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试题1、工业革命最先产生于:A、棉纺织业B、毛纺织业C、麻纺织业D、丝织业2、19世纪中期,如果从伦敦到巴黎作短期旅行,下列哪些交通工具可以使用:A、汽车、火车、飞机B、火车C、汽船D、火车、汽船3、“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这段话说明了: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热情C、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D、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统治了一百年4、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政治条件是: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B、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C、大量生产技术和知识的积累D、同于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5、英国人对他们的发明很是骄傲,但下列成就中有一项不属于英国人的是:A、珍妮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C、火车D、汽船6、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A、17世纪50年代、19世纪70年代B、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期C、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D、都发生在20世纪初期7、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B、整个革命进程的时间缩短C、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D、科学与技术结合得特别紧密8、在电气发明中,首先制成发电机的是:A、卡尔·本茨B、贝尔C、西门子D、马可尼9、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应用C、飞机的研制成功D、垄断组织的出现10、20世纪初,人类可使用的最新交通工具是:A、汽船B、火车C、汽车D、飞机11、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发明于: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2、下列有关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应错误的一组是()A、瓦特——改良蒸汽机B、史蒂芬孙——汽车C、富尔敦——汽船D、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3、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你可以通过下列()的方式到达欧洲A.坐飞机 B.搭汽船 C.开汽车 D.乘马车14、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A、蒸汽机成为动力之源B、水力织布机的出现C、铁路交通运输迅速发展D、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15.对“工业革命”这一概念理解最准确的是A.发明机器的过程 B. 发明和使用机器的过程C.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的过程D.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过程16.1851年,英国举办世界博览会,在展览会的入口处,摆放了一块重达24吨的大煤块,其主要目的是A.宣布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B.展示电力时代的发明和利用C.突出蒸汽时代的能源特色D.表明英国的煤储量世界第一17.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织布机18.“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
”在此影响下此时期的发明有( )①汽车②火车机车③汽船④飞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9.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做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D.电话成为人们的重要通讯工具20.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誉为发明大王的是( )A.爱迪生B.达比父子C.法拉第 D.瓦特】2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A、内燃机的发明B、电力的广泛应用C、煤的大量开采D、石油的广泛应用22、19世纪80年代促成飞机和汽车研制成功的重要发明是()A、内燃机的发明B、电力的广泛应用C、蒸汽机的不断改进D、发电机的发明23、在交通运输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①莱特兄弟②爱迪生③史蒂芬孙④卡尔。
本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4、标志着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事件是()A、电力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B、新交通工具的出现C、原子能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D、蒸汽机的广泛应用25、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在此方面领先一步的国家是()A、英国、法国B、美国、德国C、法国、德国D、英国、美国2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一项发明成果促进了石油的开采和提炼()A、西门子制造的第一辆有轨电车B、有线电报的发明C、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D、卡尔。
本茨设计的内燃机27、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的德国人是()A、牛顿B、爱迪生C、卡尔。
本茨D、莱特兄弟28、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是在()A、19世纪70年代码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初29、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水力----电力-----蒸汽水B、水力----蒸汽-----电力C、蒸汽-----水力----电力D、电力----水力-----蒸汽30、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C.国内外市场扩大D.资产阶级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31、19世纪初,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运用,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意义在于()A.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和交往范围 B.促进了现代工厂的建立C.极大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D.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32、交通运输工具的突破,首先发生在()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33、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最大的影响是()A.它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它促进了英国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C.它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结束D.它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34、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这说明()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劳动的积极性C.工业革命消灭了封建势力D.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35、有一首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地被冷落在角落。
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歌曲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A.地理大发现B.法国大革命C.宗教改革D.工业革命36、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的祖国。
()A.但丁B.克伦威尔C.华盛顿D.拿破仑37、准确的讲,工厂里机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跑的情景发生在()A.文艺复兴后B.新航路开辟后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D.第一次工业革命后38、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据说发明者“一脚踏出的灵感”才导致了这种先进的手摇纺纱机的诞生。
你知道这位幸运的发明者是A.亚里士多德B.牛顿C.哈格里夫斯D.瓦特39、如果你是19世纪初期伦敦的资本家,你可以()A.在电灯下分析企业经济数据B.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C.搭乘火车去联系业务 D.使用有线电话谈生意40、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明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有一项不准确。
它是()A.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D.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4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这反映了德国()A.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的野心B.不满意当时的本国领土的狭小C.对其它帝国主义的不满D.想称霸世界的野心42、意大利在一战前是同盟国,在战争中却参加了协约国作战,这说明()A.意大利见风使舵,不值得信任B.意大利统治者是从本国利益出发,维护本国的利益C.协约国力量强大D.与同盟国之间有矛盾二、材料分析题43、阅读材料:材料一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1841年降为22%。
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大城市不断增加,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
材料二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回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
同时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冲击了这些地区的旧制度。
回答问题:(1)分别归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2)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44、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
革命的力量。
”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革命(或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30分)(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二例)(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①生产力方面:②社会关系方面:③国际格局方面:45.“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 --------- 德国外长皮洛夫请问:(1)这里所说的“别的国家”主要是指哪些国家?他们结成什么集团与德、奥匈对抗?(2)英国为什么放弃“光荣孤立”的政策而结盟?(3)德国所要求的“阳光下的地盘。
”实际上是指什么?(4)德国外长的这段话,道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请你认真归纳一下。
46、材料一:1870年——1913年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材料二:在19世纪最后的三十年里,西方列强掀起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海外扩张狂潮,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
列强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情况如下:英国居第一位、法国居第二位、德国居第四位、美国居第五位。
——据《世界近现代史精要》整理根据以上材料和相关史实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各国工业生产发生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联系材料一、二,简答各国由此产生的矛盾和斗争?其结局如何?4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二次产业革命,从化工、电力和内燃机等工程技术的突破开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加强、速度加快,成百上千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
可以说,这100多年来,全世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往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江泽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02年5月28日)材料二“一战”中,战争双方都利用工业文明的先进技术制造出了许多杀伤力、破坏力很强的武器。
如毒气弹、坦克、飞机、远程大炮等。
由于这些新式武器投入战场,使战争双方死伤人数达3000余万,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这次战争甚称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
——天天加油网历史教案《珍爱和平》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科技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具有什么特点?(不能照抄材料原话)请说出一项在电讯领域的发明成果。
(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