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文写作-概述剖析

应用文写作-概述剖析






1、原始社会是应用文的孕育时期 2、从奴隶社会到战国是应用文的发端时期 3、秦汉时期是应用文的发展时期 4、魏晋南北朝是应用文的成熟时期 5、隋唐宋是应用文发展的高峰时期 6、元明清是应用文发展的稳定时期 7、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时期 8、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应用文的起源阶段
自从有了文字开始,即有了应用文。应用文是顺应历史 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应用文起源于“五帝”时代。5000年前的我国原始社会 已为文字记事提供了物资的和社会的基础(伏羲氏时期 )之后文字代替结绳,产生了应用文体的雏形。
注意问题


成绩组成: 考勤10%+平日20%+期末考试70%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开设的一门公共课。 在学科体系上,它是写作学的组成部分,是 基础写作的继续和延伸,与其他专业写作相 平行,并与语言学、秘书学、文书学、传播 学有关学科相交叉,具有明显的专业性、通 用性、综合性和边缘性。

案例导入
【新民晚报】

80多个文科毕业生竟没有几个能 写出一份完整的邀请函。其中南 京某知名大学新闻系一名女生特 别出众,自荐材料显示不仅几乎 每年都获得奖学金,且获奖的各 种荣誉证书的复印件有几十张, 尤其是在数家报社实习发表的厚 厚一摞作品更使令她高人一筹。 考试中,有一题是根据素材写一 则邀请函,这名女生在正文部分 将素材罗列了一下,不仅题目没 有邀请函字样,文章也没有抬头, 时间、地点则被移到了备注里面。
秦 代
应用文体分类制度正式确立的初步成熟时期。 李斯制定了应用文程式,对应用文写作作了 一系列规定:“避讳”制度、“抬头”制度、 “用印”制度。 带有公牍文性质的书信相当盛行。


李斯的《谏逐客书》
汉 代
公务应用文书有了新的发展。 产生了书、议、策、论、疏等应用文体式; 明确下行用诏、制、敕,上行用章、奏、表、 议等。表述也采用了相对固定的格式。 汉代重视应用写作人才,把应用写作列为考试 内容。因此,产生很多名家名篇:
“啰嗦先生”的一封家信
吾妻: 昔日啰嗦往日啰嗦而今不复啰嗦也。吾 在下月即返故里,不在初一,即在初二,不 在初二,即在初三,不在初三,即在初 四„„不在二十八,即在二十九,所以不写 三十日,因下月系小月之故也。家中有棉鞋 一双,希吾妻拿出来拍拍打打,打打拍拍, 因多灰尘之故也。希吾妻千万不要忘记。为 省笔墨起见,吾不写草头大萬字,故以方字 去点代之。„„


贾谊《论积贮疏》 司马迁《报任安书》
返回
魏晋南北朝时期
应用文发展的自觉时期。 不仅名家名篇迭出,而且应用文写作理论的探 索与研究很有成果。 曹操父子对应用文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应用文理论研究成果显著:


曹丕的《典论· 论文》 陆机的《文赋》等
返回Leabharlann 隋唐宋时期应用文体发展比较完备的时期。北宋时期,在历史上首次出现 了“应用文”一词。苏轼在《答刘巨济书》中曾说:() 明确了应用文的行文走向,对应用文格式有了严格的规定,形 成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一文一事制度、应用文用纸制度、应用 文折叠制度、应用文拟制和誊写制度、应用文贴黄和编号制 度)。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应用文的更快发展。佳作名篇不断 涌现。
用于记载君臣议政时的 用于记载上古典章制度 用于教诲开导,给后人 是用兵征战时将士的誓言 是训诫勉励的文告, 是君主的命令,帝王 谈话和他们的治国之策 以警示 用以告诫鼓舞民众 赐给臣子的诏书 这些文种,相当于现代公文中的命令、通告、纪要 等,都是机关应用文。《尚书》的篇章结构相当完整,有 条理,有层次,有一定的章法,是我国应用文形成的标志。
二、内容的真实性


应用文必须符合生活真实的原则。 应用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内容的真实性,其涉及的人与事, 一定要确有其人其事,情节、数字、细节都不能虚构。 失去真实性,应用文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甚至造成重大破 坏性影响。
三、作者和读者的特定性
文学创作作者是个人,读者对象有不确定性、广泛性。 应用文的作者,尤其是应用文的作者,一般不是个人,而是 一个集体。比如政府工作报告的撰写。其读者也是特定的。 尤其一些保密的文件。
生活的文字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 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 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 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 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第一章:绪论
本篇教学目的: 了解应用写作的基本性质特点, 掌握应用写作的基本过程,为后 续章节学习提供概念基础和框架。

