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阑尾炎第八版课件

急性阑尾炎第八版课件

原则为右半结肠切除术 ❖ 粘液型治疗同结肠型,预后较好
2020/9/8
第四节 慢性阑尾炎
(chronic appendicitis)
❖ 病因和病理:急性转变,阑尾壁不同程度的纤维 化及炎性细胞浸润,官腔狭窄;
❖ 临床表现及诊断:有急性阑尾炎发作病史,反复 发作
❖ 治疗:手术治疗,病理检查证实
第五节 阑尾肿瘤
❖阑尾类癌(cacinoid tumors) ❖ 阑尾腺癌(adenocarcinoma) ❖阑尾囊性肿瘤(cystic neoplasms)
4、老年急性阑尾炎
❖ 症状不典型:痛觉不敏感,病理改变重而自我感 觉症状轻,压痛、反跳疼不明显
❖ 阑尾退化,易于坏死穿孔 ❖ 全身反应有时亦不明显 ❖ 诊断确立后应积极手术
5、AIDS/HIV感然病人的阑尾炎
❖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 ❖ WBC不高 ❖ 超生或CT有助于诊断 ❖ 早期手术,否则穿孔率达40% ❖非手术禁忌
2、小儿阑尾炎
❖ 主诉不清楚 ❖ 病情发展快、重、早期出现呕吐; ❖ 右下腹体征不明显,很少有局部明显牙痛和肌紧
张 ❖ 穿孔率可达30%,并发症及死亡率高 ❖ 早期手术
3、妊娠合并阑尾炎
❖ 阑尾向右上方移位,诊断困难 ❖ 进展快、容易穿孔、穿孔不易局限 ❖ 炎症刺激可诱发流产或早产 ❖ 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应注意保胎
McBurney 切口
(1)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s sign)
❖ 按压左下腹降结肠,压力传导至肓肠和阑尾处, 出现右下腹部疼痛
(2)腰大肌试验(Psoas' sign)
❖ 右下肢后伸,诱发右下腹部疼痛 ❖ 提示阑尾位肓肠后方
(3)闭孔肌试验(Obturator's sign)
❖ 右下肢屈曲、内旋引起右下腹部疼痛 ❖ 说明阑尾位置低、 ❖ 靠近闭孔内肌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Kurt Semm (1983)
治疗原则:2. 非手术治疗
❖ 适应症 1.早期单纯性阑尾炎及急性阑尾炎早期阶段 2.病人不接受手术治疗 3.有手术禁忌症者
❖ 措施 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并发症
➢腹腔脓肿 ➢内外瘘形成 ➢门静脉炎(plyephlebitis) ➢出血 ➢切口感染 ➢粘连性肠梗阻 ➢残株炎 ➢粪瘘
(一)阑尾类癌
❖ 起源于噬银细胞;占胃肠道类癌的45%,阑尾肿 瘤的90%,市消化道类癌的最常见部位;
❖ ¾ 位于远端,坚硬、边界清楚的黄褐色肿物 ❖ &除术
(二)阑尾腺癌
❖ 起源于阑尾粘膜上皮细胞;分结肠型和粘液型; ❖ 结肠型:临床表现病检与右半结肠癌类似,治疗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 WBC↑,中性粒细胞为主,是重要参考指标 ❖ 尿常规:尿中可出现少量白细胞或红细胞 ❖ X线检查:无特异性,主要用于鉴别诊断 ❖ B超、CT ❖ 腹腔镜检查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1. 手术治疗 (Appendectomy)
传统阑尾切除术 McBurney(1889)
并发症及其处理
处理
穿刺引流或手术 对症处理
大剂量广谱抗生素,保肝药 止血药,手术止血 敞开换药
口服石蜡油,手术松解粘连 再次手术切除 非手术治疗
第三节 特殊类型阑尾炎
1、新生儿阑尾炎
❖ 早期表现无特殊性、仅有厌食、呕吐、腹泻和脱 水,发热
❖ 白细胞升高不明显 ❖ 阑尾穿孔率高,80%,死亡率高 ❖ 诊断后应及早手术治疗
3.
(1)
(2)
(3)
(4)
临床表现—症状
1
转移性右下腹痛
2
胃肠道症状
3
全身症状
转移性右下腹痛
为什么急性阑尾炎会出现转移性右下
腹痛?(提示:请从解剖学 、病理生
理学角度分析)
炎症出现后,痛觉感受阈 降低,兴奋性增加,影响了 脊髓背根中的体神经,发 生牵涉痛,部位转移到右 下腹。
脐周痛:炎症早期,阑尾的 管腔阻塞, 管壁剧烈地收 缩,表现为纯内脏痛,伴恶 心、呕吐,
第二节 急性阑尾炎
病因
▪ 阑尾官腔阻塞: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 ▪ 细菌入侵:多为肠道内的各种革兰氏阴性菌和 厌氧菌。 ▪ 其 他:先天畸形,肠道功能紊乱
临床病理分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转归
炎症消退 炎症局限化
(3)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
炎症扩散
(4)阑尾周围脓肿
(periappendicular abscess)
❖ 阑尾动脉是无侧支的终末动脉,是回结 肠动脉的分支
❖ 阑尾静脉回流:阑尾静脉→回结肠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
❖ 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 传入,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
解剖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 阑尾黏膜由结肠上皮构成,可分泌少 量粘液,与盲肠相通
❖ 参与B细胞的产生和成熟,有一定免 疫功能;
Contents
1
解剖生理概要
2
急性阑尾炎
3
特殊类型阑尾炎
4
慢性阑尾炎
5
阑尾肿瘤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 阑尾(appendix)为一狭窄盲管结构,外形 呈蚯蚓状,根部连接于盲肠,是三条结 肠带的会合点;
❖ 长约2-20cm不等,一般为6-8cm,直径 约0.5-0.7cm;
❖ 阑尾系膜为三角形皱襞
炎症波及腹膜壁层, 出现腹膜皮肤反射
痛,疼痛的程度更剧 烈,伴有压痛,反跳痛 和肌紧张。
临床表现—体征
❖ 1.右下腹固定压痛:早期表现、腹痛转移至右下腹前 已存在。是最重要的体征;
❖ 2.腹膜刺激征象:反跳痛和肌紧张肠鸣音消失常是已 进展至化脓性阑尾炎的标志;
❖ 3.肛门指诊:炎症向盆腔蔓延,直肠前壁触痛 ❖ 4.右下腹痛性包块:阑尾周围脓肿 ❖ 5.其它体征
❖ 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对防止病毒感染 有一定作用;
❖ 淋巴组织出生后出现,12-20岁高峰 (200个淋巴滤泡),30岁后逐渐减 少,60岁后完全消失;
❖ 黏膜深部有噬银细胞,是阑尾类癌的 组织学基础
功能
第二节 急性阑尾炎
(acute appendictis)
❖ 腹部外科常见疾病 ❖ 是最常见的急腹症 ❖ 1886年Fitz首先命名 ❖ 1889年Mcburnery手术治疗 ❖ 变化多端,诊断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