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产与运营战略决策
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企业名称
沃尔玛 通用汽车 埃克森美孚 皇家荷兰壳牌 英国石油 福特汽车 戴姆勒克莱斯勒 丰田汽车 通用电气 日本三菱
国家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荷 英国 美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日本
营业收入 (亿美元)
2465 1868 1825 1794 1787 1639 1414 1318 1317 1094
低 居 民 消 费 水 平
高
因素 质量 价格 品种 交货期 信誉 环保
竞争的方式
基于质量的竞争
竞
基于成本的竞争
争 方
基于柔性的竞争
式 的
基于时间的竞争
变 化
基于服务的竞争
趋 势
基于环保的竞争
第二章生产与运营战略决策
竞争因素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第二章生产与运营战略决策
把竞争重点放在何处?
成本?
低价优势
(3)延展性。企业能够从某种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产品与服务,具有打开多种产品潜在市场、拓展新 的行业领域的作用。
(4)非资产性。核心竞争力还有别于品牌、专利等可以估价的无形资产,不局限于个别产品,也不是企业 可以用来生产产品的资源。因此,核心竞争力存在的形态基本上是结构性的、隐性的。
(5)相互关联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非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核心竞争力是许 多不同单位或个人相互作用产生的,它的载体是整个企业,而不是企业的某个部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必然是企业整体优化的结果。
言说,中国大陆将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现在我们也能看到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
球一体化的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把制造中心转移到中国。根据调查,截止
到2002年上半年,世界500强(指美国《财富》杂志2001年公布的世界500家最大公司)
中,除少部分公司因为中国限制外资进入某些行业而不能在中国投资外,几乎都在华进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无竞争便无发展。现代市场经 济的发展与繁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竞争这一巨大的推动力。 对企业 而言,竞争既是企业发展的一种内在推动力,也是一种外在的压力。
何谓竞争力?
所谓“竞争”,就是“相互争胜”,《庄子·齐物论》中郭象注:“并逐曰竞, 对辩曰争。”就是某种利益的平衡、调整或重新分配时,在众多参与者之间必须 分出胜负的一种较量、比赛。那么,什么是竞争力﹖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角
企业名称
中国石油天然气
营业收入 (亿美元)
458
比率 (%)
18.6
中国石油化工
457
24.5
中国移动通信
198
10.8
中国工商银行
195
10.7
中国化工进出口
188
10.5
中国电信
180
11
中国第一汽车
154
11
中国人寿保险
153
11.6
中国银行
152
11.5
中国建设银行
135
12.3
第二章生产与运营战略决策
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介 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排在20 03世界500强的第69位。一汽集 团、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都是第一次达到 世界500强的标准,其中一汽是首家 进入世界500强的我国制造企业。这 反映了这些企业和所属行业在我国经济 增长中的高成长性。
第二章生产与运营战略决策
2003世界500强企业 VS 2003中国500强企业
逐﹐没有竞争力就意味着没有生命力﹐没有生命力就要被淘汰出局。” 竞争力 就是企业赢得市场,创造效益、聚拢资源的能力。
第二章生产与运营战略决策
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可以概括为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与其竞争对手相区别并 能使企业在价值创造和降低成本等方面优于竞争对手的知识、技能、机制和学习能力等一系列因 素的集合。
从三个角度认识和评价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物力资源能力
财务资源 组织资源能力
人力资源
技术资源能力
营销资源能力
价值角度 稀缺性角度 模仿能力角度
管理者必须从企业内部寻求有价值的、稀缺的、 模仿成本高的资源和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核心
竞争能力的管理
第二章生产与运营战略决策
市场竞争要素
1、成本
2、质量
3、交货时间 竞争
行了投资,共设立了3096个项目。这些项目涉及石油、化工、电子电气、机械仪表、计
算机与通讯设备、家用电器、运输工具、医药、食品饮料、轻工等所有制造领域,以及
房地产、信息咨询、物流管理、金融保险、进出口贸易、餐饮娱乐等多数服务领域,分
布在全国除西藏和宁夏的其他所有省区市。那么,我国本土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
的1/25、日本的1/26、德国的1/20;制造业结构偏轻,装备制造的比重不到30%。
特别是在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重型装备、精密仪器、芯片、生物制药等领域,中国主
要依赖进口。针对上述现实,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提醒世人,世界制造业中心逐
步向中国转移,但是,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道路依然漫长。而又有预
2、柔性、及时性 3、最低总成本、质量的
可靠性
第二章生产与运营战略决策
制造业大国与制造业强国