应用写作的性质

应用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和图表符号, 为制作有实行管理、传递信息等社会效 用的文字或文章而进行的一种写作活动。 应用写作的产物是应用文。
返回
辛亥革命以后

社会巨大变革引发了我国应用文体由古 体到新体的巨大变革。
返回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应用文写作与研究取得了令 人瞩目的成绩。进入90年代后,应用文发展更为 迅速,并日趋国际化、现代化和专业化,建立了 应用写作理论体系和基本功训练体系。
应用写作的涵义
• 应用写作是机关 或个人,应用于 日常工作与生活 需要的一种写作 活动;应用文是 应用写作的成果.

“应用文”名词的产生

明确地把“应用文”作为文体 概念提出的是清代学者刘熙载, 他在《艺概•文概》中说:“辞命 体,推之即可为一切应用之文。 应用文有上行,有下行,有平 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
应用写作的历史

应用写作是基于人类以生产劳动为主各种社会生活的 实际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应用写 作也是基于统治的需要,为政治服务的。

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 接远客!”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 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 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 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 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 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 红洋缎窄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 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 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 接见。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 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 ‘凤辣 子’就是了。

[博士寻驴]
从前,有一位老先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人 称“博士”。有一天家人告诉他,家里一头黑驴丢 失了,请老爷写个寻驴启事,博士磨墨铺纸,提笔 运腕,一张《寻驴启事》一气呵成,墨迹未干就张 贴在闹市口了。几天过去了,一点消息也没有,博 士来到闹市口一看,启事还在,不少人在围观,有 人正摇头晃脑地给大家念着:“„„我中华古国、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文明教化,„„ 盘古开天„„,唐宗„„,宋祖„„” 一个寻驴启事洋洋洒洒几千字下去,还没提到 一个驴字。围观的人没等念完,就四下散去。
讨论
: 1.博士的《寻驴启事》为什么没有到达
预期效果?
----博士混淆了应用文和文学作品的写作方法,将 本该用应用文格式书写的启事写成了文学作品,丧 失了应用文的实用性功能。

2.“啰嗦先生”讲明了回家的具体日期 没?

3.应用文的概念是什么?特征是什么? 其与文学作品的区别是什么?
比较~~小说(为情造文)
本课程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 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使学生掌握 一般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规范,以适应将 来工作的需要。
应用写作的应用很广泛, 大到中央、政府机关,小到 个人,都要用到应用文。学 习应用写作,一是为了在工 作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 率,二是为了提高个人综合 素质,尤其是个人文化素质。 在工作中使用应用文,是以 文辅政,是提高执政能力、 加强管理的重要方面;在个 人生活中使用,是提高自己 办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 重要方面。
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
意思是:殷王命令奴隶们努力耕 田,那就能获得好收成。
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文章总集是《尚 书》。它是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一部以应用文为主的 文集,汉代以后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称为《书经》。 《尚书》以记言为主,主要是春秋战国帝王和部族首 领的言论,诸如天子的号令、王公的讲话、君臣间的 相告。朱自清先生曾指出:“所谓记言,其实也是记 事。”《尚书》的体例,收虞、夏、商、周四代文告 22篇,一共分为典、谟、训、诰、誓、命六体。
综 上 所 述
应用文的特性



一、明确的实用性 实用是应用文区别于其它文体的本质属性
1、从写作的目的来看,都为了解决生活或工作中的某个目的 而写的。其或报告情况,或请示工作,或商洽事项,或交流 经验,或发布法规。(目的明确) 2、从写作内容来看,无论是所指的对象、所提出的要解决的 问题,所反映的情况,还是作者对问题的分析,对问题所持 的态度以及所提出的意见等,都是明确的。(内容明确) 3、从写作的效用看,它直接参与社会组织的管理、指导、协 调、规范、促进问题的解决。(效用明显) 4、表现写作形式上,有固定或惯用的写作模式,体现出实用 方便的特点。(形式实用)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韩愈《祭十二郎文》 向在科场时,不得已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作应用文,不幸为人 传写,深为羞愧。
返回
元明清历史时期
应用文发展趋于稳定时期。 这个时期对隋唐以后新文体的研究,对应用文 的理论研究又有了新的发现与贡献。


明代吴讷的《文章辩体》 徐师曾的《文体明辨》 清代刘熙载的《艺概· 文概》等。
比较~~应用文(因事生文)

癸卯十,今日雨——甲骨文(距今3000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