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原理》导论.ppt (1)

《经济学原理》导论.ppt (1)

2.如果一个人在煤矿劳动的年薪是2万美元,而在机关工作 的工资是1.5万美元,则他在一所免费大学就读的机会成本 是( ) A、2万美元 B、1.5万美元 C、3.5万美元 D、0.5万美元
第一节 小结
l 资源配置 l 生产可能性边界 l 机会成本
第二节 选择和制度
l 经济制度:资源配置的方式。
l 计划经济 由中央集中做出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 l 市场经济 由市场参与者通过价格来做出资源配置
经济学
课程地位与作用
l 《经济学》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管 理学》、《网络营销》、《国际贸易》、《财政 学》、《金融学》等课程的基础。
l 学习《经济学》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分析现 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l 学习《经济学》有利于大家的就业。
p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p 平时占40%:
l 居民户包括个人和家庭,厂商即企业,政府包括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l 不同的经济主体有不同的活动目标或目标函数。 如:企业是为了利润最大化或产量、产值最大化、 市场占有最大化等。
经济、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5)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
l 如何最有效率地利用各种稀缺资源问题,如何决 策和设计各种规章和制度,从而使效率最大化, 资源配置最优化。
l 宏观经济学
l 考察对象:整个国民经济活动 l 主要研究内容
经济活动中有关经济总量的决定与变化
例如:
l 国民收入与总就业量 l 社会消费、储蓄与投资数量与比例 l 货币流通量与流通速度 l 价格总水平与利息率 l 经济波动 l 经济增长
本章重点概念:
l 机会成本 l 生产可能性边界 l 混合经济 l 帕里托最优 l 外部性
l 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微 乎其微的。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平均成本是500美元,但 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 罐汽水的成本而已。只要等乘客所支付的钱大于边际成本, 卖给他机票就是有利可图的。
l 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
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p 抽查提问。 p 考勤。 p 作业。
p 期末考试占60%
导论
第一节 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 第二节 选择和制度 第三节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思考与讨论:
l 为什么一些商品亏本了还要卖? l CPI的高涨意味着什么?对于个人怎么应对CPI的
上涨 l 国家4万亿的投资计划意欲如何?对中国经济是
如何发挥作用的? l 什么叫“流动性泛滥”?与货币政策有什么关系

与经济相关的种种现象,都可以通过对《 经济学》的学习去认识和理解……
两会快评:新瓶旧酒的经济增长方式
显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口号在 中国大地上已经喊了很多年。即使如此重视,但残酷 的摆在大家面前的一系列数字却是:中国现在每百万 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 日本的近6倍。中国1吨煤产生的效率仅相当于美国的 28.6%、欧盟的16.8%、日本的3%~10%。中国现在 经济增长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以上。这样低效 率的巨额能耗,直接导致了中国在去年底的哥本哈根 地球峰会上,被众多国家施以巨大的压力,这种低效 率被认为是推动中国成为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第一 大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2. 经济学
1)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有限资源优
化配置以满足人们无限需求的社会科学。
2) 资源:即经济资源,也称为生产要素,是人类用
来进行经济活动所必需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它包 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等有形资源,还包括企业 家才能、技术、知识、管理、时间、信息、商誉、 网络等无形资源。
things are)
第四节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l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居民和企业的经
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
l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
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 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并变动的。 l 微观经济学侧重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分析, 宏观经济学侧重政府行为的分析。
经济学基本知识
l 微观经济学
l 考察对象:单个经济单位(厂商、消费者) l 主要研究内容: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 例如:
l 生产者如何分配资源以获取最大利润 l 消费者分配收入以获取最大效用 l 厂商如何决定产量、投入生产要素的数量、成本和
利润 l 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价格如何决定
l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生产这些物 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在经济学中,这 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l 资源也称生产要素,是指那些用于生产商品或 劳务所必须投入的物品或劳务。
(1)土地:土地、石油、 树木、水等自然资源 (2)资本:是指为生产其他物品而生产出来的
耐用物品。如机器、设备、 厂房 等 (3)劳动:人的能力。
例:
l 假设一架200个座位的飞机横越国内飞行一次,航空公司 的成本是10万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 是10万美元除以200,即500美元。有人会得出结论:航空 公司的票价决不应该低于500美元。
l 假设一架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位。在登机口的 乘客愿意支付300美元买一张票。航空公司应该卖给他 票吗?
2、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机会成本
(1)生产可能性边界
假设
l 社会资源和技术水平一定 l 一个社会只生产X和Y两种产品
可能性 A
B
C
D
E
F

15
14
12
9
5
0

0
1
2
3
4
5
可A B C D E F 能 性
Y 15 14 12 9 5 0
X0 1 2 3 4 5

生产可能性边界
15 A B

12
生产可能性边界: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稀缺和选择
不知足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见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欲望 需求 物品和服务
l 在去年,中国的投资率上升到46.8%,最终消费率降 到了48.6%,投资率上升到改革以来的最高水平,消 费率下降到改革以来的最低水平。投资和消费的比例 跟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相比,却是倒退到历史峰值。
l 由于中国体制中的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必然会将政绩 做给中央看,“面子”工程往往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一选 择。这就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过于依赖投资而拉动经 济的短期行为,唯GDP之上的政绩观更是比比皆是。 也很容易让地方政府忽视民生,没有多少动力去增加 老百姓口袋里面条件下所能达到 6
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C
D

E

O 123 4 5

说明:
l 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任何社会只能提供 生产可能性边界及其以内的产出。生产边界以外 的点是目前无法达到的。
l 当社会生产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说明社会 未能充分利用资源。
l 当社会生产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上,说明社 会经济处于有效率状态。为了多生产某种物品就 必须少生产其他物品。
3) 资源配置:对生产要素按照一定的数量、质量进
行组合、配置,以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和劳务 的过程。
经济、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4) 经济主体(Economic agents)
l 经济活动的决策者(decision makers)或从事经 济活动者(economic actors)。
l 三类经济主体:居民户(Households)、厂商( Firms)、政府(Governments)
资源稀缺,需求无限: 社会选择:
生产什么? 怎样生产? 为谁生产?
资源配置问题
结论: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
经济、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1. 经济
l 经济是一个统称,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 必须进行的物资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 消费活动的总称。
l 经济的另一个含义是节俭、节省。经济最 早的含义是家政管理。
(2)机会成本
u 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 利益。
u 机会成本源于资源的稀缺性。
1、开餐馆。每年收益为50万
土 2、建工厂。每年收益为100万 地 3、闲置。收益为0。
4、种庄稼。每年收益为1万。
1.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一点 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
的经济制度。
1、计划经济
缺点: l 很难反映消费者的需要 l 企业无竞争压力,生产效率低
优点:
l 可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 l 可反映经济的外部性。
2、市场经济
优点:资源配置可实现帕里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 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
l 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体力和脑力劳动者) 的劳动积极性问题,从而使经济活动中的人的劳 动积极性、工作动力或激励最大化。
l 如何处理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确立 科学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经济、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3. 西方经济学
1) 西方经济学只是一个习惯称谓,因为 主要在发达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产生和 发展起来,因而命名,除此,并不包含 更多的其他含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