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县**项目区2013~2017年规划******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典型设计编写提纲)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审定:审查:报告编制:工程设计:投资概算:制表:制图:参加人员:目录附件一、附表附表1 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表附表2 地块调查表附表3 水土保持措施规划表附表4 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明细表附表5 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明细表附表6 投资概算总表附表7 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分析表二、概算单价表三、附图1:地理位置图2、水土流失现状图3、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现状图4、各单项措施典型设计图5、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布置图典型小流域要有代表性,涵盖本县项目区所有措施类型,总面积原则上不小于10平方公里。
综合说明简述本项目来源,前期工作情况,编制过程,规划的范围,本项目区在总体规划中的地位,初步设计编制依据,主要编制内容、成果及效益。
附项目区地理位置图和工程特性表(特性表参见附表格式)。
附水土保持工程特性表。
1基本情况1.1自然条件1.1.1流域概况流域地理位置,所属水系,所含行政村,总面积,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
流域经纬度,属侵蚀类型区。
地形,海拔高程。
所属地貌类型。
附项目地理位置图。
1.1.2地貌(1)流域沟道情况:流域干沟总长,主要支沟多少,总长度多少。
平均沟壑密度,沟壑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例。
干沟与主要支沟平均比降,流域内干沟沟底宽度和沟道坡度分上中游介绍。
主要支沟沟底宽度和沟道坡度分上中游介绍。
(2)坡面情况:土地各坡度组成面积及占土地总面积比例。
(3)耕地坡度组成为:耕地各坡度组成面积及占耕地总面积比例。
1.1.3土壤该流域土壤类型,土质,土层厚度。
土壤分布及理化性质。
土壤养分含量。
1.1.4土地资源评价该流域土地资源总面积,人均土地面积。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评价方法,结合流域内土地生产潜力和限制因素对各类土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其土地资源评价标准及评价结果见下页表1-1、1-2。
表1-1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等级划分表表1-2 小流域土地资源等级评价结果表1.1.5土地利用现状流域内现有土地资源面积,各土地利用现状面积及比例。
附表。
1.1.6植被1.1.6.1植被状况流域内植被类型区、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面积、组成,郁闭度,林木覆盖率。
主要树种草种。
1.1.6.2植被历史演变1.1.7水文、气象综述气候类型,气候特点。
1.1.7.1降水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降水量年内分布特征,汛期时间及所占全年降水量的比例,各单项措施设计标准的降雨特征值。
1.1.7.2 气象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10℃积温,年均日照时数,平均相对湿度,无霜期,冻土深度等。
年平均风速,主害风风向,大风日数。
1.1.7.3水文应简述工程区所属流域、水系、地表径流量、年径流系数,年内分配情况,水资源量,含沙量,地下水文等水文状况。
1.1.8其他可根据工程需要补充工程区矿产资源等情况。
1.2社会经济状况1.2.1人口与劳动力调查现有人口总量、人口密度、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农村人口中从事农业和非农业生产的人口;人口素质、文化水平。
劳力调查中着重调查现有劳力总数、其中城镇劳力与农村劳力、农村劳力中男、女、全、半劳力,从事农业与非农业生产的劳力;从事农业生产劳力中一年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时间,可能用于水土保持的时间,在水土保持中使用半劳动力和辅助劳力的情况。
1.2.2农村各业生产1、农村产业结构农、林、牧、工副各业年产值及占农村总产值的比例,人均年收入。
2、种植业主要农作物。
粮食总产量,人均耕地,人均粮食,平均单产。
3、林果业生产流域内现有疏林面积,经果林面积,丰产林面积,水保林面积。
主要树种、经营管理情况、生长情况、经济收入情况。
4、牧业生产调查各类牲畜数量、品种、饲料(饲草)来源、天然牧场与人工草地情况(数量、质量)、载畜量情况、经营管理情况、经济收入情况。
5、副业生产及其他1.3水土流失与治理状况1.3.1水土流失状况应调查病明确工程区水土流失类型、土壤侵蚀模数、年土壤侵蚀总量、水土流失面积。
要有各种侵蚀类型的分布位置、面积及其侵蚀模数。
附水土流失现状各侵蚀强度的分布图。
同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和地块调查情况,列表说明水土流失分布情况。
表1-3 水土流失面积汇总表1.3.2水土流失成因和危害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资源损失、土壤肥力下降、破坏地面完整、淤积河库,导致当地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等。
(注意要有典型事例和数据。
)1.3.3水土保持现状现有水土保持设施保存面积,各类工程的数量和质量,现有治理程度。
(注意区分过去水土流失与现在水土流失面积,不能用治理保存面积除以现在水土流失面积计算治理程度。
)根据项目区所在区域或周边情况,总结近年来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的先进做法及经验,如措施类型、林木草种、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投工投劳、治理效果等。
