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土壤 植被
海口市现有陆地面积 2304.84km2。主要土壤类型有玄武岩砖红壤、火山灰幼龄砖红壤、沙页 岩砖红壤、带状潮沙泥、滨海沙土。
海口市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天然植被主要为南方热带地区常见的野生灌木草丛植物种群。主要 植被包括分布于东北部沿海一带的滨海红树林群落,主要有红树、海蓬、木榄、红海榄等;分布于东 南部的稀树灌木群落,主要有沙萝树、榕树、海棠、荔枝等;分布于东部和西南部的稀树草原群落, 主要有草根草、竹根草、桔子草、竹节草等;分布于南渡江以东、三门坡以北的稀灌木草原群落,主 要有白茅、竹节草,伴生蜈蚣草、鸭脚草等;分布于西部羊山地区的杂木林群落,主要有重阳木、红 树林 苦楝、山苦楝、五叶牡荆等,以及分布于北部沿海的热带滨海沙生群落、热带滨海草滩群落。 主城区以人工植被为主。人工植被由热带区系植物的各种栽培种组成,如桉树、木麻黄、樟树、相思、 棕榈、橡胶、油棕、竹子和花卉等经济林和园林树种,以及龙眼、荔枝、椰子、杨桃、香蕉等热带亚 热带果树树种。海口市植物四季常绿,种类繁多。
城市概况 景观特色 规划概述 市域绿地 城市绿地 读后反思
1. 滨江滨海景观
主要指滨海景观带(西海 岸景观带、东海岸景观带)和 南渡江滨江景观带。海口突出 热带滨海城市总体景观特色的 关健在于合理利用沙滩、海湾 等滨水景观资源,统筹安排城 市生活和旅游岸线,结合水系 整治和水域保护,建设水上公 园和滨水绿化步行道。同时严 格控制滨水建筑开发和改造, 保护和恢复沿岸生态环境,提 升滨水景观的休闲、游憩、景 观功能。
城市概况 景观特色 规划概述 市域绿地 城市绿地 读后反思
1.1 滨海景观
目前海口市的海岸线现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自然驳岸、休闲海滩、滨水公园、居住地带、港口工业、生产岸线及水 产养殖岸线等。 海口湾段西端约长10km的岸线范围内,主要为休闲海滩及自然驳岸。在海口湾顶部秀英港东西两侧沿海一 带,主要为港口、生产岸线,长约5km。从疏港大道以东至滨海公园,主要为填海区(金贸区)及休闲海滩,新港一带为港 口码头及港区生活居住用地。海甸岛西南岸,为港口码头岸线,其它为自然驳岸(沙滩、滩涂),海甸岛北部海岸为人工填 海地带。新埠岛沿海岸线基本为自然状态。铺前湾西段基本处于自然驳岸状态。铺前湾中部(顶部)为桂林洋海滨旅游区及 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为休闲观光海滩。铺前湾东北部,海岸线为自然状况。澄迈湾东北部目前主要为自然驳岸,粤海铁路火 车过海轮渡也建设于此。盈滨半岛一带为休闲海滩。东水港目前为渔港使用,港内为水产养殖。花场港,美浪港一带则为水 产养殖及渔港。
城市概况 景观特色 规划概述 市域绿地 城市绿地 读后反思
2. 城市景观
主要指海口外滩、海口商务中 心区、江东行政中心和海口水 城等重点城市景观区。 海口旧城历史文化街区和府城 格局保护区的街道形态、空间 尺度和沿街建筑都极富特色, 是最能体现海口传统历史风貌 的景观元素。景观道路在设计 上比较有自己的特色,草地、 灌木、乔木合理搭配,形成通 透的绿化格局。
水系
环境 状况
在海口市辖区内,主要分布有沙坡水库、永庄水库、秀英工业水库等21个水库。这些水库主要功 能为蓄水、灌溉分洪; 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穿过海口市中部而入海。南渡江主流在市区长 75km,流域面积1300 km2,年径流量60.99亿m3。主要的河流水系有东寨港水系、南渡江水系、 五源河、东水港水系、花场港水系。海口市地处南渡江下游河口河网地带和休眠火山口地带,地下水 资源丰富,潜水、承压水分布广泛。
气候条件 海口市地处热带,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 秋季湿凉多台风暴雨,冬季干旱时有冷气流侵袭带有阵寒。全年日照时间 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气温为 23.8℃,最低绝对温度2.8℃,最高温度38 8℃。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2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592mm。全年多东 北风,东南风次之,属台风多发地区。
水源保护区:包括南渡江流域和市域内众多的水库,南渡江由南向北 贯穿海口市域全境,基本位于海口市域中轴处:海口有多个水库散布 在市域全境,东南部较为集中;
