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题型七 观点选择类主观题专项练

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题型七 观点选择类主观题专项练

题型七观点选择类主观题专项练
题型概述
此类试题往往以“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你赞同哪种观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任选一种观点”等进行设问,要求在选择某一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

一般来说这类试题的论点不具唯一性,只要不涉及是非性论题,都可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

试题的解答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但同样要求对材料信息进行有效解读和利用。

这类试题往往是等级式得分,要注意知识运用准确完整,语言表达规范,逻辑线索清晰。

解题模板
题组训练
1.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地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赞成或反对均可,但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首先得表明态度,然后再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教材原理对接,如果材料中的观点换为教材语句,可以直接抄写下来作为[答案]。

[答案]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

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但《现代汉语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

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

其二,《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

其三,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马”“辣么美”“表酱紫”……不知从何时,这样的网络新词开始充斥到社会生活中。

南宁一位小哥在录制失恋视频中表示难受想哭,结果因为他的一口方言,大家听成了“蓝瘦香菇”。

“蓝瘦香菇”一时成为网络新词。

深圳某家企业及时捕捉商机,迅速抢注了“蓝瘦香菇”。

有人认为,网络新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

“接地气”的用语,这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能帮助人们更便捷、更有趣地交流。

网络新词,爆发人类语言创新的“洪荒之力”。

有人则认为,大量使用网络新词,严重影响了词义句意的表达,会对传统的汉字文化造成伤害。

网络新词,实则是对汉字文化的一种亵渎、对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曲解和不尊重。

对网络新词的使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
知识阐明其理由。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对网络新词的使用是赞成还是反对并说明理由。

可以选择赞成,也可以选择反对,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答案]观点一:赞成。

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网络新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要因时而变,传统的汉字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网络新词能帮助人们更便捷、更有趣地交流。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网络新词是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有利于促进汉字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观点二:反对。

①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网络新词严重影响了词义句意的表达,不利于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②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网络新词是对传统汉字文化的一种亵渎,不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利于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③网络新词是对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曲解和不尊重,容易导致“历史虚无主义”,也不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年画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贴年画是中国千百年的传统风俗。

然而,随着时光流逝,年画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对于是否是要保护年画,人们也是众说纷纭。

支持保护年画的人认为:
“年画增添喜庆,也传承着传统文化。


“年画,不仅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新春期盼,更是民风教化的重要载体,就像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年画,点缀着‘年文化’,凝聚着‘年文化’的情感精神。


反对保护年画的人认为:
“传统年画中有不少迷信、落后的内容。


“随着时代变迁,年画原有的功能和地位日渐式微,传统年画的市场越来越小。


“当今时代,伴随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年画逐渐失去了大众文化传媒的功能,年画存在的社会基础正逐渐失去。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保护年画?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无论赞成还是反对,都要说明理由。

[答案]观点一:赞成保护年画。

①年画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承载了传统的文化和精神,保护年画就是为了保留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继承。

②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我们保护年画并不排斥在尽可能保持原貌基础上的创新。

③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保护年画是保护传统文化的特色,有利于文化的多样性。

④年画作为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凝聚着中国人的情感精神,有助于我们树立文化自信。

观点二:反对保护年画。

①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应该有所淘汰和创新。

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文化的发展,就必须有新的创意,引进新的元素,对于失去市场的年画应该逐渐淘汰。

③传统年画中有不少迷信、落后的内容,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④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年画存在的社会基础正在失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