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美术简史复习笔记

外国美术简史复习笔记

外国美术简史部分笔记
第四节爱琴美术、古代希腊美术
爱琴美术是希腊美术繁荣的前奏曲。

爱琴美术分布广泛,包括克里特岛、基克拉底斯群岛和迈锡尼,属于航海者文明,是个趋于开化的民族的美术。

他们所形成的“几何化风格”的雕像为希腊雕塑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美术是西方美术史上第一个繁荣的高峰期,分为四个阶段,即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古希腊艺术总体特征为:质朴(单纯、简练)、合理(感性合理与理性合理的统一)、端庄(典雅与庄重的造型、真诚与肃穆的形式)、谐调(和谐统一,用统一的精神统领作品的局部关系)。

一、爱琴美术
(1)建筑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宫(即传说中的迷宫),建于米诺斯王朝,由代达罗斯设计修建,是一座庞大而复杂的建筑群,占地两公顷,是古代世界著名的城市之一。

宫殿由一组组环绕内庭院的堂室构成,高低错落,踢蹬走道迂回曲折。

堂室安排错综复杂,使人进出艰难,故称迷宫。

内有居住室、浴室、凉台、仆役房间,还有下水道和通风等设备,与近代建筑接近。

宫殿内有丰富的壁画,反映了当时人的各种生活状态。

(2)绘画与雕刻“几何化风格”,是指希腊早期陶器上的装饰纹样为几何装饰花纹,后影响到雕刻领域,导致从雕刻、陶器装饰上都显露出几何化风格。

二、古希腊美术古希腊美术史的分期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1)荷马时期(公元前12—前8世纪)荷马时期最早的造型艺术作品是几何纹风格的陶瓶,这一时期的陪葬用小雕像也是几何形的,没有细节刻画。

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几何风格时期”。

几何装饰风格:早期陶器造型简朴,一般绘有三角形、菱形、同心圆等抽象形状,这些陶器被用来敬奉诸神或作为陪葬品。

东方样式风格:公元前800 年左右,出现人体和野兽的造型,神话故事人物也有描绘,几何装饰风格为东方样式风格所代替。

《第庇隆瓶》约公元前760 ~前750 年,赤土陶器。

《第庇隆瓶》中的葬礼进行仪式(右图)
(2)古风时期(公元前7—前6世纪)
古风时期是造型艺术的形成期。

在这一时期,东方文化通过贸易交往对希腊艺术产生了影响,而希腊艺术又通过吸收东方文化之长和逐渐摆脱东方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是瓶画、建筑和雕刻。

古风时期是希腊艺术的形成时期,在大量学习了埃及、两河流域、意大利南部等地区的古老文化后,希腊人逐步摆脱了东方艺术的影响,最终确立起闻名于世、影响深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希腊艺术。

古风时期,奠定了情节性瓶画的类型、出现了希腊柱式、确立了雕塑发展的基本特征。

雕刻:古风时期的雕刻受埃及影响,人物处于正面直立的僵硬状态。

无论男女雕像,表情上都有千篇一律的微笑,被称为“古风的微笑”。

人物通常着色,衣纹和头发刻画通常具有装饰性特点。

公元前6世纪的大理石雕像中,一般着衣的少女被称为“科丽”,裸体的男青年像被称为“库罗斯”。

“古风的微笑”。

陶瓶艺术
陶瓶是希腊人主要的日常器皿和出口商品,雅典和科林斯是陶瓶重要生产中心,此时情节性瓶画的类型已经确立,以神话题材和日常生活题材为主。

陶器是古代希腊人的生活必须品和外销商品,独具实用和审美意义。

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东方风格——指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流行的一种陶艺,由于对东方出口,因此考虑到东方人的审美和实用,主要以动植物装饰纹样为主,有时直接采用东方纹样;其次是增强了装饰趣味,将动植物加以图案化。

黑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初,把主题人物涂成黑色,背景保持陶土的特色,使形象轮廓突出,有如剪影,细部稍用刻绘的线条来表现。

指在红色或黄褐色的泥胎上,用一种特殊黑漆描绘人物和装饰纹样的陶器。

红绘风格——与黑绘风格相反,即陶器上所画的人物、动物和各种纹样皆用红色,而底子则用黑。

故又称红彩风格。

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末。

这种风格优越处在于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线条刻划人物的动态表情,充分发挥线条的表现力。