生态敏感区和生物多样性区域:海口市域内有较多的生态敏感区和生 物多样性区域,基本分布在市域内的林地、水域、湿地中,由于目前 尚未编制专项规划,尚无法确切划出保护区范围、提出控制要求4应尽 快编制《海口市生态敏感区和生物多样性区域保护规划)按照其控制 范围和要求对这一类区域进行保护控制
城市概况 景观特色 规划阐述 市域绿地 城市绿地 读后反思
2. 规划目标
充分发挥海南省会城市,南海生态产业基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和地域特色,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提升现有园林绿地 建设管理水平,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构 建生态保护和国际旅游功能兼容,城乡一体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网络,将海口建设成 为富有热带海岛景观特色的花园式,宜居型 生态旅游城市
城市概况 景观特色 规划概述 市域绿地 城市绿地 读后反思
2. 生态景观
包括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山火 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五源河森林公园、 永庄水库森林公园、沙坡水库森中、城在水中、城在花中”的景观特 色。
规划阐述
城市概况 景观特色 规划阐述 市域绿地 城市绿地 读后反思
景观特色
城市概况 景观特色 规划概述 市域规划 城市绿地 读后反思
海口城市总体景观特色
海口是中国著名的热带海滨城市, 滨海沿江是海口的主要城市特色 之一。临近海岸线的滨海地区, 以及南渡江两侧的滨水区的开发 和保护,对于海口市未来的社会、 经济、文化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 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海口市的总体景观风貌特色为: 以海湾及海岸线、河道水系、城 市通道为基本骨架,以重点地段 为节点,以自然环境为背景的热 带滨海城市。
海口—我一们个毕蓝与业绿啦的城市
海 口 城其市实 是绿答地辩 系的 标统题规地 方划 分 析
展示步骤
城市概况 景观特色 规划阐述 市域绿地 城市绿地 读后反思
城市介绍
城市介绍 景观特色 规划阐述 市域绿地 城市绿地 读后反思
地理位置 海口市位于海南省北端,东接文昌市,西邻澄迈县,南至定安县.北临琼 州海峡。(图 3-1)隔18海里与广东省海安镇相望;市域土地面积2304.84平 方公里,其中海口市建成区面积 76.58 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5万人。市域 地势南高北低,呈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台阶式地形。地貌以平原、阶地、 台地为主。海口市东起大致坡镇老村,西至西秀镇拨南村,两端相距 60.6km;南起大坡镇五车上村,北至大海,两端相距62.5km。海南岛北部 主要水系南渡江由南至北贯穿市域,在新埠岛东侧出海,海岸线105km, 景观资源丰富。
城市概况 景观特色 规划概述 市域绿地 城市绿地 读后反思
1.2 滨江景观
南渡江是海南第一大河,也是对海口 市城市布局、城市景观、城市防洪等 有重要影响的水系。南渡江西岸海府 地区段沿江为城市建设用地,部分已 建,紧邻河岸的用地大多为荒地,尚 未进行规划建设,为南渡江滨水区的 开发留下了充足的余地。南渡江西岸 府城以南,主要为农田、林带、旱地 及村庄用地,村庄建设用地所占比例 不大,但紧靠江岸建设,村民生产生 活给江堤造成一定的影响。 南渡江沿 河两岸有大大小小的江心洲,有尚待 开发的河流入海口景观资源、旧州的 火山资源、八仙泉风景、三江的镜湖 及潭文的浮石泉等自然景观。同时两 岸还集中了海瑞故居、海瑞墓、邱俊 故居、邱俊墓、琼州府城遗址、南渡 江铁桥、潭口阻击战遗址等人文资源 和民俗资源。
地形地貌 海口市略呈长心形,地势平缓。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从海口市中 部穿过,南渡江东部自南向北略有倾斜,南渡江西部自北向南倾斜;西北 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山地、丘 陵、平原、海、河、滩涂、沙洲构成了海口市丰富的自然地形地貌
城市介绍 景观特色 规划阐述 市域绿地 城市绿地 读后反思
城市概况 景观特色 规划阐述 市域绿地 城市绿地 读后反思
市域绿地空间形态
北部滨海生态绿廊
规划在背部滨海地区建立沿海生态廊道,防治海岸生态退化,维护海 口生态安全