—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挑战
在势不可挡的的全球化经济浪潮里,中国制造业利用 国内劳动力低廉等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已经走出国门, 迈向世界。据有关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增 长速度全球最快。其中,1985年-1990年的工业生产指 数上升了1.86倍,1991年-1996年中国的工业生产指数 又上升了3.75倍,而世界上其他的制造业大国如美国、 日本的增长相对较低,日本在90年代后甚至出现了负增 长。
战。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作为世界经济的两个热点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传统制造业的
发展。中国应该如何借助信息化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
变?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第二章生产与运营战略决策
世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
《财富》与世界500强企业排名
□ 1929年,美国人亨利.卢斯创办了《财富》杂志; □ 1955年,杂志接受一位名叫埃德加.史密斯的编辑的建议,开始采取以 上一年销售收入为主要参数对美国500家大工业公司进行排名的办法; □ 1956年,杂志开始公布对美国非工业企业进行类似评选的名单; □ 1983年,杂志开始公布规模完整的美国500家大服务公司的名单; □ 1990年,杂志开始采取类似的办法对世界大工业公司和服务公司分别 进行排名; □ 1992年,中国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中国银行和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进入全球500大服务公司行列; □ 1995年,杂志开始不再对美国工业企业与服务企业分别排名,而是混 合地排出美 国500强的名次;同年,杂志对世界500强也开始混合排名。
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快于世界平均水平,因而 中国制造业所占的全球份额呈不断上升之势。1980年1997年的17年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市场的份额从1.4% 上升至5.9%,平均每年上升约0.26个百分点。现在,经 过20年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在 全球排名第四。
在质量和价格方面,昔日"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在国际市场上曾是廉价品甚至是低劣产品的代名词。如 今,以海尔、康佳、万象为龙头的一大批中国一流企业 生产的标有"Made in China"的产品已经进入许多国家的 市场,尤其是大量的轻工业品和电子产品飞进了欧美发 达国家的千家万户,以其优秀的质量和合理的价格赢得 了海外消费者的青睐。
第二章生产与运营战略 决策
2020/12/10
第二章生产与运营战略决策
§2.1 企业竞争力
正视竞争
竞争是市场经济下的一个基本法则,现代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 的突飞猛进,大大加剧了企业竞争的广度与深度,导致了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制机制,竞争已从宏观到微观,从浅层到深层,深刻地影 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4、制造柔性
要素 分类
5、交货可靠性
6、应变能力
7、新产品开发能力
8、技术更新能力
9、售后服务水平
订单资格要素——参与市场竞 争的资格。
订单赢得要素——产品区别于 其他企业的特色。
第二章生产与运营战略决策
竞争因素的变化
价格、质量、品种、交货期、信誉和环保是影响顾客对产品需求的6 大因素。这6大因素也是决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然而,这6大因素在 不同时期阶段对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它们是随居民消费水 平的提高而变化的。
第二章生产与运营战略决策
2003年世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
每年7月,是《财富》杂志公布当年世界 500强企业排名的日子。2003年,我国有 12家企业进入世界企业500强,比 去年增加1家。这12家企业是:中国 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 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 工商银行、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 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 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银行、中 国建设银行、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 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使得有关专家撰文指出,与 100多年前"世界工厂"从英国转移到美国类似,中国的这 一发展趋势是中国在未来赶上美国的重要转折点。
2002.10.1第6二章生产与运营战略决策
特别提示!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强国。我国制造业在世界上排名第四,仅次于美国、德
国和日本,但我们的总体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
美国《财富》杂志2004年7月12日公布了2004年度全球500家最 大公司最新排名,美国零售商沃尔玛公司以2630亿美元的营业额 连续第3年名列榜首。美国公司在前10名中占有5个,来自欧洲的 英国石油有限公司名列第二位。500强中有美国公司189家,日本 公司82家,中国16家(含香港、台湾),韩国公司11家,印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