神庙艺术神庙建筑形成了典型形式——圆柱式,即建筑周围用柱廊环绕。

两种基本的建筑柱式已经形成:多利斯式与爱奥尼亚式,,古风后期又形成了科林斯式。

古希腊建筑三种基本柱式:多利斯柱式的特色是坚固与结实,柱头平滑朴素。

这种柱子通常在希腊本土以及意大利南部的殖民地和西西里岛流行。

爱奥尼亚柱式比较细长高雅。

它的柱头有一对向下卷的旋涡纹样,这种柱
子通常希腊东部以及爱琴海中的岛屿流行。

科林斯柱式很少出现在希腊世界里,倒是在罗马神殿经常出现,它的柱头非常华丽,围绕着装饰。

《赫拉女神庙》,公元前6世纪中叶,意大利
(3)古典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
这一时期是希腊艺术的繁荣期,艺术的各门类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以建筑和雕刻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

希腊艺术的“黄金时期”。

古典初期:雕像:仍然有朴实和严谨的作风,古风式的微笑已消失,开始表现人物的动态,对于人体雕像重心和运动感的处理是这一时期革命性的变革。

“对应原则”/歇站式、1:7的人体比例《持矛者》(罗马复制品)古典盛期(公元前450——前400年)希腊艺术的“黄金时期”。

雅典卫城由菲狄亚斯主持修复,历时40 年完成,其建筑和雕塑代表了古典盛期美术的的最高成就。

“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温克尔曼“湿衣法”帕特侬神庙,公元前447年——前432年,雅典卫城
古典晚期(公元前4世纪)
建筑民用公共建筑繁荣,剧场、会堂、浴室、体育场占了建筑的很大比重。

雕刻由古典盛期龚想化的样式,开始转向对真实的人的研究,人物雕像有了个性、感情和情绪的变化;女性裸体开始出现。

雕刻家越来越专门化,普拉克希特列斯风格幽雅秀美;斯柯帕斯斯的作品充满动感和悲剧风格;利西普斯则倾向于自然质朴的风格。

戴奥尼索斯剧场,公元前600——前500年。

(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1世纪)
希腊化时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服希腊各城邦,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随着帝国的不断征服与扩张,产生了希腊文化向东方的传播以及与东方文化的交流,这一时期又称之为“希腊化时期”。

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是雕刻,雕刻艺术形成了以不同的地区为中心的各种风格。

古希腊美术繁荣的前提条件:
①在地中海“迷人的气候”下生活的人们具有强烈的美感意识。

②开明的政治为艺术繁荣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

③为保家卫国强健体魄,形体健美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素材,常给优秀运动员塑像。

④具有开明的宗教观,倡确立“人、神同形同性”学说与观念,重视人的本位作用。

⑤有发达的古典哲学和自然科学。

尤其是“数”的比例关系直接影响到建筑与雕刻的比例问题。

⑥境内盛产色美质坚的大理石,为艺术创作提供了雕刻材质。

⑦美妙的神话传说成为创作取之不尽的题材源泉。

雕刻成就:・
雕刻基本特点是质朴、合理、端庄、谐调,按照事物应该有的样子去模仿,按照“美的理念”创造,强调形象的理想化。

主要代表作品:《命运三女神》、《宙斯》、《胜利女神》(又名萨莫色雷斯的尼开神像)、《米罗斯的阿芙洛蒂德》。

主要雕刻家及代表作品:米隆(强调“节奏”和揭示戏剧性情节的雕刻家)的代表作品是《掷铁饼者》,菲迪亚斯(古典理想美风格创始人)的代表作品是《命运三女神》,波里克利托斯(既是雕刻家又是理论家,著《法则》,提出7:1人体比例规范)的代表作品是《持矛者》,普拉克西特利斯(抒情风格代表人物,第一个完整地制作女性裸体雕像的艺术家)的代表作品是《克尼多斯的阿芙洛蒂德》,斯珂帕斯(表现激情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是《狂怒的美娜德》、《尼奥贝群像》,里西普斯(强调三度空间各个角度的美感,集古典雕刻之大成者)的代表作品是《刮汗污的运动员》、《缚鞋的赫尔美斯》等。

希腊瓶画:
根据绘画方法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即白底彩绘式、红绘式和黑绘式。

瓶画对研究希腊绘画极有价值。

古代希腊艺术的特点及意义
1、歌颂人、赞美人、以观察现实中的人为出发点的写实艺术,模仿自然基础上的理想美;
2、认为美是客观的数量比例的和谐,黄金比、人体比例1:7,l:8,寻求和确立美客观标准;
3、强调理性和共性,确立了建筑解式和以优美典雅为模式的人体雕刻模式,也因此奠定了西方古典艺术的基础。

补充经典作品解析:掷铁饼者大理石雕复制品,高约152厘米,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均有收藏,原作为青铜,米隆作于约公元前450年。

公元前449年到公元前334年是希腊雕塑艺术的全盛阶段,在艺术史上被称为“古典时期”,这一期间出现了大量优秀的雕塑作品,《掷铁饼者》就是现存流传最广的艺术杰作之一,也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显示出古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

•艺术家把握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令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为后世的艺术创作创造了成功的典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