主城区
主城区由三大组团构成,构建组团间、片区间隔离绿地和按不成时隔 离绿带。
中部带状公园生态绿廊
构成从西部金沙湾旅游度假区——东寨港国家湿地公园的中部公园系 统缓冲区,将对主城区的无序发展起到关键的生态环节和限制作用
市域绿地 系统规划
城市概况 景观特色 规划阐述 市域绿地 城市绿地 读后反思
市域生态廊道布局
一轴 两廊 三楔 四区
市域生态分区规划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水源保护区 生态敏感区和生物多样性区域 农林生产区
廊 道
滨 水
市域滨水地区绿化
保护类型 保护措施 水系整治
分 区
空 间
市域绿地空间形态
北部滨海生态绿廊 主城区 生态旅游区 南部农林生态绿区
生态旅游区
坚持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前提,开发建设独居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区, 实现生态保护和国际旅游功能兼容
南部农林生态绿区
在农林生产区内适当开展生态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活动
城市概况 景观特色 规划阐述 市域绿地 城市绿地 读后反思
市域生态分区规划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 33376公顷)和雷琼世界地质公园
1. 海口城市定位
城市性质
海南省省会城市,国际知名热带滨海旅游度假胜地、理想 居住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功能定位
海口市是海南省的政治中心,省级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是 海南省的经济中心,省级金融保险、商务办公、重要商业 服务设施所在地;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保税物流园区、 研发与生产基地;是海南省的文化中心,省级文化体育、 新闻出版、会展中心、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机构所在地; 是海南省的综合交通枢纽,海南的主要进出门户。这一个 个中心,表明了海口充分发挥了海南省会的多功能服务中 心,引领着整个海南省的发展。
海口市海岸线总长105km,岸线曲折,近岸坡度不大,河流出海口、港湾较多,海岸地质条件多样、植被较为丰富,海 水水质较好,因此海岸景观资源较为丰富。海口湾和铺前湾均为半心形海湾,澄迈湾为元宝形海湾,海湾端部视线较好,是 观日出、日落的最佳位置,同时也是观赏海浪的较佳地点。海口湾西海岸(假日海滩)一带,是观看都市风光的最佳视点, 万绿园是另一观看都市风光的较好视点,且位于市区(图3-5)。 海甸岛、新埠岛既是海口湾和铺前湾的分界点,也是南渡 江入海口,河溪纵横、湖塘星布、景色优美。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铺前湾东南部,面积 5240hm2,其中红树林面 积1820hm2,为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湿地风光,水系发达。 在东营港、北创港和铺前湾之间的海底有被陷村庄 废墟遗址,为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1605年7月13日午夜)地震时陆陷成海所致,是中国迄今为止历史上唯一 的“海底村庄”地震奇特景观废墟。在金贸区南侧秀英村高地上,有中国四大古炮台之一─建于 1891 年秀的英古炮台。海甸 岛白沙门为白沙门解放战役旧址(1950年4月),现尚无任何建设。 海口沿海岸线都不同程度被海水侵蚀,受侵蚀严重的主 要在以下几个段落:海口湾西部海岸在后海岬处和距秀英约 1.5km左右的岸滩;自琼州海峡监督站以东至南渡江口的海岸; 澄迈湾东侧的岬角(新海角)等处。海口湾已在各个时期修建质量不一的防潮堤,除湾顶秀英港至万绿园一带的防潮堤质量 较好外,其它防潮堤的防潮标准和质量都不太高。 海口湾局部海域水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地段有龙昆沟出海口、秀英工业 排污口、海甸溪出海口以及海关排水沟出海口等。 沿海沿岸防风林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新海、东营等林场面临城市建设 侵占的危险,林木长势也不太好,树种老化问题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