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金融--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 四、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逻辑架构 • 本国人需要外币的原因是因为外币在外国具有对商品
的购买力;外国人需要本币的原因是因为本币在本国具有 对商品的购买力。所以,汇率由两国货币在其本国具有的 购买力决定。
五、一价定律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比较 1、联系:一价定律是购买力平价的前提条件 2、区别: 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 成立,因为物价指数就是两个时点物价绝对水平之比;相 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则不一定成立。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 三、表现形式
• 1、绝对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 )
• • 汇率是两个国家总价格水平(不仅是进出口商品的价
格水平)或购买力之比,或者说汇率取决于两国商品绝对 价格的比值。此形式通常解释汇率在某一时点的变化。
• 本国物价上涨意味着外国货币价值上升,本国货币相 对于外国货币贬值,即通常所说“一国货币对内贬值,必 然引起对外贬值”。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收支说 ❖购买力平价说 ❖利率平价说 ❖资产市场说 ❖汇兑心里说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一、传UK)在其著作《The Theory of Foreign
• Exchange》(1861)中提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现代远期汇率决定理论
• 利率平价理论只考虑了外汇市场上套利者的交易行为, 但忽略了贸易者行为的影响。故而,现代远期汇率决定理 论应运而生。
• 一、出口商的避险选择 • (目的:防止远期外汇收入因远期汇率下跌遭受损失) • 1、提前出售远期外汇(如果牌价可以接受) • 2、BSI法: Borrow(外) —— Spot -——Invest
•
• 1、主要观点:
(1)一国汇率的变动取决于外汇供求的对比。
(2)外汇供求主要由国际借贷因素决定,国际借贷关系是影响汇率
变化的最重要因素。
流动债权 >流动债务 → 外汇供给 >外汇需求 → 外汇汇率下降 流动债权< 流动债务 → 外汇供给 <外汇需求 → 外汇汇率上升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2、评价:
(1)贡献: 较好地解释了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变动问题
(2)局限性: • 没有给出影响汇率变动的具体原因 • 对汇率问题的分析仅限于从国际贸易角度进行, 未考虑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作用。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二、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形成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
• 例如:A货币年利率:2%; B货币年利率: 2.5%
•
即期汇率:
A1 = B 2.000
•
一年远期外汇汇率:
A1 = B 2.001
•
• 利息收益: A换成B可多得利息(2.5%-2%) = 0.5%
• 汇率损失: (2.001- 2.000 )/ 2
= 0.1%
• 由于利息收益大于因远期汇率贬值带来的损失,故而投资 者将选择以低利率货币换取高利率货币,从而获得 0.4% (0.5% - 0.1% =0.4%)的套利回报,实际形成资本移动。
• *两国投资收益存在的差异,形成了资本在国际间的移动, 直到通过利率的调整,两国投资收益相等时,国际间的资 本运动才会终止。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 * 基本思路: • • 由于各国之间存在利率差异,投资者为了获得
更大收益,总是将资本从利率低的国家转移到利 率高的国家进行套利,因此增加了对利率高的货 币的需求,导致其即期汇率上升。 • • 而在短期资本流入利率高的货币国家赚取利差 收益的同时,投机者通常会在远期外汇市场按照 远期汇率卖出利率高的货币进行抵补,以避免利 率高的货币汇率下跌的风险,从而导致利率高的 货币远期供给增加、汇率下跌。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 三、评价: • 1、贡献:
该理论推导严密,较好地解决了远期外汇市场 上汇率与利率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即期汇率变化与 利率变动的关系。 • 2、局限: • (1)没有考虑交易成本; • (2)该理论假定资本流动无障碍,外汇市场高度 完善,但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 (3)忽视了投机者对市场的影响力和政府对外汇 市场的干预力量。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 六、评价 • 1、贡献: • 该理论在汇率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 它提出了纸币制度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比较合理地表
现出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正确指出了通胀与汇率之间的 关系。
• 它用简单的数学表达式清晰阐述了汇率与物价、汇率 变动与两国通货膨胀差异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政、学两 界计算均衡汇率的常用方法。
e et et 1 f
et
• 相对购买力成立的前提条件:(比绝对购买力假定条件更宽松)
• @各国商品在交易时存在交易成本
• @各国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权重不同
• @各国一般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算时存在一定偏离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 例: • 假如2015-2016期间加拿大商品的价格总水平从10加
(1)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并不存在任何交易成本,不 同国家之间的金融资产可以完全替代;
(2)投资者都是理性经纪人,追求预期收益最大化。 (3)投资者有充足的套利资金。 (4)在即期和远期外汇市场上,汇率自由浮动。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二、主要内容: •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两种货币的远期汇率的差价是由
元上升到了15加元,而同期美国商品价格总水平从1美元 上升到了1.25美元,而初始的美元与加元的汇率是1美元 =1.15加元,那么,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美元与加元的 汇率将变为多少?
