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09.03房颤病人的麻醉

2013.09.03房颤病人的麻醉




一、纠正病因和诱因 调整内环境,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钾镁。 纠正高血压及交感兴奋。 调整心肌氧供需平衡,麻醉中防止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二、复律及维持窦性 直流电同步复律25~100J,特别是急性发作伴伴心功能受 损的病人。 药物复律:Ⅰa 丙吡胺、Ⅰc 普罗帕酮,Ⅲ类胺碘酮,常 常在20 ~30min逐步起效。



急性房颤 伴快速心室率、循环不稳定,马上除颤 循环稳定、有症状伴左心功能受损,半紧急状态,可除颤或用药物控制心 室率让其恢复窦性心律,30min时间内给入胺碘酮5~7mg/kg. 循环稳定,无症状,暂不处理,多在24h内自动转复。 慢性房颤 在于控制心室率、预防中风。一般用地高辛,必要时加用异搏定或β受体阻 断剂。


静脉推注,以150mg加于25%葡萄糖液 20ml中推注(按3mg/kg计算)。 静脉滴注,按每次5mg/kg给予或以450~ 600mg加于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 服药期间,应经常复查心电图,如QT间期 明显延长(>0.48s)者停用。 经常注意心率、 心律及血压的变化,如心率小于60次/min 者停用。

I.
一、术前准备
镇静剂常规,不用阿托品或使用对心率影 响小的药物。
II.
III. IV.
继续使用心血管药物,直至手术当天晨 (利尿剂停用)。 术前一周停用华法林,不需要肝素代替。
常规检查有无附壁血栓,持续性房颤多伴 有心脏实质性病变。
二、麻醉与房颤 1.氟烷提高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加重房颤 2.其他吸入麻醉药有抗房颤的作用,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 保护作用与钙通道阻滞剂作用相似 3.麻醉期间可以有一过性由房颤转为窦性 4.交感刺激或拟交感药物可提高心室率 5.心、胸手术可以引发房颤 6.室上性早搏与术后房颤有关 7.使用肌松拮抗药物,需缓慢注入新斯的明-阿托品混合液 8.伴有房颤,食道手术需考虑血栓脱落,栓塞。
1.症状轻重与心室率快慢有关、可有心 悸、甚至胸闷、胸痛、运动耐量降低。 2.栓塞:5倍正常人体循环栓塞率、占 缺血性脑卒中的19% 3.由于栓塞、心衰触发恶性心律失常, 死亡率增加


1.房颤通常是心脏病人基础疾病的一种表现




2.心排血量下降25%左右 3.过快心率,可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低血压 和肺水肿。心室率增加常常是为了补偿心排血量 下降。 4.左房血栓脱落引起全身栓塞。 5.治疗用的洋地黄类可产生毒性,特别是在低钾 时。 6.抗凝用的药物可能产生出血相关并发症。
三、控制心室率:目标休息时心室率为60~80次/分,中度活 动时90 ~115次/分



钙通道阻滞剂(异搏定或地尔硫卓)可与洋地黄合用、不 能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 β受体阻滞剂,可与洋地黄合用,艾司洛尔。 胺碘酮:减慢房室传导,维持电复律后窦性心律的能力强, 能提高射血分数。 洋地黄: 房颤伴预激综合征:使用胺碘酮, 抗凝治疗:

扬中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孙 晓 群 2016--09--07



一、房颤的原因: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 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酒精中毒;特发性 房颤,见于无已知心脏疾病患者。 二、房颤的分类 (1)永久性房颤:不能转变成窦性心律 (2)持续性房颤:处理后能转变成窦性心 律 (3)阵发性房颤:能自发性转变成窦性心 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