附项目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现状图。
2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2.1建设目标1、水土流失治理目标要达到一级验收标准,即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30%以上。
2、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比例,林草覆盖率提高程度,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人为水土流失控制程度,水保工程度汛安全。
3、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2建设规模根据项目区建设目标,综合分析项目区治理资金来源及群众实际经济承受能力,确定建设期内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并详细列出主要工程内容。
主要工程要另列附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布置要有附图。
2.3工程总体布局2.3.1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1)说明调整原则。
(2)说明调整工作量。
2.3.2总体布局和配置(1)总体布局和配置原则。
(2)布局和配置方案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与附表对应描述。
确定各项治理措施的具体布设。
各类措施总面积应等于治理面积。
3工程设计具体措施包括坡改梯、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果林、人工种草、封禁治理、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道路沟渠等。
3.1水平梯田典型设计要求明确梯田断面要素,主要尺寸,工程量计算过程,单位面积土方运移量。
要有梯形典型设计图(平面设计图、断面图,明确比例尺1:20或1:50);梯田施工要求及管理。
3.1.1设计原则3.1.2设计标准及要求设计标准为10年一遇6h最大暴雨。
3.1.3梯田断面设计梯田断面设计各参数详细说明。
3.1.4梯田方量计算要有单位面积土方量的计算和单位面积土方移运量的计算,要有梯田设计规格。
确定所有梯田地块设计规格见表3-1。
表3-1 水平梯田设计规格一览表3.1.5整修水平梯田设计整修水平梯田整修方式,设计标准同新修水平梯田地埂和排水沟设计,分布加表3-2。
表3-2 水平梯田分布位置调查表3.1.6梯田附属工程设计1、地边埂设计确定尺寸2、排水沟设计确定尺寸3、地堰保护设计说明布设原则,植物品种选择,布设方法。
要有整修水平梯田工程量表。
表3-3 整修水平梯田工程量表3.1.7施工技术要求3.1.8典型设计要说明有多少新建水平梯田,多少块整修水平梯田。
要另附典型设计图(1:50或1:100比例尺)。
要有单位工程量。
表3-4 新建水平梯田工程量汇总表3.1.9梯田施工技术要点要说明梯田施工技术要点,注意事项。
管理维护养护情况。
3.2水保林设计确定设计原则,林种、造林的立地条件、造林密度设计、整地工程设计等。
要有栽植典型设计图(剖面图和平面图,比例尺1:50或1:100)3.2. 1造林地的立地类型3.2.2林种规划是纯林还是混合林等。
3.2.3树种选择说明树种选择。
3.2.4造林密度说明造林密度,并在栽植图上表示。
3.2.5整地设计整地工程按照5年一遇最大6h降水量设计。
并确定整地方式、整地规格。
3.2.6造林季节3.2.7造林方法3.2.8幼林管护3.2.9标准规格要说明立地条件类型、造林图式有单项设计图、整地规格说明、造林方法及季节说明、幼林抚育情况。
表3-5 水保林种苗用量表3-6 水保林总用苗量3.3经果林设计3.3.1造林立地条件3.3.2整地方式:整地工程按照5年一遇最大6h降水量设计。
3.3.3造林设计说明造林密度、株行距等。
表3-7 经果林栽植密度表并分品种说明造林标准设计:含:立地条件类型、栽培图式、整地规格、造林方法及季节、单位种苗用量。
表3-8 ***造林标准设计表3.3.4经果林施工技术要点要含苗木标准规格、栽植方式、幼林管护等。
表*** 种植技术措施表3.4水土保持种草设计3.4.1种草的立地类型3.4.2草种选择3.4.3种草方式3.4.4种子处理3.4.5耕前土壤及表面处理3.4.6播期3.4.7播种深度3.4.8管理3.4.9标准规格3.5封育措施设计封育围栏,标志的类型,规格,数量,补植、补播品种、苗木规格,质量,不同地块补植密度,抚育管理制度等。
3.5.1封禁方式3.5.2扶育管理3.6蓄水池设计分为集雨蓄水池和提灌蓄水池,设计思路和布置位置均不同。
介绍工程布设、设计规模、设计型式、工程基础、防护维护设施。
要有设计标准(10a一遇24h最大暴雨不漫溢设计)、尺寸设计(要有蓄水池容量设计和主要建筑物设计)、设计过程、典型设计图(平面图、剖面图或断面图等,比例尺1:50或1:100),单位工程量。
**** 蓄水池基本情况表计算蓄水池工程量、工日详见表。
***** 蓄水池方量、工日及费用表**** 蓄水池方量、工日及费用汇总表3.7沟谷防护按类别分别设计,简述立地条件;明确布置原则、数量及分布、设计标准、设计过程;列表给出设计结果;附设计图。
3.7.1拦沙谷坊(干砌)1、设计标准拦沙谷坊工程的设计标准采用10年一遇6h最大暴雨。
2、位置确定3、谷坊间距和数量(1)谷坊间距(2)滚水坝数量(3)谷坊断面及尺寸拟定要有单项设计图。
(平面图、剖面图或断面图等,比例尺1:50或1:100),图上要有单位工程量。
(4)谷坊工程量计算表*** 典型拦沙谷坊方量、工日及费用表4、拦沙谷坊施工技术要点3.7.2塘(堰)坝(浆砌)塘(堰)坝类型,设计表。
****** 塘(堰)坝设计表1、设计标准塘(堰)坝设计标准为20a一遇6h最大暴雨。
2、断面尺寸设定要明确说明设计过程,要有单项设计图。
(平面图、剖面图或断面图等,比例尺1:50或1:100),图上要有单位工程量。
3、溢流口设计要演算溢流口设计合理性。
要有计算过程。
4、滚水坝抗滑稳定计算要计算坝体是否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要有计算过程。
5、塘(堰)坝坝体应力分析与计算表**** 塘(堰)坝坝体应力分析表合力的偏心距:(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说明设计的坝体断面是否满足抗滑稳定要求,是否能满足坝基应力要求,坝体是否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