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秦部分)第一章--上古神话

(先秦部分)第一章--上古神话


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
尤。”(《太平御览》卷
十五引《志林》)
20
• 黄帝与炎帝及蚩尤的战争正是以神话的方 式记载了当时中原地区及中原与南方部落 之间的兼并融合,从中我们可以间接地了 解华夏民族融合的过程。而黄帝正是通过 他杰出的才能,在对内兼并和对外抗御两 场大战中,大显神威确立了他作为中华民 族始祖的形象。
第一章 上古神话
1
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一、神话的产生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
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 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 形式本身”。神话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资源。
2
二、各类书籍对神话的记载
1.诗歌:《诗经》、《楚辞》; 2. 历史散文:《左传》、《国语》、《逸周 书》、《穆天子传》; 3. 诸子散文:《庄子》、《孟子》、《墨 子》、《韩非子》; 4. 秦汉著作:《吕氏春秋》、《淮南子》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 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鲧禹治水的神话在先秦典 籍占有突出地位:
《山海经·海内经》云: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 壤以堙yīn洪水,不待帝 命,帝令祝融杀鲧於羽郊。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 土以定九州。”
17
洪水神话——鲧禹治水
• 这类神话的出现,说 明了洪水浩劫作为远 古时期真实的自然灾 害对当时及其后的人 民心灵的回应。
( 《淮南子·本经训》)
后羿射日图·汉画像砖
22
23
5.英雄神话——夸父逐日、刑天舞干 戚、精卫填海等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
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 经·海外北经》)。
24
夸父逐日
这是一个悲壮的传说。 塑造了一个敢于同太 阳竞走的英雄,表达 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坚 强意志和伟大气魄。 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先 民壮丽的理想。
25
精卫填海
•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 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 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 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 海。 (《山海经·北山 经》)
26
刑天舞干戚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 帝断其首,葬之常羊 之山。乃以乳为目, 以脐为口,操干戚以 舞。
3
5.《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
1.《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 年之间,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 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 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2.《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 多的著作,最具神话学价值。全书共分 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 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 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 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 的资料。
教材P9页作品
18
4、战争神话——黄帝与炎帝及蚩尤的战争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 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 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 天女曰‘魃’ bá。雨止, 遂杀蚩尤。”(《山海 经·大荒北经》)
19
“黄帝与蚩尤战于涿
(zhuō)鹿之野。蚩尤作
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
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
8
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 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 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 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 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 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 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 黎氓(黎民)。”(《绎史》卷 一一引《五运历年纪》)
9
盘古画像(汉), 肩上为伏羲女娲。 河南南阳县出土。
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 曰:“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 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大戴礼记·五帝德》) 子贡问孔子:“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子曰:“黄帝 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谋而亲,不约而成,大有 成功,此之谓四面也”(见汪继培辑本《尸子》卷下)。 《韩非子》中记鲁哀公问孔子“夔一足”的问题,孔子 解释为“夔非一足也,夔有一,足矣”。
干,盾牌(风神盾); 戚,大斧
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
27
二、中国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
1. 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 重的忧患意识 。
2. 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 的厚生爱民意识。
3. 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 民们的反抗精神。
28
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历史演变
一、神话历史化 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言:黄帝三百年。
4
5
6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一、中国神话的分类 1、创世神话
7
1、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
•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 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 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 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 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 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 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 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 地九百里。
21
5、英雄神话——后羿射日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 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山海经·海内经》)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 而民无所食。猰貐yà yǔ 、凿齿、九婴、 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 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 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 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 于桑林。万民皆喜。”
10
2、始祖神话 ——女娲补天、造人神话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
不兼复,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
水浩洋而不色石以补苍天,断螯足以立四极,
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
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 (《淮南子·览冥训》)
11
• 体现了原始人类深重的忧 患意识
塑造了一个具有厚生爱民 思想的女神形象
12
始祖神话 ——女娲补天、造人神话
•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 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 供,乃引绳于絙[gēng]泥中, 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 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 俗通》)
13
14
伏羲女娲图,1965年 唐墓出土。 神话传说中的女娲是 人首蛇身。在中国古 代传说中,流传着伏 羲女娲兄妹通婚的故 事。故事中说,伏羲 和女娲是兄妹关系, 天降洪水,兄妹俩爬 进一个大葫芦里,躲 过了劫难,然后兄妹 结婚,繁衍了人类。
15
伏羲女娲 交尾图·汉 画像砖
16
3、洪水神话——鲧禹治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