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第三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原因是:1.交换以一定的频率发生,可以发生连 锁区段之内,也可以发生在连锁区段 之外。
2.偶次交换一般不产生重组型配子。
• 如:双交换属偶次交换,发生的频率较低。
A
• 这种交换为二线双交换,2、3双交换,全部亲本型。 • 这种情况发生以后,双交换不产生重组,但双交换也有其
它种类发生,如:
• 三线双交换:双交换发生在三条非姊妹染色单体上。
相斥组:一个亲本为一对显性一对隐性,另一 个亲本为一对隐性一对显性。
这个概念可以扩充到配子中: 两个显性基因在一起为相引配子:AB 两个隐性基因在一起也叫相引配子:ab
一显一隐或一隐一显为相斥配子:Ab aB
二、连锁遗传的解释
试验结果是否受分离规律支配? 第一个试验:
紫花 : 红花 (4831+390):(1338+393)=5221:1731≈3:1


F1

产生四种配子:两两相等

Csh Csh cSh csh

亲型 重组 亲型
相斥 CCshsh × ccShSh ↓
F1 CcShsh ↓
产生四种配子 CSh Csh cSh csh (两两相等) 重组 亲型 重组
• 2.三对基因的连锁和交换
1. F2代表现型种类和Mepdel’s规律相同 2.F2代比例不符合Mendel 规律,无一定比例。 3.亲本类型的大于Mendel规律的理论值;
重组类型的小于Mendel规律的理论值; 亲本的性状有相连遗传倾向。
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连锁遗传现象。
相引组:一个亲本两对性状均显性,另一个 亲本两对性状均隐性.
P-ll
ppL- ppll

紫、长 紫、圆 红、长 红、圆 ∑X
4831 390 393 1338 6952
11.12 0.89 0.89 3.09
类型 亲本 重组 重组 亲本
在这里F2代的表现型种类和Mepdel’s规律相同,但比例不同。
• 又做了另一组合
• P 紫、圆(PPll)×(ppLL)红、长
§1.和交换连锁
一、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
1906年,贝特生(Bateson, W)
等人在香豌豆的杂 交试验中发现了 这一现象。
• 香豌豆的两对性状 • 一对是紫花—红花(紫对红是显性P—p)
一对是长花—圆花粉粒(L对l是显性)
P 紫、长(PPLL)×(ppll)红、圆

F1 PpLl 紫、长 ↓
F2 P-L-

2、3交换 2种亲本型配子

2、4交换 2种交换型配子
• 四线双交换:双交换发生在四条非姊妹染色单体上。

1、3交换
四种均为交换型

2、4交换
• 综观以上各种情况,还是亲本类型的配子多,重组类型 的配子少。
• 三、连锁和交换的细胞学基础
• 当不同对基因连锁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时,就会发生交换。
• 1.二对基因的连锁和交换 • 如玉米,有色C—无色c 饱满Sh—凹陷sh • 相引 CCShSh × ccshsh
• 对这种现象Morgan通过对果蝇的伴性遗传研究, • 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把同一个亲本
的两对基因连在了一起,不同对基因在形成配子 时不能自由组合,但可以通过交换产生重组型配 子,所以在形成配子时
• 不同类型的配子数目不相同。总是亲本类型的配 子多,重组类型的配子少,因而就导致了F2代不 符合Mendel的9∶3∶3∶1的分离现象。



F1 PpLl 紫、长



F2 P-L- P-ll ppL- ppll ∑X

紫、长 紫、圆 红、长 红、圆

226 95 97 1 419
• 表现型比例 8 .6 3.68 3.68 0.04

类型
重组
亲本 重组
• 表现型种类和Mepdel’s规律相同,比例不同。
从这里可以看出三个共同问题:


• Ft 灰、长 灰、残 黑、长 黑、残

42%
8%
8% 42%

亲本
重组
亲本
• 从以上来看,完全连锁不存在,尤其从分子遗传 学的观点来看,基因内部尚可交换,一个交换的 最小单位可以是一个核苷酸对,基因之间总是能 交换,这是试验材料的问题,以上的组合作测交、
反交又可以交换了。
当某两对基因连锁,杂合基因型产生两种亲本类 型的配子,两种重组类型的配子,亲本类型的配 子多,大于50%,重组类型的配子少,小于50%, 重组型配子是交换的结果,所以一定少于50%, 这是一种必然现象。
• 。
配子,非等位基因之间不发生交换
• Morgan在果蝇中发现:
• 灰身、长翅 × 黑身、残翅



♂F1 灰、长 × 黑、残♀



Ft 灰、长 黑、残

1∶ 1
• (二)不完全连锁:非等位基因之间可以通过交

换,产生重组型配子。
• 如前面的Biblioteka 蝇例子,测交时作反交。• ♀F1 灰、长 × 黑、残♂



F1 Pr+prvg+vg ×
prprvgvg



Pr+vg+ Pr+vg Prvg+ Prvg
Prvg
❖ Ft 红、长 红、残 紫、长 紫、残

1339 151 154
1195
❖ 从Ft可以看出,四种配子数目不相同。
❖ 相斥组
❖ Pr+pr+vgvg ×
PrPrvg+vg+

Pr+vg+
在这里,F2代不符合9∶3∶3∶1。主要原因是不同 对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不能自由组合,F1代产生 的不同类型的配子数目不相等,Morgan是以果蝇为
试验材料,证明的方法还是用测交法。
❖ 果蝇:

红眼对紫眼是显性(Pr+—pr)

长翅对残翅为显性(vg+—vg)
❖ 相引组
❖ Pr+ Pr+ vg+ vg+ × Pr Pr vg vg
长花粉 : 短花粉 (4831+393):(1338+390)=5224:1728≈3:1
第二个试验:
紫花:红花
(226+95):(97+1)=321:98≈3:1
长花粉:短花粉 (226+97):(95+1)=323:96≈3:1
以上结果一对形状都受分离规律支配,但不符合独立
分配规律。说明这两对基因不是独立遗传的。
Ft 红 长
157
↓ F1 Pr+prvg+vg × Pr+vg prvg+ prvg
prprvgvg ↓
prvg
红 残 紫长 紫 残
965 1067 146
相斥组也不符合Mendel’s规律, 四种配子数目不相等

• §2.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理
• 一、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
• (一)完全连锁:杂合基因型不产生重组类型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