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土壤盐渍化标准 (土壤含盐量)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2.0% 2-5%
化 5-10%
化 >10%
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
区,它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过程。
土壤沼泽化标准
土壤沼泽化程度
土壤沼泽化标准 (土壤潜育层距
地面高度)
非沼泽化 轻沼泽化 中沼泽化 重沼泽化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东北平原
发展速度快,30-50万 平方公里。
全国总水土流失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我国每年流失土壤超 50 亿 t , 占世界总流失量的 1/5 ,受危害 严重的耕地约环境占质量全评价国第五1章/3 ,相当 于耕地削去 10mm 厚的土层, 损失 N , P,K 养分相当于 4000 多万 t 化肥。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我国土壤退化的特点
1、土壤退化面积环广境质量,评价第强五章度大,类型多
全国总水土流失面积: 1.5 亿公顷,几乎 1/6 国土;
荒漠化面积: 262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 27.3%
草地退化面积: 8700 万公顷,占全部草地 30% ;
全国受污染农田 2000万亩
据有关统计,1950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而 到1980年代已增至150万平方公里,年流失土壤量达50亿吨, 约占全世界流失量的1/5。仅黄河的年输沙量即达16亿吨,其 中90%来自黄土高原。如果黄河入海的泥沙也用火车装载,则 可以环绕赤道29圈。
D2 农药污染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D
土壤 污染
D3 有机废物污染 D4 化学肥料污染
D5 污泥、矿渣和粉煤灰污染
D6 放射性物质污染
D7 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污染
E
土壤 性质 恶化
E1 土壤板结 E2 土壤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 E3 土壤酸化
E4 土壤养分亏缺
据统计:因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土壤 肥力衰减和土壤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壤退化 总面积约 4.6 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40% ,是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 1/4 !
风蚀坑
10-30% 25-50% 流沙面积大,坑丛沙对密集、 中度沙化
炊事强烈
<10% >50% 密集的流动沙丘占绝对优势 强度沙化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这就是李自成的家 乡—
米脂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土壤盐渍化标准
土壤盐渍化程 非盐渍 轻盐渍 中盐渍 重盐渍

5.土壤污染
数量退化
6. 耕地非农化
安 全农





中国土壤退化分类
一级 A 土壤侵蚀 B 土壤沙化 C 土壤盐化
二级
A 水蚀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1
A2 冻融侵蚀 A3 重力侵蚀 B1 悬移风蚀 B2 推移风蚀 C1 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 C2 碱化
中国土壤退化分类(续)
D1 无机物(含重金属和盐碱类)污染
西藏(16.6%),共占81.5%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植树种草,甘肃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沙丘固定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沙丘固定,北京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流 失


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面积43万平方公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里章 ,严重的11万平方公里
长江中上游丘陵
南方12省水土流失面 积达150万平方公里
< 60cm 60-40cm 40-30cm <30cm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滨海盐土景观
我国盐渍土总面积约 1 亿公顷,其中现代盐 渍化土壤0.37 亿公顷,残余盐渍化土壤0.45 亿公顷,潜在盐渍化土壤 0.17 亿公顷。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次生源自渍化的成因① 由于发展引水自流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 升超过其临界 深环度境质,量评使价第五地章 下水和土体中的盐 分随土壤毛管水通过地 面 蒸发耗损而聚于 表土。 ② 利用地面或地下矿化水(尤其是矿化度大 于 3g/L 时)进行灌溉,而又不采取调节土 壤水盐运动的措施,导 致灌溉水中的盐分积 累于耕层中。 ③ 在开垦利用心底土积盐层的土壤过程中, 过量灌溉的下渗水流溶解活化其中的盐分, 随蒸发耗损聚于土壤表层。
2、土壤退化速度快,影响深远
•目前每年损失耕地达 300-600 万亩; 荒漠化面积 发展速度: 2640 平方公里/年。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过去 30 年中,土壤侵蚀面积的增长速率为 1.2~2.5% ,致使长江成为中国的第二条“黄河” 。
•我国每年流失土壤 50 亿吨,流失的土壤养分 4000 万吨化肥,流失的土壤相当于 10mm 的土层。
5.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soil environm环境e质量n评价t第a五l章 assessment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第三节 土壤环 境影响评价
土壤退化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1.土壤侵蚀
2.土壤沙化
质量退化
3.土壤盐渍化
4.土壤肥力退化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到达 150 万 平方公里,相当于 50 个台湾省!
多可怕!你还睡得着吗?
土壤沙化标准
土壤沙化标准
植被覆盖 流沙面 度 积比例
环境质量评价第五章
综合景观特征
土壤沙化 程度
>60%
<5% 绝大部分土地未出现流沙, 潜在沙化
流沙分布呈斑点状
30-60% 5-25% 出现小片流沙、坑丛沙堆和 轻度沙化
我国国土荒漠化的数据
全国1/4以上的国土环荒境质漠量评化价第;五章 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面积331.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
面积34.6%); 荒漠化土地面积262万km2(占国土面积27.3%); 荒漠化涉及18个省、市的471个县、旗、市; 荒漠化面积前3位:新疆(39.8%),内蒙古(25.1%),
(1)土壤盐碱化
Na
SAR= Ca 2 Mg 2 2
Na+—钠离子浓度,meq环境(毫质量克评价当第五量章 )/L;
Ca2+—钙离子浓度,meq/L; Mg2+—镁
离子浓度, meq/L。
当土壤溶液的电导率(ES)为10mS/m时, SAR值在0—10之间为低钠水,可用于灌 溉各种土壤而不发生盐碱化;SAR在 10—18之间为中钠水,对具有高阳离子 交换量的细质土壤会造成碱化;SAR在 18—26之间为高钠水,对大多数土壤都 可造成碱化。SAR值在26—30之间为极 高钠水,一般不适用于灌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