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纳米颗粒的基本理论
19
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的电子数为奇数的情况;如果哈密顿量只具有 时间反演不变性,总角动量为ћ的整数倍时,则 适用正交分布,也就是<Hso>很强,外场作用能 很低,每个粒子含有电子数为偶数的情况适用 此分布。 ③当<Hso>和外场都很强时,哈密顿量的时间反 演不变性被强外场破坏了,则适用么正分布(a =2)。 ④当外场很强,而<Hso>较弱,不同自旋态不再 耦合,适用泊松分布。
为绝缘体。这里应当指出,实际情况下金属变为绝缘体除
了满足δ>kBT外,还需满足电子寿命τ> ħ/δ的条件。实验证 明,纳米Ag的确具有很高的电阻,类似于绝缘体,这就 是说,纳米Ag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24
三、小尺寸效应
当超细微粒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 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 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 件将被破坏;非晶态纳米微粒的颗粒表面层附 近原子密度减小,导致声、光、电、磁、热、 力学等特性呈现新的小尺寸效应。例如,光吸 收显著增加并产生吸收峰的等离子共振频移; 磁有序态向磁无序态、超导相向正常相的转变, 声子谱发生改变。
( K cm3 )
(2—22)
当T=1K时,能级最小间距δ/kB=1,代入上式求 得d=20nm。
23
量子尺寸效应
根据久保理论,只有δ>kBT时才会产生能级分裂,从而
出现量子尺寸效应,即
kB
(8.7 1018 ) / d 3 1
(2-23)
由此得出,当粒径d0<20nm,Ag纳米微粒变为非金属 绝缘体,如果温度高于1K。则要求d0<<20nm才有可能变
20
二、量子尺寸效应
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值时,金属费米能级 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的现象 和纳米半导体微粒存在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分 子轨道和最低未被占据的分子轨道能级,能隙 变宽现象均称为量子尺寸效应。能带理论表明, 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电子能级一般是连续的,这 一点只有在高温或宏观尺寸情况下才成立。
14
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这个子系综的电子能级分布依赖于粒子的表面势和电子哈 密顿量的基本对称性。在这个子系综里所有粒子为近球形, 只是表面有些粗糙(原子尺度的),这就导致粒子的表面势 不同。球形粒子本来具有高的对称性、产生简并态,但粒 子表面势的不同使得简并态消失。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能级 服从什么规律(概率密度)取决于哈密顿量的变换性质。哈 密顿量的变换性质主要取决于电子自旋——轨道相互作用 <Hso>、外场μBH与δ相比较的强弱程度。根据<Hso>与μBH 强弱程度不同,电子能级分布存在四种情况,即概率密度 a 可能具有四种分布。这里N1表示电子能级数,a=0,1,2, PN 4,它代表不同的分布, 即泊松分布、正交分布、么正分 布和耦对分布(见表2-1)。
12
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20世纪70至80年代,超微粒子制备的发展和实验 技术不断完善,在超微粒物性的研究上取得了一 些突破性的进展。例如,用电子自旋共振、磁化 率、磁共振和磁弛豫及比热等测量结果都证实了 超微粒子存在量子尺寸效应,这就进一步支持和 发展了久保理论。当然,久保理论本身存在许多 不足之处,因此,久保理论提出后一些科学工作 者对它进行了修正。下节将介绍Denton等人对久保 理论的的修正。
13
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电子能级的统计学和热力学 试样进行热力学实验时,总是处于一定的外界条 件下。例如,外界磁场的强弱程度,自旋与轨道交 互作用<Hso>的强弱程度都会对电子能级分布有影 响,使电子能级分布服从不同的规律。 实际上由小粒子构成的试样中粒子的尺寸有一个 分布,因此它们的平均能级间隔δ也有一个分布。 在处理热力学问题时,首先考虑粒子具有一个δ的 情况,然后在δ分布范围(粒径分布范围)进行平均。 设所有小粒子的平均能级间隔处于δ - δ+dδ范围内, 这种小粒子的集合体称为子系综 (subensemble)。
5
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尽管用等能级近似模型推导出低温下单超微 粒子的比热公式,但实际上无法用实验证明, 这是因为我们只能对超微颗粒的集合体进行 实验。如何从一个超微颗粒的新理论解决理 论和实验相脱离的因难,这方面久保做出了 杰出的贡献。
6
