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程度子痫前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不同程度子痫前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不同程度子痫前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DOI:10.16662/ki.1674-0742.2016.11.014[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子痫前期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方法整群收集2010年7月―2014年12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48例子痫前期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19例和重度组129例,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围产期并发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重度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发病孕周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

重度组的新生儿窒息、早产、胎儿窘迫、死产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度子痫前期会明显增加母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对此类患者需采取积极措施以确保母儿健康,提高生育质量。

[关键词] 子痫前期;妊娠结局;围生儿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4(b)-0014-03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其可严重威胁母儿的生命健康。

子痫前期-子痫是高危妊娠[1],因此,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国家,该病均有较高的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

据报道,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具有更高并发症发生率及围产儿病死率[2]。

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及其围生儿需谨慎处理。

该研究在2010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对该院收集的248例子痫前期患者,对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以探讨疾病严重程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整群收集2010年7月―2014年12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48例子痫前期患者,根据疾病严重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

轻度组119例,年龄19~39岁,平均(26.2±3.2)岁;发病孕周20~33周,平均(32.2±2.1)周;初产妇92例;单胎105例,双胎14例;阴道顺产13例,剖宫产106例。

重度组129例,年龄20~38岁,平均(26.0±3.4)岁;发病孕周21~34周,平均(31.9±2.2)周;初产妇101例;单胎110例,双胎19例;阴道顺产18例,剖宫产111例。

排除标准:入院前即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精神疾病等。

两组的年龄、发病孕周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乐杰[3]主编的《妇产科学》第7版中的子痫前期诊断标准:妊娠前无高血压,而在妊娠20~34周时出现的高血压、蛋白尿。

轻度子痫前期是指导妊娠20周后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24 h尿蛋白>0.3 g;重度子痫前期是指妊娠20周后收缩压>160 mmHg,舒张压>110 mmHg,24 h尿蛋白为3~5 g和(或)伴下列症状之一:胎盘早剥、头痛、视力下降、肺水肿、右上腹疼痛;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或血小板计数<100×109/L;胎儿发育异常:如胎儿生长受限、脐血S/D比值升高等。

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参照沈晓明主编的《儿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4]。

1.3 治疗方法轻度组给予盐酸拉贝洛尔(江苏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00520B32)100 mg/次,口服,2~3次/d。

重度组给予硫酸镁25~30 g/次,口服,1次/d,同时口服降压药使得舒张压降至105 mmHg,改静滴降压药,维持血压约在100 mmHg,并适当镇静,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和及时出来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加强胎儿监护,符合终止妊娠指征者及时终止妊娠。

比较两组孕产妇围产期并发症(胎盘早剥、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损害、HELLP综合征、产后出血)、围生儿的并发症(新生儿窒息、早产、死胎、胎儿窘迫)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选用SPSS 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轻度组和重度组的血压、发病孕周比较情况轻度组收缩压、舒张压、发病孕周分别为(141.6±7.3)mmHg、(92.4±8.0)mmHg、(28.4±5.0)周。

重度组收缩压、舒张压、发病孕周分别为(165.8±14.5)mmHg、(109.2±9.1)mmHg、(34.6±7.0)周,重度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发病孕周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89,15.387,7.967,P<0.05)。

2.2 孕产妇并发症两组均未见孕产妇死亡。

重度组胎盘早剥、肝肾功能损害、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轻度组和重度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重度组的新生儿窒息、早产、胎儿窘迫、死产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子痫是指孕妇出现全身小动脉痉挛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其全身各组织器官及胎盘缺血性坏死、血栓形成等。

当胎盘出现粥样硬化时,胎盘绒毛会开始广泛性坏死,功能不全,致使胎儿吸取营养能力减弱,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在功能缺氧严重,生长受到限制,严重则可死于宫中。

