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同盟国的瓦解
二、 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的攻势
(1)契机:苏俄退出一战。
(2)目的: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
(3)简况:1918年3月到7月,相继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但很快受阻。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1)准备
①成立,任命法国元帅福煦为西线联军总司令。
②美军陆续开到法国,英帝国各自治领军队也开往前线。
(2)反攻
2、探究: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史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地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
史料二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剑桥战争史》
(3)影响
①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
②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的方面发展。
2.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向同盟国宣战,派出大批民工到欧洲战场服役。
3.俄国退出
(1)背景:1917年,俄国爆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2)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
(3)影响: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三、 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1.经济劣势: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远比同盟国占有优势。
2.战略失误
(1)德国的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2)战场形势变化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
(3)德国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3.内部矛盾尖锐
(1)根据史料一,分析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由。
(2)根据史料二,分析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达标
训练
达标
训练
课堂练习(15分钟)
1.1917年4月,美国参议院以82票对6票,众议院以373票对50票,通过了参战案。美国参战的借口是()
A.反对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B.支持英法等国的反侵略行为
C.制止侵害人类安全的罪行D.维护欧洲各地区的民主制度
2.1918年3月至7月,德军在西线连续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这些攻势的直接目的是()
A.夺取战略主动权B.逼迫英法联军投降
C.振奋德军的军心D.扭转同盟国瓦解的趋势
3.战场上的失利加剧了德国内部的危机,在战争最后一年里,德国政治危机的主要表现有()
(2)根据材料二,分析俄国退出一战的原因。俄国退出一战对战争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习
反思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材料二俄国作战不力,伤亡惨重,引起国内广泛不满,导致俄帝国于1917年初垮台以及同年11月间布尔什维克革命获得胜利。在列宁的命令下,俄国于11月26日单方面停战。几个月后同德国签订正式和约,退出战争。德军从东线撤往西线,企图打破僵局,但因美军抵达法国,将其力量抵销。——《一战纪念日》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参加一战的理由。美国参战对一战的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①1918年7月在西线发动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推进到一线。
②1918年9月底至10月败退,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3.德国投降
(1)原因:战场上的失利加剧了德国内部的,相继发生基尔港水兵兵变和柏林工人起义。
(2)标志:1918年11月11日,在巴黎签订。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编号:3主备人:徐雪梅审核人:赵言龙使用时间:周五姓名
课题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课型
新授课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2.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二、学习重点:
德奥集团战败的原因。
三、学习难点:
美国在战争后期参战的原因。
学法
指导
史料分析,图说历史,观点判断,
归纳比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主
学习
(课前预习,课堂巩固15分钟)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参战
(1)原因
①大战爆发前,美国同的关系十分紧张。
②随着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
③德国实施,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
④美国希望协约国获胜,以保证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2)标志:1917年4月,美国加入,对德国宣战。
(1)奥匈帝国境内出现,帝国解体。
(2)德国爆发了,帝制被推翻。
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1)战争初期,日本参战使德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
(2)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3)僵持阶段,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合作
探究
(合作探究15分钟)
1、阅读教材P16“学思之窗”,思考: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失败的原因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
①基尔军港水兵起义②土地荒芜,商品短缺
③爆发“十一月革命”④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严重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③④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船只被击沉,美国公民葬身海底,消息传来令人震惊。但其他中立或友好国家的船只和人员在海上遭到相同的厄运,没有什么差别。这是对整个人类的挑战。每个国家必须独自决定它应如何对付这一挑战。我们必须适应我国的特点和宗旨审时度势,谨慎考虑,以做出我们自己的决定。我们绝对不应感情用事。我们的动机既非为复仇也不是为了耀武扬威,而仅仅是为维护权利,维护人权,在这场斗争中我们国家仅仅是一名斗士……——《伍德罗·威尔逊关于宣战对国会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