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案例分析
比较优势理论
原则: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关键假设: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固定 的产品边际成本;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 要素市场;规模报酬不变。
主要因素: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日本与台湾的比较
日:陆地面积小,可用土地资源有限。资 源匮乏,劳动力昂贵,生产成本高。
台:陆地面积小,但具有资源优势。人口 密度大,劳动力丰富,劳动力相对便宜。
世界经济:整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大部分向 东南亚和非洲等大部分欠发达国家,发达国 家将进一步进行高端产业的升级,发展中国 家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从而带动整个世 界的经济发展。
台湾与大陆的比较
台:比较优势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 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劳动力素质提 升,价格升高,生产成本增加。
陆: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口多且集中, 劳动力丰富,实现生产规模化,但技术含 量低。
要素禀赋理论
基本观点: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它的相对 丰富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 从事商品的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动 力
高。
资 源
陆:人口多,集中在沿海经济活
跃地带;劳动力素质低且价格便
宜
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 本成本不断提高。
资
本 陆: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扩大,
吸引资本能力增强,资本集中, 资本成本相对较低。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球转移之路 美国
20世纪50年代
日本、西德
20世纪60—80年代
亚洲“四小龙”
20世纪90年代
假设:台商有一天撤出大陆,大陆的经济 会怎样?
中国大陆未来的发展趋势:逐步转移出劳 动密集型产业,由此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 渡。
日本可能将进一步转移其劳动密集型产业, 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整个中国的发展趋势: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 化和区域集权化加的强的形势下,台湾、香 港、大陆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已是大势所 趋,两岸三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台 湾不仅在过去以及未来都不可能脱离大陆而 独立发展。
国际分工: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国内社会分工
↓ 延伸 发展
国际分工
表现↑↓基础
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
当代产业分布局势: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分布在欧美和日 本等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亚等发 展中国家和非洲一落后国家。
日本当前局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已绝大部分向 外转移,着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小组讨论的问题
日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将大量劳动密集 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台湾,进入90年代以后, 台湾又将大量劳动性密集产业转移到中国 大陆。
试从经济发展中要素的变动来解释此类现 象。
报告提纲
(1)产业转移的背景资料 (2)引起产业转移的原因
从比较优势来分析 从要素禀赋理论来分析 (3)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方面来说明产 业转移现象,以及以后的国际贸易发展趋 势
源丰富且相对便宜。
日:以科技产业为主的发达国家, 经济发展较早,资本成本高。
资
本 台:亚洲经济发达地区,资本集中, 资本成本相对较低。
大陆比台湾具有的优势:
台:陆地面积小,土地成本高;
自
然
资 源
陆: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
土地成本低;矿产资源丰富;
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
劳 转变,劳动力素质提高且价格提
中国大陆
实际案例
阿迪达斯(欧美) (20世纪70年代)日本、韩国
(20世纪80年代)台湾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
东南亚
案例总结
1.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 2.分析当前局势 3.着眼未来发展趋势
比较优势 国际分工、贸易
要素禀赋(资源稀缺、密集)
利↓↓益
产业转移
技术密集型 产业转移
劳动密集型 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定义
国际产业转移(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 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 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
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
1、通过国际贸易方式进行的国际产业转移, 主要有雁行形态发展模式和产品循环发展 模式。
2、通过国际投资进行国际产业转移,主要 载体是跨国公司。
20世纪七八十 增长
70年代初,GDP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人均 GDP是4000美元
70年代初日本已经完成工业化化目标,跨 入了成熟阶段的门槛
20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经济
台湾自1960年代初期经济起飞,成为东亚 “四小龙”及世界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的一员
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生产要素价格的差 异----商品生产成本的差异
台湾比日本具有的优势:
日: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可用土地 自 资源少;矿产资源贫乏,依赖进口;
然 资
源 台:拥有四大平原;矿产资源丰富,特 别是煤矿资源;水资源丰富;
劳 日:人口素质高,劳动力昂贵。
动
力
资 源
台:人口集中,人口密度大,劳动力资
台湾当前局势:岛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数移向大陆,着力 推动产业的升级。
中国当前局势:经济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兼以极 少量的技术型产业。
东南亚当前局势:工业、旅游业蓬勃发展,经济快速发展。 但政治局势不稳定,基础设施不完善。
台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大陆转移, 台湾对日的依赖越来越小;中国大陆由于 台商的大力投资,对其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台湾由于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 被世界列为最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为承 接技术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可能。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
9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良 好的增长势头。
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已使中国经济与世 界经济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
案例分析
1.比较优势理论 2.要素禀赋理论 3.实际案例