• 解: • 如果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则: $1 = C$ 1.38 • (15÷10)/( 1.25÷1 ) X 1.15 = 1.38
两国的利率水平之差决定的。并且高利率货币在远期市场 上将贴水,低利率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将升水,并且在没有 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远期汇率的差价等于两国的利差,即 利率平价成立。
• 具体来说: • 当本国利率水平低于A国时,投资者为获得较高的收益,
会将其资本从本国转移到A国,以套取利息差额。 • 但其能否达到目的,必须以两国货币汇率保持不变为
是凯恩斯主义的汇率理论。凯恩斯提出,阿尔盖等完善。 1、主要观点:
外汇汇率取决于外汇供求,而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着外 汇供求状况,所以汇率实际上取决于国际收支的状况。影 响国际收支的因素也将间接影响汇率。
E* f (Yd ,Yf , Pd , Pf ,id ,if ,S,Se )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2、评价
(1)现代国际收支理论的贡献
•
它指出了汇率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密切关系,它是关于汇率决定的流
量理论,国际收支引起的外汇供求流量变化决定了短期汇率水平及其
变动。
(2)现代国际收支理论的局限: @未对汇率与其他变量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深入分析 @其分析基础是一国国际收支状况,这导致该理论很难解释在外汇市 场的交易流量变动很小时汇率却发生大幅变动的现象。
本在国际间的移动规模日益庞大,并日益成为影响汇率决定的重要
因素,利率平价理论于是应运而生。
•
1923年,凯恩斯在其《货币改革论》一书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
古典利率平价理论;之后,英国经济学家保罗·艾因齐格(Paul
Einzing)在1931年《远期外汇理论》和1937年《外汇史》中进一
步提出了动态利率平价理论,揭示了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利率、
• 即A货币升值幅度10%(2.2-2) ÷ 2 X 100% =10%。这 样再将A货币换成B货币,即牺牲10%的汇率升值去换取 0.5%的利差收益就不划算了。
• 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投资者会在远期外汇市场,按远期 汇率将其在A国投资所得收益换成B国货币进行对比。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 二、进口商的避险选择: • (目的:防止远期所付外汇因远期汇率上涨增加成本) • 1、提前购买远期外汇(如果牌价可以接受) • 2、BSI法: Borrow(本)—— Spot -——Invest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的货币主义模型(资产市场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迄今为止仍是许多专家学者和政策制 定者运用的最重要的基本汇率理论,但是该理论的局限性 非常明显,就是只关注商品的流动,运用商品的套购机制 来研究汇率的形成。
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现代利率平价理论。
• 现代利率平价理论包括抛补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CIP)和非抛补利率平价(un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UIP)。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一、利率平价理论的假定 依据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价定律”假设:
当今世界资本的国际流动不论在规模还是速度上都远 远超过了商品流动。投资者会以一种货币相对于另一种货 币的预期收益为依据,在不同的货币之间转移他们的资产, 于是对汇率变化的预期在国际投资者决定购买或者抛售某 种资产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如果人们预期一种货币会贬值,那么他们就会选择将 这种货币转换成他们预期升值的货币。在这种国际背景下, 购买力平价已经无法解释汇率的形成机制。因此,包含资 本流动的的货币主义模型——资产市场理论应运而生。
@汇率的变动比普通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变动更为剧烈和频繁。因此, 运用一般意义的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外汇市场并不恰当。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 一、创建人:卡塞尔(Cassel,瑞典) • 二、主要内容: • 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同种商品价格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