有研究证实,子痫发生的时间与胎盘功能密切相关,胎盘功能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降低,同时增加了孕产妇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则会使胎儿功能的生存条件恶化,进而降低了胎儿的氧储备能力,当氧负荷增加,如发动宫缩时可在极短时间内发生死胎或死产[5]。

子痫前期常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发生率约为7%~10%,是导致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子痫前期的发生于胎盘血管重塑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害密切相关[6]。

孕周对围生儿的死亡产生重要影响。

大多研究者指出,孕周超过34周的围生儿死亡风险较大,住院时间较短,因此对首次出现子痫前期者可把握好妊娠时间,尽可能延长孕周,使围生儿相对成熟,增加其存活的可能性。

延迟分娩目的是延长孕周,降低由于胎儿不成熟导致围生儿死亡的几率,但却增加了孕产妇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7]。

子痫前期孕妇具有发生心衰、胎盘早剥、肝肾功能损害、HELLP综合征的可能性[8]。

该研究结果显示,重度组孕产妇发生胎盘早剥、肝肾功能损害、HELLP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5.4%、8.5%、14.7%高于轻度组0.8%、1.7%、2.5%,对于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应尽快终止妊娠。

但对早发型重度患者,若过早终止妊娠虽可减少孕产妇的严重并发症,但由于胎儿尚未发育成熟,致使围生儿死亡率增加;若延迟分娩,虽增加了胎儿的成熟度,却增加了孕产妇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因此使治疗出现一定的矛盾。

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确保孕产妇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控制血压、稳定病情、超声检查表明胎儿仍在生长者进行保守治疗,尽可能延长孕期,降低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9]。

该组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各项相关检查,特别是注意24 h尿蛋白量监测、眼底检查、胎心监护等;同时给予镇静、解痉、降压、补充营养及休息等治疗,血压控制在150/100 mmHg较佳,若血压过高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此时可给予利尿剂,当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持续增高、血液浓缩、尿量减少可用扩容器处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解痉药通常选用25%硫酸镁溶液,注意观察病情,符合手术指征是可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剖宫产术能较快的把孕产妇及其胎儿脱离不良环境,特别是在孕产妇合并严重并发症时,因此剖宫产术是目前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终止妊娠的最佳的方法。

该研究轻度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41.6±7.3)mmHg、(92.4±8.0)mmHg,均低于重度组的(165.8±14.5)mmHg、(109.2±9.1)mmHg,发病孕周为28.4±5.0)周,早于重度组的(34.6±7.0)周。

重度组的新生儿窒息、早产、胎儿窘迫、死产发生率分别为20.9%、17.1%、51.9%、10.9%,明显高于轻度组的3.4%、6.7%、11.8%、1.7% (P<0.05),提示重度子痫前期发生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死产概率较高,这与冯灵芝等[10]报道基本一致。

可见,积极控制子痫前期,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能有效降低围生儿并发症的风险。

综上所述,重度子痫前期会明显增加母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对此类患者需采取积极措施以确保母儿健康,提高生育质量。

[参考文献][1] 杨冰,叶元.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并发子痫前期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2(17):2321-2322.[2] 杨孜,王伽略,黄萍,等.重度子痫前期临床发病类型及特点与围产结局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5):302-306.[3] 乐杰.妇产科[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4.[4] 沈晓明.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7.[5] 朱艳菊,杨晓峰,陈铎.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栓前状态分析及其干预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4):46-47.[6] Melchiorre K,Sutherland GR,Watt-Coote I.Severe myocardial im-pairment and chamber dysfunction in preterm preeclampsia[J].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2012,12(1):454-471.[7] 曾艳华.不同程度子痫前期影响妊娠结局的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6):953-954.[8] 曾庆红,黄桂凤,陈汝斌,等.子痫前期患者的预防与治疗体会[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2):257-258.[9] 刘利萍,李晓红.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与血压水平关系探讨[J].吉林医学,2013,34(32):82-83.[10] 冯灵芝.子痫前期产妇120例妊娠结局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42-43.(收稿日期:2016-01-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