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久保对小颗粒的大集合体的电子能态做了两点主 要假设: (1)简并费米液体假设 把超微粒子靠近费米面附近的电子状态看作是受 尺寸限制的简并电子气,假设它们的能级为准粒子 态的不连续能级,而准粒子之间交互作用可忽略不 计。当kBT<<δ(相邻二能级间平均能级间隔)时,这种 体系靠近费米面的电子能级分布服从Poisson分布: (2-2) 1 Pn ( ) ( / ) n exp( / ) n! 式中:Δ:二能态之间间隔; Pn(Δ):对应Δ的概率密度;
21
量子尺寸效应
对于只有有限个导电电子的超微粒子来说,低 温下能级是离散的,对于宏观物体包含无限个原子 (即导电电子数N→∞),由式(2-4)式可得能级间距 δ→0,即对大粒子或宏观物体能级间距几乎为零; 而对纳米微粒,所包含原子数有限,N值很小,这 就导致δ有一定的值,即能级间距发生分裂。当能 级间距大于热能、磁能、静磁能、静电能、光子能 量或超导态的凝聚能时,这时必须要考虑量子尺寸 效应。这会导致纳米微粒磁、光、声、热、电以及 超导电性与宏观特性有着显著的不同。
(2-5)
m : 电子质量
1 d3
由(2-4)式看出,当粒子为径的减小,能级间隔增大。
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久保理论提出后,长达约20年之久一直存在争论, 原因在于理论与某些研究者的实验结果存在不一致 之处。例如,1984年Cavicchi等发现,从一个超微 金属粒子取走或放入一个电子克服库仑力做功(W) 的绝对值从0到e2/d有一个均匀的分布,而不是久保 理论指出的为一常数(e2/d)。1986年Halperin经过深 入的研究指出,W的变化是由于在实验过程中电子 由金属粒子向氧化物或其他支撑试样的基体传输量 的变化所引起的,因此,他认为实验结果与久保理 论的不一致性不能归结为久保理论的不正确性,而 在于实验本身。
1
15
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2.1 不同外场条件下电子能级分布函数的类型 a 0 1 分布 泊松分布 正交分布 磁能µ H* B 大 小 自旋-轨道 交互作用能 小 小 大(偶数电子 的粒子) 大 大(奇数电子 的粒子)
2 4
幺正分布 耦对分布
大 小
16
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设电子的整个能谱用能态间隔表示为…, …。 '2, '1,0,1,2, 外场H=0时,找到N1个电子能级的概率,可以 写成
22
量子尺寸效应
有人利用久保关于能级间距的公式估计了Ag微粒在 1K时出现量子尺寸效应(由导体→绝缘体)的临界粒 径da:Ag的电子数密度n1=6×1022cm-3,由公式 :
2 EF (3 2 n1 ) 2 / 3 2m 和
4 EF 3 N
得到
kB
(8.7 1018 ) / d 3
18
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电子哈密顿量的性质与概率密度类型之间的关系 可归纳如下: ①如果哈密顿量具有时间的反演不变性,空间的反 演不变性,或总角动量为ћ的整数倍时,则适用正交 分布(a=1),也就是适用于自旋—轨道耦合<Hso>和 外场作用能与δ相比很小的情况,<Hso>很小的元素 有Li、Na、K、Mg、A1等轻元素。 ②如果哈密顿量只具有时间反演不变性,而且总角 动量是ћ的半整数倍时,则适用耦对分布(a=4),也 就是适用于<Hso>很强,但外场很弱并且每个粒子
n :二能态间的能级数。
7
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如果Δ为相邻能级间隔,则n=0。间隔为Δ的二能
态的几率Pn(Δ)与哈密顿量(Hamiltonian)的变换性 质有关。例如,在自旋与轨道交互作用弱和外加 磁场小的情况下,电子哈密顿量具有时空反演的 不变性,且在Δ比较小的情况下,Pn(Δ)随Δ减小
而减小。久保的模型优越于等能级间隔模型,比
较好地解释了低温下超微粒子的物理性能。
8
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2)超微粒子电中性假设 久保认为,对于一个超微粒子取走或放入一个 电子都是十分困难的。他提出了一个著名公式 kBT<< W ≈e 2/d = 1.5×105kB/dK (Å) (2-3) 式中:W:为从一个超微粒子取出或放入一个电 子克服 库仑力所做的功; d: 为超微粒直径; e: 为电子电荷。 由此式表明随d值下降,W增加,所以低温下热 涨落很难改变超微粒子电中性。
P2a () a 1 ( / )a exp[Ba ( / )2 ] 2
a P3a (, ' ) 3 (3a 2) [' ( ' )]a exp[a(2 ' '2 / 3 ]2
(2-7)
(2-8)
和为能级间隔,在N1=2时只有一个能级间隔; N1=3时,有两个能级间隔和。
9
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在足够低的温度下,有人估计当颗粒尺寸为1nm 时 , W 比 δ 小 两 个 数 量 级 , 根 据 公 式 (2-3) 可 知 kBT<<δ,可见1nm的小颗粒在低温下量子尺寸效
应很明显。 针对低温下电子能级是离散的,且这
种离散对材料热力学性质起很大作用,例如,超
微粒的比热、磁化率明显区别于大块材料,久保
及其合作者提出相邻电子能级间距和颗粒直径的 关系,提出著名的公式:
10
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4 EF V 1 3 N
(2-4)
式中: N:为一个超微粒的总导电电子数; V:为超微粒体积; EF:为费米能级,它可以用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