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0411002
总学时数:80
总学分数:5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该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包括语言本身所支持的数据类型、表达式的使用;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运用函数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熟悉程序的开发和调试环境;能够较为熟练的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为后继课程打下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1、C语言概述
教学内容:概括地介绍C语言背景和特点、C语言程序结构和设计的风格。
教学要求:
(1)了解C 语言的背景和特点
(2)熟悉C 语言程序的结构
(3)了解C 语言程序设计的风格
2、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格式输入输出
教学内容:介绍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数据类型的转换、运算符与表达式、位运算、格式输入输出相关内容。
教学要求:
(1)掌握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2)掌握基本数据类型及在其上定义的运算
(3)掌握变量的定义及初始化方法
(4)掌握运算符与表达式的概念
(5)熟悉C语言的自动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赋值的概念
(6)掌握C语言的基本格式输入/输出函数
(7)熟悉位运算符和位运算
3、程序的控制结构
教学内容:介绍利用C语言进行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C语句的概念及种类
(2)掌握选择结构所用的控制语句及其程序设计
(3)掌握循环结构所用的控制语句及其程序设计
4、数组
教学内容:介绍数组的概念、定义、引用、初始化和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一维数组、二维数组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组的定义与数组元素的引用
(3)掌握字符数组的定义与引用、了解常用字符串处理函数及字符处理函数
(4)熟悉用数组处理问题的方法
5、函数及模块化程序设计
教学内容:介绍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函数的定义、调用、参数传递;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时间;变量的存储类别;编译预处理等内容。
教学要求:
(1)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
(2)重点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实虚参数的传送
(3)了解函数的嵌套调用与递归调用
(4)熟悉变量存储类型的概念及各种存储类型变量的生存期和有效范围
(5)了解带参数的 main 函数
(6)了解编译预处理概念
(7)了解有参宏与无参宏的定义及使用、领会文件包含的使用
6、指针
教学内容:介绍指针的概念、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引用、指针与函数、指针与数组等内容。
教学要求:
(1)掌握指针与地址的概念
(2)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初始化及指针的运算
(3)掌握用指针处理一维数组的方法
(4)掌握用指针处理字符串的方法
(5)掌握指针作为函数参数的应用
(6)了解指针处理二维数组的方法、了解指针数组、二级指针等知识
(7)了解函数型指针及返回指针值的函数的用法
7、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
教学内容:介绍构造类型的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相关内容。
教学要求:
(1)掌握结构体类型的说明、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及初始化方法
(2)掌握结构体变量成员的引用方法
(3)掌握结构体数组的应用
(4)熟悉内存的动态分配和释放
(5)熟悉链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6)了解共同体和枚举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7)了解 typedef 的作用
8、文件
教学内容:介绍数据文件的概念、数据文件的建立、打开、读写和关闭所使用的函数。
教学要求:
(1)熟悉文件及文件指针的基本概念
(2)熟悉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3)掌握文件的基本读写、定位函数的使用
三、实践环节和要求
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练习,使学生通过上机来验证课堂教学的理论,全面了解 C 语
言的特点,掌握 C 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编程技巧,学会设计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
实验环节类型:上机
实验环节学时:32
上机内容与要求:
1、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2学时)
上机内容:熟悉C程序的调试环境,简单的C程序的设计方法。
2、顺序、选择、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与上机调试(6学时)
上机内容: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3、数组的应用(6学时)
上机内容:一维数组的应用;二维数组的应用;字符数组的应用。
4、模块化程序设计(6学时)
上机内容:函数的应用;多模块程序的设计与调试;编译预处理。
5、指针的应用(6学时)
上机内容:指向函数的指针;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指向字符串的指针的应用。
6、结构体与文件的应用(6学时)
上机内容:使用结构体类型进行程序设计;位运算;文件的建立、打开、读写和关闭。
四、教学时数分配
五、其它项目
集中实践周安排(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各1周(20学时,分散进行))
六、有关说明
1、教学和考核方式
教学方式:在多功能教室中采用电子教案授课,结合计算机的特点,边讲边演示。
考核方式:考试,采用笔试的方式
2、习题
以上机作业为主,适当布置文字作业。
作业批改方式:集体批改、电子邮件、网上实时交互等方式。
3、能力培养要求
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应具有如下能力:
(1)具有阅读和调试C程序的技能;
(2)了解解决常见数值问题算法;
(3)能灵活应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4)可以开发简单C应用程序。
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
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无
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数据结构、可视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技术
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计算机科学基础
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 C语言程序设计实用教程,张宗杰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目:
① C程序设计(第三版),潭浩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② C语言程序设计,高福成、李军、尚丽娜、王瑞文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③ C语言程序设计, 何钦铭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④ C语言程序设计题解与实验指导(修订版), 徐士良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