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激励原理
不满意
贡献:
1.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采取某项激励措施以后,并 不一定就带来满意,更不等于生产率就能够提高 2.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不一样 3.用工作对人实行内在激励
局限性:
1.调查对象缺乏代表性 2.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绝对分开是不妥的 3.认为满意和效率的提高有必然联系,实际上不然。
3
4
激励的强化理论
教学目标(4学时)
了解激励形式与实务情况等; 掌握激励的概念、基本原理,理解激励内容理论、 激励过程理论、激励强化理论。
重点:
需要层次论 公平理论 期望理论
难点:
双因素理论 强化理论
本章思考题
1.需要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2.根据公平理论,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不公平? 3.人因何原因而受到激励?即激励人的驱动源是什么? 4.在我国现有状况下,奖金是激励因素还是保健因素?请说 明理由。 5.有人说,员工满意劳动生产率就高,你怎么看? 6.在后天需要理论中,高成就需要与权力需要有何区别? 7.期望理论的核心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1 激励的原理
二、人的行为过程
需要
引发
动机
导致
行为
指向
目标
满足
激励
新的需要
从激励的概念和人的行为过程,我们从中感受到什么?
问题:激励是外在驱动力还是内在驱动力? 激励如何起作用?
几点说明:(激励的性质)
(1)激励具有目的性
激励的本质特性是根据自己的动机选择自己的行为。
(2)激励通过需要来强化/引导/改变人的行为
(1)保健因素(维持因素):外部激因,指与人们的不满情绪相关的因素。
如薪金、管理方式、工作安全、工作条件、人际关系、政策、地位 等。 (2)激励因素:内部激因,指与人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如:职业生涯发展、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晋升、工作满意度、责任、 成就感等。
★关于满意与不满意问题:
满意
没有不满意
没有满意
你知道 皮格马利翁效应吗?
引导案例:
甲研究所设备先进,人才济济,但却一直没有很高 水平的科研成果。该所负责人王所长采用“重金悬赏” 的方法,但收效甚微。为了更好地管理研究人员,他制 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迟到3分钟要罚款100元。从此, 该所员工的出勤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一次行业研讨 会上,规模相近的乙研究所发布了几项重要科研成果, 并介绍了经验。他们认为每个员工都希望做好工作,为 此推行了“弹性工作制”以及研究人员自由组合,自主 管理的方法。王所长依然认为采用这种方法会失去控制, 认为这种方法不宜推广。
1.心理学已经证实了人的意志行为始于需要 2.揭示了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
局限性:
1.需要层次的排列顺序缺乏科学论证 2.需要层次由低到高发展有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倾 向 3.偏于人的自然需要,忽视人的社会需要 4.自我实现作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值得商榷
二、双因素理论
(保健--激励因素理论) 主要观点:
四、公平理论(社会比较理论)
1.比较的参照类型:其他人、制度、自我
横向比较:与其他人比较 纵向比较:历史比较(自我 )
2.“贡献率”公式: Op/Ip = Ox/Ix 3.意义:例子 4.评价 (1)公平性的影响 (2)公平标准难以把握 5.应用
(1)解释“人才流失问题” (2)剖析“大锅饭问题” (3)工资制度等等
三、七种常见的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2)双因素理论 (3)后天需要理论 (4)公平理论(5)期望理论(6)强化理论(7)激励模式
四、各种激励手段
如(1)工作激励 (2)成果激励 (3)培训激励
五、五种前沿激励措施
(1)年薪制 (2)股票期权计划 (3)员工持股计划 (4)灵活的工作安排 (5)宽带薪酬
激励的起点是激发人未满足的需要
(3)激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激励因素复杂、激励过程复杂
(4)人的需要是复杂的 组织中激励工作要注意三点:
(1)强化那些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需要 (2)注意动机引导 (3)提供行动条件
§2 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主要论点: (1)人是有需要的动 物,只有尚未满 足的需要才能影 响行为; (2)需要具有层次性, 较低层次的需要 得到满足后较高 层次的需要才出 现; (3)高级需要不同, 越得到满足越具 有工作热情
管理学激励原理
课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求
欢迎阁下参加深圳德信诚培训中心本次课程,本课程将为您打下 一个良好的基础,提高您的能力和水平。 请注意以下的几点: 1、手机 2、吸烟 3、其它 请将您的手机开为振动或关闭。 在课堂内请不要吸烟。 课期间请不要大声喧哗,举手提问; 不要随意走动。
激励
本章主要内容
1
2
激励的基本原理 激励内容理论 激励过程理论
激励理论及前沿问题 综述
实施激励应该注意的问题 如何促进员工合作 如何塑造团队精神
激励前沿问题
一、当前国内人力资本激励存在的问题
(1)人才流失(2)人才浪费 (3) 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 (4)盲目跟从潮流 (5)违反激励的规律
二、四大基础理论
(1)人性假设理论 (3)人力资本理论 (2)劳动价值理论 (4)经济方面的激励理论
Op/Ip> Ox/I时,人们不会因此产生不公平的感觉, 开始时觉得自己很幸运,应该更加努力工作,但是 过一段时间之后,这种感觉消失,并不觉得多拿了 报酬,所以不会主动多做工作。 Op/Ip< Ox/Ix时,觉得不公平,采取措施,努力 使使自己心理平衡。
从自己一面: 增加报酬、减少支出 从比较对象一面: 减少报酬、增加支出 如果不能平衡,可能会消极怠工甚至辞职。
三、 后天需要论
1.成就需要 2.依附(友谊)需要 3.权力需要 主要论点:
(1)不同的人对这三种需要排列层次和所 占比重不同。 (2)高成就需要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造就。 思考:高成就需要与权力需要的区别?
高成就需要者希望工作中能够提供:
1.独立承担的责任 2.信息反馈 3.适度的风险
麦克利兰认为,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
社交 安全 生理
激励因素 自我实现
尊重
保健因素
需要层次 5. 自我实现需要 4. 尊重需要 3、社交需要 2. 安全需要 1. 生理需要 需要类别 成就感、个人抱负 自尊自豪、受人尊重 友情、爱情、归属感 保险、社会保障、福利 衣、食、住、行 性 超我 自 我 本 我 自然 属性 质 社会 属性
需要层次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