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人教版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九年级人教版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补充练习(人教版)一.师旷论学(14分)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1 [炳烛]把蜡烛点燃。

2 [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是个瞎子所以这么说。

3 [阳]这里指阳光。

4 [孰与]一种固定格式,用来比较,相当于“比……怎么样”。

5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4暮()戏()闻()善()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默而识之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黄线的文言句子 4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4、这则短文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答:二。

管鲍之交(18分)……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模拟试题】一. 语言知识及运用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A. 鲍叔终善遇之对待B.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了解C. 知我不遭时也遭受D. 子孙世禄于齐享俸禄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A. 鲍叔知其贤B.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乃设九宾礼于庭C.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C. 公子纠死,管仲囚焉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公辞焉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句是()3例句:公子怪之A. 鲍叔不以我为愚B. 知我不羞小节C. 召忽死之D. 以身下之4. 对下面句子分句间的关系相同的一项是()3①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②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③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④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A. ①②B. ③④C.①③ D. ②④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①管仲既作,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人为镜(14分)郑文贞公魏徵寝疾,上①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

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

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

戊辰,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②,陪葬昭陵。

其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

”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

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

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

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徵没,朕亡一镜矣!”[注释]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②给羽葆鼓吹:赐给手持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手。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4⑴上遣使者问讯( ) ⑵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 )⑶悉辞不受 ( ) ⑷上思徵不已 ( )2.用“/”标出下面句中朗读时的停顿(各一处)。

2郑文贞公魏征寝疾,上遣使者问讯。

3.翻译下列句子4⑴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

⑵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4.唐太宗对魏徵的厚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述。

44.程门立雪(13分)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

幼颖异,能属文(1),稍长,潜心(2)经史。

熙宁九年,中进士第。

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3)。

于熙、元之际,河、洛(4)之士翕然(5)师之。

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6),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7)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节选自《杨时传》)【注释】(1)属(zhǔ)文:写文章。

属,连缀。

(2)潜心:用心专而深。

(3)绝学:宏伟独到的学术。

(4)河、洛:黄河与洛水,也指这两条河之间的地区。

(5)翕(xì)然:统一或调协的样子。

(6)寝门:内门。

唐白居易《哭诸故人因寄元八诗》:“昨日哭寝门,今日哭寝门,借问所哭谁?无非故交亲。

”(7)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阳人。

程门四大弟子之一。

【阅读训练】10.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3(1)河、洛之士翕然师之:(2)德望日重:(3)吾道南矣: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1)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一个“程门立雪”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对老师的尊重和求学的虚心真诚。

请你用文中的具体文字说明杨时对老师的尊重和求学的真诚。

(2)你能再说两个类似的故事吗?4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缇萦救父(11分)齐太仓令淳于公①有罪当刑②,诏狱逮徙系③长安。

太仓公无男,有女五人。

太仓公将行会逮,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④也!”其少女⑤缇萦自伤泣,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

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

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⑥,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⑦。

妾愿没入⑧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乃下诏除肉刑。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注释】①淳于公:姓淳于,名意,因为担任齐国太仓令,所以又称仓公、太仓公。

②刑:刑罚。

这里指受肉刑。

③狱:狱官。

逮:逮捕。

系:囚禁。

④缓急:偏义复词,指紧急情况。

⑤少女:小女儿。

⑥属:连接。

指被割断的肢体再接起来。

⑦其道无由:指无法走向改过自新的道路。

⑧没入:指被收进官府。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3①缇萦伤父之言( ) ②齐中称其廉平( ) ③今坐法当刑( )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4(l)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2)于是少女堤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3,.从文中可看出堤萦是怎样的一个人?原文中最能体现堤萦孝心的一句话是什么?46.唐太宗论止盗(15分)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

上哂①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②焉。

[注释]①[哂(shěn)]微笑。

②[野宿]在郊外露宿。

一、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1.请重法以禁之2.民之所以为盗者3.故不暇顾廉耻耳4.安用重法邪二、翻译下列句子61.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

2.当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1.对于如何“止盗”,大臣的观点是:()“上”的看法是:(),理由是:()。

(用文中的话回答)2.“海内生平”是你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的:()“外户不闭,商旅野宿”使你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的:()。

7.帝置酒雒阳南宫(16分)帝①置酒雒阳南宫,上②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

填④国家,抚百姓,给饷馈⑤,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兵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⑥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

”群丞说服。

注释:①帝:指汉高祖刘邦。

②上:尊指刘邦。

③子房:张良字子房。

刘邦的谋士。

④填:通“镇”。

⑤饷馈:军饷。

⑥范增:项羽的谋士。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3A、帝置酒雒阳南宫置:安置,安排B、因以与之与:赐予C、连兵百万之众连:关连D、此所以为我禽也禽:同“擒”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①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3、仔细阅读并思考文中的对话,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下面的问题。

4①刘邦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②项羽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4、文中刘邦在对话中用了三个“吾不如”,这说明了刘邦的一个什么特点?请你对这一点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