症SIRS及重症SIRS(低
SIRS各期的临床处理
• 4、抑制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 • (1)非甾体类药物:可降温,也能部分抑制炎
性因子,常用布洛芬每次0.5ml/kg,每天4次, 也可用阿司匹林。 • (2)肾上腺皮质激素:选用小剂量地塞米松 0.2-0.5mg/kg.d,分1-2次应用。 • (3)炎性介质单克隆抗体:较成熟的是TNF-a 抗体和抗内毒素脂多糖(LPS)抗体的应用,目 前也有白细胞介素(IL)1、2、4、8以及血小 板活化因子(PAF)等单抗可以应用。 • (4)自由基清除剂的应用:维生素C2-5g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